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贤智语汇真情,健康科普话出行。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大众跨区域探亲、旅游需求逐步释放,旅途健康防护、饮食安全保障及突发状况应对等话题,成为当下公众关注的焦点。“双节”前夕,由爱媒智库与河南省医学传播学会联合主办的“智汇双节·媒好团圆”假日出行健康知识普
众贤智语汇真情,健康科普话出行。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大众跨区域探亲、旅游需求逐步释放,旅途健康防护、饮食安全保障及突发状况应对等话题,成为当下公众关注的焦点。“双节”前夕,由爱媒智库与河南省医学传播学会联合主办的“智汇双节·媒好团圆”假日出行健康知识普及与实践交流沙龙在北京举行。活动以“专业分享+实践体验”为核心模式,既为大众双节平安出行提供实用指引,也搭建起健康科普与民生需求高效对接的交流平台。
平台合力,回应民生关切
本次沙龙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原主持人芳华主持。她在开场中介绍,爱媒智库历经近13年沉淀,始终以公益宣传、健康科普及搭建优质交流平台为核心,运营中自然汇聚了一批同频共振的优秀伙伴;联合主办方河南省医学传播学会深耕医学领域,具备扎实的专业优势。双方此次合作,旨在将专业健康知识转化为大众出行“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内容,切实回应双节出行期间的民生健康关切。
多维度支招,覆盖全人群出行需求
在知识分享环节,多位专家从饮食、安全、康复、特殊人群防护等维度,给出针对性出行健康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报副社长牛安春围绕“饮食安全与特殊人群防护”指出,出行选购食品需理性看待“一分钱一分货”,优先选择来源清晰、品控完善的产品以降低风险;同时提醒老年群体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提前备好足量有效期内的急救药品(如降压药、降糖药、硝酸甘油、抗过敏药物等),并保证每日蛋白质与粗纤维摄入,兼顾饮食均衡与用餐卫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社长王贺聚焦“出行安全与日常健康管理”,强调夜间行车存在照明不足、驾驶疲惫等隐患,建议尽量避免夜间出行,确需出行需提前休息、规划路线;结合国内酒文化,他呼吁“饮酒适度”,严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底线,同时建议假日保持适度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
医学科学报社总编辑张明伟以自身康复经历为切入点,分享贴合出行场景的腿部养护方法“踝泵运动”,躺床上、坐椅子上都能做,步骤如下:勾脚——缓缓将脚尖朝向自己鼻子的方向勾起,感觉小腿前方肌肉绷紧,脚跟可稍微离床或离地,保持5~10秒;绷脚——再将脚尖用力向下踩,像踩油门一样,感觉小腿后方肌肉绷紧,保持5~10秒;环绕——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做360度环绕,可耐受的范围内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注意事项——动作要慢,感受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效果更好;幅度要大,在无痛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大角度;频率要够,每小时做5~10分钟,或每组动作(勾脚+绷脚为1次)做20~30次,每天多次。以此防止久坐、久站、久躺带来的下肢静脉血栓风险。
《妇儿健康导刊》编辑部采编中心主任吴雅君分享“低盐、低糖、低油”饮食实践经验。她建议出行时优先选择清淡烹饪菜品,主动要求少盐少糖,购买包装食品查看营养成分表,并用新鲜水果、原味坚果替代高糖零食,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避免加重身体负担。
铁路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吕加恩作为沙龙中的资深专家,结合“医学专业人士+老年群体代表”双重身份,为老年出行者及同行家庭支招。她提到,老年朋友出行期间晚餐需遵循“清淡、少食”原则,避免过量饮食增加肠胃负担;吃饱后切勿立即坐下或躺下,以免影响小肠吸收功能,建议缓慢走动片刻以助力消化、减少不适。
《中国发明与专利》杂志社副主编唐宇从“运动健康与损伤康复”维度提醒。她表示,出行或日常运动需采用科学方法,避免因热身不足、动作不规范、强度超标引发肌肉拉伤、关节损伤;若不慎受伤,“后期康复至关重要”,建议优先选择正规医院或专业康复机构,可结合损伤类型选择针灸、推拿、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或针对性康复训练,通过系统化方案帮助身体恢复。
国家孕婴网事业发展部部长刘宏蛟聚焦“孕期出行安全”,建议孕妇出行优先考虑身体状态,避免长途颠簸、拥挤的交通方式,出行前咨询产检医生并制定行程;途中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随身携带靠垫、温水及产检手册、常用药品等;同时要格外关注饮食卫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肠胃不适。
《中国通信》杂志社副总编辑侯忠诚从“人文关怀与家庭和谐”视角分享,提到旅途中小他会主动帮夫人做放松按摩,还会教她缓慢转动颈部、轻柔活动腰部等颈椎、腰椎舒缓动作,缓解乘车或步行带来的疲劳;他认为,家人间的相互照料能减轻旅途不适、拉近距离,让出行充满暖意,提升家庭出行的幸福感。
北京市回民医院党委书记衡薇结合医院特色与出行场景,介绍北京市回民医院虽具民族医院属性,但始终面向各民族群众开放,提供平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她还介绍了诸如出行防治晕车、晕船的中医小妙招。
沉浸式体验,践行健康理念
除专业分享外,沙龙特别设置“沉浸式游园”实践环节,将健康理念从理论延伸至真实体验。大家在自然环境中漫步,伴着景致交流各自的出行故事与健康心得,既拉近了人际距离,也实现了与自然的深度互动。从健康视角来看,这场体验既帮助大家放松身心、舒缓旅途前的压力,又通过适度行走为身体注入活力,完美契合“身心同健”理念,让健康出行的认知更鲜活、更易落地。
河南省医学传播学会秘书长李洁作为联合主办方代表从医学传播视角分享活动意义与未来规划,她希望通过此次沙龙为健康知识传播搭建优质平台,让专业内容精准触达大众;未来学会还将持续推动医学传播与专家资源、媒体力量深度结合,整合优质健康科普资源,让更多民众便捷获取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为健康生活提供支撑。
歌声寄情,为沙龙画上温暖句号
沙龙接近尾声,爱媒智库创始人、《当代医学》杂志社副社长朱波带领大家共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传递对祖国的祝福与对健康生活的期许。在激昂悠扬的旋律中,本次沙龙画上温暖而有意义的句号。
来源:奕言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