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宣布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这场行业盛会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蒙牛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面对原奶价格持续低迷、终端消费复苏缓慢的行业困境,蒙牛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升级,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经营效益的显著提升。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宣布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这场行业盛会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蒙牛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而在不到一个月前,蒙牛交出了一份颇具反差感的成绩单: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收入415.7亿元,同比下降6.9%,但经营利润却逆势同比增长13.4%至35.4亿元。在乳业整体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蒙牛如何实现经营利润的逆势增长?
行业困局下的业绩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乳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与终端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形成了行业的双重压力。上游牧场甚至出现“卖一斤亏一斤”的情况,这种压力必然传递到整个产业链。
蒙牛的收入下滑主要受液态奶业务拖累。上半年,蒙牛液态奶业务收入为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2%,占蒙牛总营收的77.4%。这一数据显示出蒙牛业务结构存在“偏科”问题——接近80%的营收长期依赖液态奶,而这个市场已相对饱和。
与营收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牛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46.2%,展现出了优异的盈利质量和财务管控能力。
“三杯奶”战略的逻辑与实践
面对行业困境,蒙牛总裁高飞提出了“334密码”:3大痛点(供需矛盾、品类多元不足、产业链韧性不足)、3杯奶目标(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4大进化引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组织重塑、生态共赢)。
“喝上奶”着眼于扩大乳品基础渗透,做强普惠营养。2025年上半年,蒙牛常温板块一举推出72款新品,全面强化基础营养,打造极致“质价比”。这些举措旨在降低消费门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和接受乳制品。
“喝好奶”致力于品质升级,打破品类局限。高端鲜奶“每日鲜语”通过洞察消费者需求,融入自研HMO打造儿童呵护营养奶。20年老品牌“特仑苏”不仅推出A2β-酪蛋白等新品,还以“种养加、草牧奶”产业链思维焕新打造“沙金套海沙漠·有机纯牛奶”。
“喝对奶”瞄准精准营养需求,增强产业链韧性。蒙牛旗下“冠益乳”推出全国唯一“健字号”小蓝瓶保健酸奶,“优益C”打造活性益生菌柠檬茶等功能产品。婴儿配方奶粉品牌“瑞哺恩”以全球首创母源MLCT技术提升了DHA含量和吸收率。
蒙牛常温事业部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洪亮在全国营养科学大会上表示:“国民营养需求正从‘基础补充’向‘精准适配’升级,乳业也要以科技为刃满足消费者‘喝对奶’需求。”
产品创新与渠道升级双轮驱动
产品创新是蒙牛破局同质化竞争的关键。2025年上半年,蒙牛推出超百款新品,覆盖从常温奶到低温酸奶、从鲜奶到冰淇淋,从功能牛奶到婴儿配方奶粉的全品类矩阵。
在渠道层面,蒙牛加速构建“全域渠道生态”。当传统商超渠道增长乏力,蒙牛转向会员店、零食量贩、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在会员店赛道,蒙牛有针对性地推出“定制化”新品,主打“超性价比”。其中,“冠益乳早8吨吨桶”在山姆超市一经上市便成爆款“断货王”。
直播电商成为蒙牛渠道突破的新增长点。与传统硬广不同,蒙牛特仑苏的一线员工通过实地直播,讲述品牌有机产业链“种养加、草牧奶”故事,用真诚引发消费者共鸣,带动销量增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渠道变革注入动能。蒙牛上线经销商管理智能系统,实现费用线上系统化、精细化管控。试点的“物码营销”技术,通过为产品赋予唯一二维码,让各分销主体利益分配更清晰,费用投入更精准。
产学研合作与长期主义布局
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的十年战略合作引人注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协同、成果转化、标准升级、营养科普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旨在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
蒙牛在研发上的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株Lc19,揭开了TRP-CA调控血糖的新机制,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刊《CELL》。蒙牛凭“DHA藻油调制乳”专利斩获中国乳业首件专利银奖,虹摹生物率先实现双HMO国产化审批。
蒙牛的ESG评级连续两年保持AA级,持续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公司建成37座绿色工厂,承诺“零毁林”,开展包装回收、净滩行动等绿色项目。在业绩承压时期,蒙牛宣布在2024年分红和回购的基础上,将开展新一轮回购,彰显其对自身中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
蒙牛总裁高飞表示:“当前乳业供需矛盾正在持续改善,行业正处于触底回升的关键时期。” 财报显示,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04%,奶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8%,奶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这些业务板块的增长表明蒙牛的多元化战略正在生效。
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的十年长期合作,预示着中国乳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时代转变。在资本市场,蒙牛的回购举措也向投资者传递了管理层对未来的信心。
乳业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蒙牛正在探索一条通过科技赋能、产业链协同和长期主义来穿越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