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爸妈的第三个孩子,前面的哥姐都没养起来。我是爸妈的宝贝,据村里人说,当年我穿的衣服鞋子只有乡长的女儿才有。记忆里,从小到大,我和爸爸在一起呆的时间很少,他那时候在乡里工作,一个月回不了几次。
我是爸妈的第三个孩子,前面的哥姐都没养起来。我是爸妈的宝贝,据村里人说,当年我穿的衣服鞋子只有乡长的女儿才有。记忆里,从小到大,我和爸爸在一起呆的时间很少,他那时候在乡里工作,一个月回不了几次。
我总是很期待爸爸回家,我7岁的时候,他带着我去县城戏剧团看《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两只蝴蝶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翩翩起舞。在我们那个小地方,1984年他买回来录音机和磁带,我开始反复听戏曲,豫剧越剧京剧黄梅戏刘三姐。1987年他花费1630元买了一台14寸彩色电视机,即便是停电了也不耽误,爸爸用电瓶蓄电备用。我又一集不落的看完了《西游记》、《红楼梦》两部电视剧。我始终坚信,我爱好文学,跟我爸爸有很大关系。他喜欢买书,钢笔字和毛笔字都很棒,画画也不错。那时候的对联都是我爸写的,他写,我打下手。
记忆中,他穿着干净,讲究。夏天的衬衫,他喜欢一个样式做两件,有一年他同一个样式做了三件。我妈妈说,人家说他一个夏天没换衣服,听得我们都笑了。其实他洗的很干净,叠得平整。我爸喜欢置办各种东西,总是很有超前意识的,我们家用起来会很方便。有时候借岀去找不回来,他就很心疼又很失落。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农村,我们也算是比较好一点的了。
有时候他会让我跟着下田,搞不了半个时辰我就想溜,要喝水要上厕所腰酸腿疼各种理由。他跟我说,你看农村人面黄肌瘦大筋爆爆的,一年到头也是温饱。还是要好好读书,外面的天地很广阔。我知道他那时候已经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了。四十年后,我听到网络上一句话:如果勤劳能够致富,那么最富裕的人应该是农民。
十一二岁,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仨到镇上生活,没过几年他工作调动,就又把我们带到城里,但是很快他又面临下岗失业了。后来我进了县城的厂子,再后来我去了深圳,再后来的后来我成家生孩子奔波于生活,跟我爸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联系也少。2007年正月我妈妈去世,爸爸在电话里嚎啕大哭,这是这一生仅有的一次,我听到他哭。那一年,他 54岁,我突然发现他开始老了。关于父母之间的感情,我一直认为是很深的,我五六岁的时候,爸爸为了给妈妈织一件毛衣,向他单位的阿姨学了很久,大家都笑话他,他坚持织了一件开衫圆领的毛衣,放在今天也是经典款式,并且用剩下的毛线给我织了一顶帽子,那件枣红色毛衣妈妈穿了很多年。2012年他和张阿姨结婚,然后一起生活在信阳,他有退休金却也闲不住,起早贪黑做点小生意,非常辛苦,谁也劝不住。
2016年我从北京回到浙江,偶尔给他寄点东西过去,他很开心,但是他不说。二姑告诉我说:你爸到处显摆,瞧瞧我女儿寄来的茶叶,芽茶,贵着呢!有一次他看《信阳日报》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刊登了我的文章,求着人家把报纸拿回去收藏了。打电话过来说,就知道是你写的,写得好。2021年二弟搬新房,他来了浙江,我和雷把他接到景宁,他说对我的生活表示满意,但是后来又转过来4千块钱,说是我之前念叼父母重男轻女,算是补偿,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2022年八月中旬,爸爸确诊为结肠癌,也许是经历过妈妈的病,也许是不再年轻,我惊讶却没有惊慌。爸爸从生病到去世也就八十几天,这段时间我往返于信阳与景宁之间,煎熬。2022年9月10号是中秋节,我卖了两件首饰凑钱从浙江到信阳看他。第一天是住在他家,就父女俩在家,第一次整整聊了一天。他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事情,有关于他自己的,是非恩怨前因后果。我终于解开了很多谜团,也惊讶于这么多事在他心里藏了这么久,宁可自己默默忍受。第二天在医院,我端来一盆水放在他面前,他默默地把脚放进去,是打算自己洗的。我蹲下来,一点一点慢慢地把他的两只脚洗干净,我突然发现,我们的脚是一模一样的,脚掌的宽度脚指甲的分岔,脚趾长短胖瘦,各个地方,只是他的脚大两码,洗他的脚像是在洗我自己的。我洗得很慢,他一言不发。洗完擦干净,他长舒一口气,说这是他这一生中洗脚洗得最舒服的一次。于我而言,这是第一次给爸爸洗脚,也是最后一次。2022年10月25日,爸爸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71岁。
他生前对自己做了总结:这一生,满意。他说我妈妈和张阿姨都很好,他说自己教子有方。我对他也做了总结:平凡而又伟大,思想前卫。爷奶去世早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跟我妈妈带大了两代人。老实本分,从来没有想过害谁。倘若生在城市里,正常情况下应该也是个不得了的人。这个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人,他的一生是完整的。
守完五期回到景宁我就住进了医院,一个人住院的日子,每一袋药水我都数过多少滴,就像以前跟爸爸一起的日子,点点滴滴都融入到我的血液里。我躺在病床上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情有多少与我有关。想起爸爸给我留下的一句话: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这几年,我前后写的文字最少三十几万,极少提到我爸爸。写我妈妈,下笔千言潸然泪下。写我爸爸,我的笔有千斤重。几经酝酿也没成行。张阿姨说:写写吧!荣富说:写写吧!而今我们父女一场,阴阳两隔,时而渐近时而渐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血脉相连,基因传承,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父母的影子。 曾经我以为爸爸没有为生活拼尽全力,现在才发现我拼尽全力也没超过他。我对爸爸的理解程度每个年龄段都是不一样的。看我公公婆婆的生活,看我爸妈的生活,再看我自己的生活,再加上人到中年,几经生死饱受冷暖,识人心识人性,这几年,突然发现自己理解了爸爸好多事情。也许,对于情感,我们都很含蓄,不擅长表达。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憾事。张阿姨把爸爸生前的日记本送给我保管,再看那些日记,跟我一样,我手写我心,倾注于笔下。 对于人,男人,从年轻到五十几岁的,我爸爸,我公公,我小孩的爸爸,也或是其他人,到今天,基本上的所做所为我都能理解了。真正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阅历、认知,思维,宽容……我们很难去真正评价一个人,因为我们不是他,如果我们是他,未必有他做的好。用平静的心去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谁都不容易。世定俗成的意识里,这个社会无形之中让男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至今,我都无法确定男人有没有更年期,我觉的是有的,只是没有青春期那么明显。年轻时忙着娶妻生子挣钱养家,人到中年,既是儿子又是父亲又是丈夫,还有其他各种身份,回首经年,谁的人生不迷茫,这么多年的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到底有没有为自己活过,自己到底有没有真正开心快乐过,身体健康开始慢慢变差,肩膀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现在想来,我爸在那个年龄段,我忙于生活,没关心过他,他也没有告诉我什么。
这个给我生命的男人,他已经长眠在老家山上快三年了,这个十月一,我要回一趟家乡,去他的坟前坐一会,跟他说说话,其实也不知道说什么,我又能说什么呢!在他生前,我都没有几次好好跟他说过话。在他眼里,他坚信我是自己可以解决所有事情的人。在我眼里,他对我怎么就那么放心。
都说父爱如山,这山既是依靠又是归处,这山顶天立地,却又独自面对风雨。父母儿女一场,一般来说向下付出的多,向上付出的少。现在每当看到我两个孩子跟她们爸爸的相处模式,才发现孩子们比我智慧多了。这个世界上,亏欠父母的人,我是其中一个。 也许对我而言,好好活着,就是最好的报答。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