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老谢与广场舞大妈的描述,大家认为缺乏沟通是引发双方纠纷的起点。第二天,驿站调解员方丰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广场舞扰民的范围和程度,经过几番交流,很快达成和解协议。
“广场舞音量大,不但扰民,还影响孩子学习。尽管跳舞时大家尽量注意,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南渡镇联盟社区居民老谢吐露了憋在心里许久的心事。
9月19日,晚饭过后,溧阳市南渡镇联盟社区的居民来到“同心和事桥”综合治理驿站,就社区广场上响起的音乐开始新一轮的畅谈。
经老谢与广场舞大妈的描述,大家认为缺乏沟通是引发双方纠纷的起点。第二天,驿站调解员方丰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广场舞扰民的范围和程度,经过几番交流,很快达成和解协议。
“这是南渡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同心和事桥’综合治理驿站品牌,捋顺百姓堵心事的一个缩影。”南渡镇联盟社区书记蒋杰道出“同心和事桥”的核心逻辑: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基层治理新课题,“同心和事桥”综合治理驿站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探索同心“架桥”方法和路径,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精准施策,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矛盾预防化解体系,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风尚。
建好一个驿站,构筑基层治理运转中枢
记者了解到,驿站选址南渡镇濑水河畔,呼应“南渡中桥”,秉承“同心解难事,和风渡万家”的矛盾化解理念。驿站以“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为核心,以聚力赋能增效、深耕治理末梢为主线,打破部门壁垒,邀请镇内职能部门、村(社区)、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资源,形成公安、信访、人社、建设、民政、妇联、司法所等10余个职能部门力量,涵盖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矛盾化解、律师服务、劳动维权、助农增收、民生关怀于一体等10余项服务。与此同时,按照矛盾“早发现、早处置”、让纠纷隐患无处遁形的要求,精选懂法律、威望高、群众认可度强、调解能力突出、具备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与法律专业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切实提升治理效能,让惠民实效更充盈,真正实现“‘驿站’一站式解纷”高效运转机制。
打造两个平台,构建矛盾处置闭环体系
依法调解平台。联盟社区书记蒋杰介绍,“法律调解室”是驿站法治服务的核心平台,实践中,南渡镇联盟村坚持以“法‘渡’护民生、法治惠民生”为导向,配备法官、检察官、警官、专职派驻律师“三官一律”力量,联合社区书记、日常工作人员组成固定服务团队,形成“法‘渡’联盟”。团队常态化开展集中式法治宣讲、法律援助、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定期开设“法律小课堂”,由普法工作人员打破传统普法“单向灌输、照本宣科”等弊端,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通过线下讲解、线上直播普法等形式,让法律法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普法宣传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多功能议事平台。联盟社区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驿站会议室兼具“议事、培训、宣讲”多重功能,既是调解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梳理矛盾案例的工作场所,也是开展法治课堂、政策解读的宣传阵地,更成为群众参与治理的“互动空间”,为后续“联盟新风”议事协商会提供场地支撑,在基层治理中走出了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解、民事民管”的新路。
畅通三个渠道,激活纠纷化解一池春水
议事协商会议渠道。记者了解到,联盟社区“联盟新风”议事协商会是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载体,为破解“小马拉大车”治理困局,议事协商会以“有事大家议、对策大家想、难事大家解”为准则,聚焦村(社区)公共事务、群众共性诉求,组织居民代表、商户、劳动者等群体共同参与讨论,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解、民事民商”,让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
网格党群直通渠道。联盟社区聚焦“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目标,设立网格党群直通站+工人驿站,驿站打破“单一服务”边界,将“网格党群直通站”与“工人驿站”融为一体,凸显“综合型治理驿站”定位,前者聚焦“党群联动”,依托网格体系收集群众诉求、传递政策信息,让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后者聚焦“劳动者关怀”,专门划出“工友休息区”,配齐桌椅、恒温饮水设备、应急医药箱等物资,满足“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纠纷能求助”的需求。两者协同发力,既拉进了党群距离,又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让“和谐春风渡万家”的理念成为现实。
直播助农增收渠道。为让南渡优质农特产品通过网络电商走向全国,联盟村“同心和事桥”综合治理驿站,还以“同心助农”为主题,依托驿站搭建农产品直播空间,将互联网优势与农副产品无缝对接,邀请本地网红主播入驻,将本地包装精美的农副产品“请”进镜头,细致讲解产地生态优势、产品特点特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引来在线网友争相购买,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再添一把“金钥匙”。在此基础上,结合驿站自主运营的咖啡店,不仅为往来群众提供休憩空间,其部分营收还反哺惠民助农服务,形成“直播带货促增收、咖啡运营强服务”的良性循环。
“聚力打造‘同心’品牌,持续涵养‘为民’底色。”南渡镇党委副书记汪玥坦言,南渡镇联盟社区积极打造“同心和事桥”综合治理驿站,从“社区事”到“家家事”,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调解模式,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事务的背后,是南渡镇以党建引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问需于民,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不断书写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
通讯员 黄毕宸 袁圆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