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28 日一早,“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 TOP3,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超 2.8 亿,不少网友刷屏 “当年说‘小目标赚 1 亿’的人,怎么成老赖了?” 但法律界人士立刻辟谣:限高≠老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
热搜炸锅!王健林真成 “老赖” 了?3 亿人围观的误解该澄清了
9 月 28 日一早,“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 TOP3,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超 2.8 亿,不少网友刷屏 “当年说‘小目标赚 1 亿’的人,怎么成老赖了?” 但法律界人士立刻辟谣:限高≠老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
限高令:针对 “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的被执行人,限制乘坐飞机头等舱、高铁一等座、住星级酒店、买不动产等消费,是 “督促履行义务” 的临时措施;老赖(失信被执行人):必须满足 “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比如转移财产、故意拖欠,会被纳入全国失信名单,限制更严格(如影响子女上学、不能担任企业高管)。目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王健林仅被兰州中院、北京金融法院列为 “限制消费人员”,未进入失信名单,这一点必须先掰清楚!
⚖️ 限高令背后:1.86 亿只是冰山一角,70 亿债务链牵涉多方
这次引发热议的 1.86 亿限高令,并非突发纠纷 —— 据兰州中院文书,纠纷源于 2019 年万达旗下 “兰州万达城” 项目的合作方追偿:当时万达与某建筑公司约定共同开发商业配套,后因资金链问题停工,建筑公司垫付 1.2 亿工程款后起诉,法院判万达偿还本金 + 利息共 1.86 亿,逾期未付才触发限高。
而这只是万达债务困局的一个缩影:
双重执行压顶:除了兰州的 1.86 亿,北京金融法院 9 月 8 日还立案了一起 4 亿执行案,原告是某国有信托公司,涉及 2021 年万达商管的信托融资违约;截至目前,万达集团(不含下属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超 52 亿,加上万达商管、万达文旅等全系公司,总执行金额已突破 70 亿!股权冻结 “锁死” 核心资产:企查查数据显示,仅 2025 年 9 月前 10 天,万达系就有 9 笔股权冻结记录,涉及金额 94 亿 —— 包括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51% 股权、万达金融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20 亿股权,甚至连 “万达城” 品牌运营公司的部分股权也被冻结,相当于 “赚钱的核心业务被按住了手脚”。现金流亮红灯:439 亿短债 vs151 亿现金,缺口怎么补?万达商管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短期债务(1 年内到期)达 439.2 亿,但货币资金仅 151.6 亿,现金短债比仅 0.34(行业安全线通常是 1.0 以上)。更棘手的是,近年万达 “卖资产” 回笼的资金多是 “以资抵债”—— 比如 2024 年卖沈阳万达广场,买家直接用万达欠自己的 8 亿货款抵扣,实际到手现金寥寥无几,增量资金根本填不满债务缺口。
王健林的 “断臂求生” 之路:卖了 100 + 资产,为何还没脱困?
为了化解债务,王健林从 2023 年就开启 “地毯式卖资产”,每一步都透着无奈:
✅ 2025 年大动作:3 月把 48 座万达广场打包卖给腾讯、京东联合体,总价 190 亿 —— 但这些广场多在三四线城市,平均单座售价不足 4 亿,比 2019 年巅峰时单座 10 亿的价格跌了 60%;6 月又以 24.9 亿卖掉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100% 股权给同程旅行,连 “万达酒店” 的运营权都交了出去。
✅ 2023-2024 年 “割肉”:卖掉 32 座一二线城市万达广场(含上海、广州各 1 座),套现 210 亿;清空海外资产,比如以 15 亿美元卖掉美国传奇影业(2016 年收购时花了 35 亿美元,亏了 20 亿);甚至放弃万达电影控制权 ——2024 年把 17.5% 股权卖给阿里影业,从此不再是第一大股东,彻底退出影视赛道。
✅ 引入战投却踩 “对赌雷”:2023 年太盟投资、中信资本等向万达商管注资 600 亿,但附加了 “对赌条款”—— 要求万达商管 2023-2025 年净利润年均不低于 110 亿,若不达标需回购 380 亿股权。结果 2024 年万达商管净利润仅 98 亿,触发对赌失败,这 380 亿回购款又成了新的债务压力;同时,融创等房企还在追讨 2017 年 “万达城转让” 的 145 亿尾款,双重夹击下,万达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 万达回应 + 网友吵翻:首富能翻身吗?行业大佬们都在渡劫
面对争议,万达集团 9 月 28 日下午通过 “万达官微” 发布声明,称 “王健林被限高系下属项目公司历史纠纷,目前双方已达成和解意向,正在走法律程序解除限高”,还强调 “集团整体经营正常,2025 年上半年商管租金收入仍达 186 亿,同比微增 2.3%”。
但网友们看法不一:
支持派:“比起其他房企躺平,王健林至少在卖资产还债,没跑路就值得肯定”“限高只是临时的,等资产出售款到账说不定就解决了”;质疑派:“卖了这么多资产还欠 70 亿,万达的底子是不是空了?”“之前说‘万达不会倒’,现在连老板都被限高,中小投资者的钱能安全吗?”;行业视角:其实不止王健林,近年房企大佬们都在 “渡劫”—— 许家印因恒大债务被采取强制措施,孙宏斌的融创也有超 300 亿被执行,对比之下,王健林 “卖资产偿债” 的思路,反而成了行业里 “相对体面” 的选择。但关键问题是:剩下的万达广场多在三四线城市,租金涨幅有限;商管 IPO 又迟迟没有进展,未来的现金流支撑点在哪?这才是万达能否翻身的核心。来源:天府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