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城市更新步履铿锵,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民生福祉温润人心……当前,天桥区上下正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以“25175”工作体系为总牵引,将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在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坚实步伐中,绘就千亿强区现代化建设新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城市更新步履铿锵,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民生福祉温润人心……当前,天桥区上下正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以“25175”工作体系为总牵引,将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在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坚实步伐中,绘就千亿强区现代化建设新图景。
科技赋能 创新引领
产业“智造化”步伐加快
近日,总部位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的建邦高科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扎根天桥区十五年来,这家专注于光伏银粉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成长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行业领军者。凭借引入沙特阿美、晶科能源等战略股东的有力支持,建邦高科正成为光伏材料赛道上一颗备受瞩目的IPO新星。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棉机行业的标杆,山东天鹅股份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一家生产棉麻机械配件的小厂,稳步崛起为全市近30家沪市主板上市企业之一。经过五年潜心技术攻关,企业成功突破六行打包式采棉机的核心技术,彻底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如今产品远销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
从天桥的实验室走向国际舞台,两家企业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天桥区科技创新企业的强劲活力与巨大潜力。目前,全区已建设各类科研机构62家,涵盖省级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层级,建成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100个,为区域创新注入了持续动能。
近年来,天桥区持续加码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贯通产业链条、集聚高端智力资源,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方面,全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打造了检验检测、工业设计软件、智能制造机器人等12个特色产业园区,以及山东省标识创意文化特色专业园区、天桥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5个特色科技园区,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要素加速集聚。
目前,天桥区全区建有近100个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近三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63亿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近两年取得14项重大技术突破,授权发明专利539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56家增至582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37家增至461家,“天桥金融超市”为2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消费提质 环境优化
发展“软实力”持续提升
上个月落幕的泺口服装周灯火璀璨、人流如潮。T台上新品迭出、光影交织,台下采购商、时尚达人、市民观众座无虚席。“第二次参展,每次都深刻感受到天桥时尚消费的蓬勃活力。”一位来自浙江的服装品牌负责人感慨道。本届时装周不仅是文化与产业的双重赋能,更是一次“时尚+文旅”“时尚+消费”“时尚+科技”的多维融合实践,线上线下参与总人次突破百万,直接带动区域消费超过3亿元,成为拉动消费复苏的亮眼名片。
多元消费场景正成为天桥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记者走访区内多家商贸市场发现,实体商场在持续提升硬件设施与服务品质的同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引流与沉浸式体验的无缝衔接,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天桥区持续打造“惠购天桥・乐享生活”消费品牌,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泉利国际重配展、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消费近2亿元。全区已有6家专业市场荣获全国性奖项,2家单位入选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单位,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也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天桥区政务服务大厅,刚完成新公司注册的王女士在“智慧辅助审批助手”的清晰引导下,快速完成了信息填报与材料上传,短时间内走完了全部申请流程。“太方便了!以前可能要跑好几趟,现在按系统提示操作,清晰又快捷,真是‘来天桥,办成事’!”王女士连连称赞。
据了解,天桥区该智能系统已在全市率先上线,推动74项高频服务接入“云大厅”,是天桥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今年以来,天桥区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落地事项59项;此外,天桥区还持续深化“审批服务直播+”“移动政务服务日”等便民改革,构建起营商环境服务专员全覆盖体系。今年1-6月,全区新增经营主体8200户,总量突破18万户、位居全市第二,“来天桥 办成事”的服务品牌越擦越亮。
更新提质 建管并重
城市“高颜值”日益彰显
在北湖片区安置房建设工地外,几位原住民时常前来眺望工程进展。“眼看着楼房一天天盖起来,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居民张大爷激动地说,“盼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能全部回迁住上新房了,周边配套也越来越完善。”
记者了解到,当前北湖片区已实现征迁全面清零,年内将完成全部回迁安置工作。这只是天桥区全域推进城市更新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区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7个,完成投资75亿元,丁太鲁新徐、王炉北辛、桑梓店三大片区签约率达到97%,腾空土地6700余亩,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宝贵空间。
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天桥区还注重历史资源的活化利用。1922电竞产业园堪称老建筑焕发新生的典范,昔日的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创意迸发的产业孵化基地与活力四射的大型电竞场馆。园内的1922街区别具一格,以“电竞文化+潮流文化+传统文化”为主题脉络,巧妙融合特色餐饮、潮流品牌、慢闪集市与城市露营等多元商业形态,成功塑造了一个汇聚吃、喝、玩、乐、游、购的全维度潮流生活空间。目前,除了1922电竞产业园,织梦文化公园、山钢锦绣里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实现文化传承与空间焕新的双赢。
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天桥区始终将常态化整治市容秩序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全区拆违拆临2.1万平方米;创新推行老旧小区“1635+”停车管理模式,新增泊位1900余个;全面提升垃圾处置效能,加快推进泺口大型中转站建设,扎实推动“无废城市”创建;新开工城市公园等8处,打造花卉“微景观”10处,新增绿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
天桥区始终坚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全力攻坚城市更新,持续优化城乡环境,不断完善功能布局,让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得到显著提升。
民生为本 福祉倍增
幸福“新图景”可感可及
中午时分,无影山街道的“乐邻”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老人们结伴而来,边享用可口实惠的午餐,边唠着家常,其乐融融。“孩子工作忙,我自己做饭不方便,这里饭菜花样多、味道好,还便宜,解决了我的大难题!”独居的李奶奶对食堂赞不绝口。这家被《人民日报》报道点赞的社区食堂,是天桥区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缩影,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便利。
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七大“品质提升”行动,用心用力办好15件民生实事,1-7月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今年以来,天桥区委常委会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七大“品质提升”行动,用心用力办好15件民生实事。1-7月,民生和社会重点事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75%,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在就业支持方面,天桥区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巾帼电商培训暨“妈妈岗”项目成功入选省示范试点,堤口路街道“暖心家园”项目获评国家级示范点。在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山大二院扩建、天桥医院迁建项目顺利推进,鹊山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完成8家村卫生室改造提升,数字健康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回应市民对“家门口好学校”的期盼,天桥区加快推进“全周期”教育体系扩优提质,先后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省实验中学签约,成立11个名校发展集团,建立名师工作室35个、中小学教研共同体10个,新增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7所,持续擦亮天桥教育品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起点,天桥区积蓄的强劲发展动能正在释放,清晰的奋进蓝图正在铺展。未来,天桥区将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新活力,在推进产业升级中构筑新优势,在提升城市品质中塑造新形象,在增进人民福祉中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桥新篇章,为强省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