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血别瞎选:站桩是“推流”,打坐是“聚气”,体质不对白费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9:44 1

摘要:站桩的核心是“以形引气”,靠静态发力给气血“添把劲”。正确站法很简单:两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不超过脚尖,脊柱像被头顶的线往上拽,全身松垮垮却又绷着点劲。表层肌肉软乎乎的,深层却在悄悄发力维持平衡,身上的筋膜会跟着动起来。练上几分钟,腿酸、手心发烫是常事,这就是

练养生的人几乎都纠结过:打坐和站桩,到底哪个通气血更管用?答案从来不是“二选一”——两者通气血的路数压根不一样,选对了立竿见影,选错了纯属白费功夫。

一,站桩的核心是“以形引气”,靠静态发力给气血“添把劲”。正确站法很简单:两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不超过脚尖,脊柱像被头顶的线往上拽,全身松垮垮却又绷着点劲。表层肌肉软乎乎的,深层却在悄悄发力维持平衡,身上的筋膜会跟着动起来。练上几分钟,腿酸、手心发烫是常事,这就是气血开始加速跑的信号。

它就像给身体装了台“打气泵”: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顶动,既揉了内脏,又让氧气钻进血液;固定的姿势逼着气血从脚底往上冲,久坐捂出来的下肢淤堵,练几次就松快了。但站桩消耗其实不小,堪比慢走两公里,气血太虚的人练完反倒更累。

二,打坐走的是“以静聚气”的路子,靠心神安定让气血“自然流开”。盘坐时尾骨收一点,脊柱挺得直直的,身体形成自然的曲线,气息顺着经络就能上下走。初学者沉下心来,很快能摸到腹部暖烘烘的,这是散在身体里的气往丹田聚,像在肚子里生了堆小火。

这种方式更像经络“探测器”:打坐时注意力集中,哪里酸、哪里胀会特别明显,把意念轻轻放过去,气血自然会往痛点凑,慢慢把堵点冲开。它不费额外的劲,反而能让瞎闯的气血“归队”,最适合需要养气的人。但下肢蜷着,姿势不对反而会卡着气血,别硬熬。

三,选对功法的关键,看体质也看需求。气血虚、老觉得累的人,先试试打坐——它像个“聚气炉”,能把清气和体内气血揉在一起,帮脏腑补点劲。久坐不动、腿总冰凉的人,站桩更对症:它的动态平衡能强行激活淤堵的经络,连驼背、腰肌劳损都能顺带调过来。

练的时候也得讲章法:站桩别硬扛,初学者先从5分钟练起,适应了再加时;打坐不用非得双盘,单盘、散盘都行,重点是脊柱要直,不然越练越堵。两种功法练完都得收功,不然容易气不顺。

说到底,站桩是“主动疏通”,适合要激活气血的人;打坐是“被动滋养”,适合要聚拢气血的人。与其死磕“哪个更好”,不如先摸准自己的体质:淤堵选站桩,亏虚选打坐。养生哪有什么“最优解”,选对自己的才管用。

来源:清醒三分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