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清理手机相册,翻到5年前刚入市时的账户截图——20万本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绿色数字刺得人眼疼,当时盯着看了半天,心凉了半截。再点开现在的持仓页面,200万那个数字跳出来的瞬间,我自己都愣了两秒,总觉得跟做梦似的,忍不住又刷新了一遍确认没看错。
前几天清理手机相册,翻到5年前刚入市时的账户截图——20万本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绿色数字刺得人眼疼,当时盯着看了半天,心凉了半截。再点开现在的持仓页面,200万那个数字跳出来的瞬间,我自己都愣了两秒,总觉得跟做梦似的,忍不住又刷新了一遍确认没看错。
说真的,刚开始炒股我就是个纯纯的“新手韭菜”。那会儿啥也不懂,天天蹲在股票论坛看所谓的“大神”荐股,今天听说哪个票要涨停就急着追,明天听人说哪个是“低位抄底机会”就往里冲,结果不到半年,账户就亏了快4万。那段时间晚上躺床上翻交易记录,越看越睡不着,甚至想过干脆把剩下的钱取出来,这辈子再也不碰股票这东西,省得闹心。
后来也是偶然,刷券商的投教直播时,有位老师聊起“半仓单股+正反T”策略,说这法子不用全天盯盘,还能靠股价日常波动赚点差价,特别适合咱们这种要上班、没多少时间看盘的散户。我当时也没抱多大希望,就想着“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反正都亏那样了,还能差到哪儿去?没想到这一坚持,就过去了5年。
现在回头看,能从20万做到200万,真不是我运气好赌对了哪只牛股,而是实打实摸透了这套策略的“脾气”,也踩遍了新手容易掉的坑。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具体咋操作,今天就把这5年的实战经验拆开来跟大家唠,尤其是该避的坑、好用的技巧,全给你们说透,能帮大家少走点弯路就好。
要搞懂“半仓单股+正反T”,得先明白它为啥适合咱们普通散户。中国结算2025年6月刚更新的数据显示,A股投资者已经突破2.4亿了,这里面90%以上都是持股市值50万以下的散户。咱们钱不多,又没精力同时研究十几只股票,“半仓单股”能让精力都集中在一只票上,不至于分散注意力踩雷;“正反T”呢,就是靠股价每天的波动做差价——跌了就补点仓,涨了就卖一部分,把原来单向持仓的“死钱”,变成能滚动盈利的“活钱”,这不比死扛着强?
但这策略看着简单,我刚开始实操的时候,至少踩过3个大坑。
第一个坑就是“选不对股,再折腾也是白忙活”。最开始我哪懂什么选股逻辑啊,看哪个题材热就往哪个里冲,随便找了只当时炒得火的题材股就开始做T。结果那票从15元一路跌到8元,就算我每次做T都能赚个三毛五毛,也抵不过本金天天往下跌,最后那点差价利润全被股价下跌给吞了,白忙活一场不说,还越做越没信心。
后来我才慢慢摸出规律:适合做T的股,得满足两个硬条件。一是流动性得好,日均成交额不能低于5亿元,不然你想卖的时候卖不出去,想买的时候又买不进来,多闹心?2025年上半年A股日均成交额大概在8000亿元左右,选这种流动性达标的股其实不难。二是波动得适中,股价每天振幅最好在3%以上,太稳的股没差价可赚,跟“守着死水潭”似的;波动太大的又容易踏空,反而容易慌了手脚。
现在我选的股,都从沪深300成分股里挑,基本面扎实、业绩也稳定,不用担心突然暴雷。比如去年选的那只消费龙头股,全年振幅有28%,做T的空间足够,本金也没出现过大幅回撤,拿着心里踏实。
第二个坑是“贪心做T,反倒把自己套进去”。有一次我手里的票早盘跌了2%,我就想着“再等等,等跌到3%再补仓,这样差价能多赚点”,结果没等多久,股价突然就反弹了,眼睁睁看着涨到1.5%。我这时候又不甘心了,觉得还能再涨点,就没卖补仓的部分,想着等再涨点再卖,多赚点是点。
结果当天下午股价又掉下来了,不仅T没做成,还因为早上追高加仓,把之前小半个月赚的利润全吐回去了,别提多后悔了。后来我才总结出个铁律:做T必须设“止盈止损点”,绝对不能凭感觉贪心。正T(先买后卖)的时候,下跌2%左右就加仓,反弹1.5%-2%就赶紧卖;反T(先卖后买)呢,上涨2%左右就减仓,下跌1.5%-2%就接回。别总想着吃满整个波段,2025年A股震荡行情多,能赚1%-2%的差价就知足,积少成多反而更稳。
第三个坑就是“满仓硬扛,眼睁睁看着做T机会溜走”。刚学这策略的时候,我总忍不住把半仓变成满仓,觉得“满仓赚得多”,结果股价一跌,手里没多余资金补仓,只能干着急,看着做T的机会从眼前跑了。
有次手里的票连续两天跌,因为满仓没多余的钱,只能眼睁睁看着,连补仓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只能看着亏损扩大。后来我就严格执行“半仓底仓+半仓机动资金”,不管这票涨得多好,都留着一半资金备用,就怕遇到突发情况没辙。就像今年3月,我持有的那只科技股连续3天下跌,因为有半仓资金,每天跌2%就补一点,等反弹的时候再把补仓的部分卖掉,不仅没亏,还借着下跌做了3次正T,赚了8%的差价,这就是留着机动资金的好处。
证监会2025年投资者保护报告里也提到,“保持合理仓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现在想想,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除了避坑,这5年我还总结出3个实战干货,新手要是照着做,至少能少走2年弯路。
第一,“盯盘不用全天守着,抓住两个关键时段就行”。每天早上9:30-10:00和下午2:30-3:00,是A股波动最大的时段——早盘容易受隔夜消息影响,涨跌都比较猛;尾盘又有机构调仓,也容易出机会。我平时要上班,就利用这两个时段看盘,早盘跌得多就补仓,涨得多就减仓,其他时间该工作工作、该陪家人陪家人,既不耽误事儿,也没错过做T机会。2025年上半年,我靠这两个时段做T,累计完成了46次操作,成功率超过70%,比天天盯盘还管用。
第二,“用均线做参考,不凭感觉买卖”。我没学那些复杂的指标,就在K线图上设了5日均线和20日均线——股价跌破5日均线、但没破20日均线时,说明是短期回调,适合做正T;股价突破5日均线、离20日均线太远时,说明短期涨多了,适合做反T。比如今年5月,我持有的那只医药股涨到5日均线上方3%,离20日均线也有5%的距离,我就先卖了半仓机动资金,等股价回落到5日均线附近再接回,一次就赚了3%的差价。这种方法不用动脑子分析,打开交易软件就能看,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第三,“每月复盘,优化操作”。我每月底都会花1个小时整理做T记录,看看哪些操作赚了、哪些亏了——比如发现每次追涨做反T都容易亏,就调整为“只在股价回调时做反T”;发现科技股波动太大,做T成功率只有50%,而消费股成功率能到65%,就把主要仓位换成消费股。2024年下半年,我就是靠调整标的,让做T收益比上半年多了6%。复盘不是走形式,是帮自己找到问题,慢慢优化策略,时间长了效果就显出来了。
现在再看账户,从20万到200万,平均每年收益25%左右,不算特别高,但胜在稳定,没经历过大起大落。其实炒股就像开车,没人能一直开快车,平稳行驶才能走得远。“半仓单股+正反T”不是暴利策略,却是适合普通散户的“稳赚策略”,关键在于坚持和纪律——不贪心、不急躁,跟着市场节奏慢慢做,时间自然会给你回报。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炒股用什么策略?有没有试过做T,遇到过像“贪心踏空”“满仓套牢”这样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经验,把炒股的“稳”字落到实处!
来源:暖阳映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