摘要:刚把房子挂出去,中介第一句话不是问学区,而是“你家下拉篮是不是电动的?
刚把房子挂出去,中介第一句话不是问学区,而是“你家下拉篮是不是电动的?
”——4月上海厨卫展,潜水艇直接摆了个会自己吐脏衣篓的浴室柜,围观的人把过道堵成早高峰。
我挤进去瞄了眼,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这玩意儿要是早两年出来,我根本不用半夜蹲在地上,把脸盆从柜子里抠得指甲盖翻白。
说回我自己装修那阵,师傅劝我“留15厘米放窄缝架”,我嫌磕碜,结果洗发水横七竖八躺窗台,每次开窗跟打保龄球似的。
现在倒好,磁吸款往瓷砖上一啪,高低随便挪,搬家还能直接拎走,房东连眼都不会眨。
我表妹租房,连夜下单,第二天发图:感应灯一亮,瓶瓶罐罐排排站,像给洗面奶开了演唱会,她原话——“半夜上厕所不用摸黑,尿都尿得踏实”。
浴室柜侧面更离谱。
宜家新出那个三角转盘,我现场转了一圈,五公斤大米稳如老狗,转角空间直接复活。
旁边韩国博主在直播,把25厘米深格当iPad支架,边泡澡边刷剧,水蒸气糊得镜头都起雾,弹幕清一色“链接呢?
”我算了下,同款深度刚好塞下我家猫砂盆,瞬间心动,可惜猫不同意。
最戳我的是洗烘机抽拉板。
以前烘完衣服,蹲地上叠到腿麻,像给洗衣机磕头。
现在骊住把熨烫垫直接做在板上,三秒预热,衬衫往上一铺,蒸汽一冒,褶皱秒平。
边缘硅胶条防打滑,叠好的衣服不会被猫一巴掌扫飞。
我现场试了下,腰杆笔直,感觉膝盖年轻了十岁,当场想给爸妈家也装一套——他们老了,弯腰就是高风险动作。
还有鞋柜底部留空那点事。
以前我只图换鞋快,现在厂家把循环风扇塞进去,臭味被吸走,脚汗味不往客厅窜。
感应灯0.5瓦,人一来就亮,电费低到可以忽略。
我爸最爱:再也不怕黑鞋油踩得满屋脚印。
我妈更绝,直接把防滑垫拆下来扔洗衣机,十分钟干净,比擦地省事。
看完一圈,我算明白了:所谓装修升级,其实就是把“弯腰、摸黑、磕腿、发霉”这些破事挨个干掉。
以前我们讲收纳,现在讲“不弯腰收纳”;以前说防潮,现在说“抗菌防霉还自带灯”。
技术堆到最后,全是伺候懒人。
可谁不想当懒人?
我巴不得衣服自己叠、脸盆自己升、猫砂盆自己转。
展会的最后,一个小哥把智能挂钩往门背一拍,手机一喊“天猫精灵,提醒我拿快递”,挂钩闪两下。
他回头冲我笑:“姐,以后忘拿钥匙,语音比老公靠谱。
”我当场笑出声,笑完又有点酸——要是早两年,我哪用得着在楼梯间等开锁师傅半小时,还得给人递烟。
所以,别再问哪样最值。
能让你少弯一次腰、少摸一次黑、少吵一次架,就是回本。
装修这事,说到底,是花今天的钱,买五年后的自己不发火。
来源:企鹅吃喝指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