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商山谱新篇 榜书逐梦启未来——商洛市榜书协会成立一周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3:37 1

摘要:秦岭苍苍,丹江泱泱,这片孕育了仓颉造字传说的土地,始终流淌着深厚的文化血脉。2024年10月1日,商洛市榜书协会应时而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商洛文化发展的画卷上落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历经一载春秋,协会携百名会员深耕不辍,以笔墨为桥梁,将榜书艺术融

墨韵商山谱新篇 榜书逐梦启未来——商洛市榜书协会成立一周年发展纪实与未来蓝图

秦岭苍苍,丹江泱泱,这片孕育了仓颉造字传说的土地,始终流淌着深厚的文化血脉。2024年10月1日,商洛市榜书协会应时而生,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商洛文化发展的画卷上落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历经一载春秋,协会携百名会员深耕不辍,以笔墨为桥梁,将榜书艺术融入民生、扎根地域、联结未来;站在周年节点回望,硕果盈枝满庭芳,展望前路,更有壮志绘新章。

一载深耕:以笔墨为媒,让榜书艺术“活”在商洛大地从成立之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成为商洛文化领域的新生力量,商洛市榜书协会用一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扎根群众、服务地域、传承创新”的亮眼答卷。每一次活动、每一场培训、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协会对榜书艺术的赤诚,更彰显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一)“文艺六进”走基层,墨香浸润山水间“文艺为民”是协会不变的初心。成立一年来,协会以“文艺六进”为载体,带着榜书艺术走进景区、走进基地、走进书院,让笔墨与商洛的山水人文深度交融。走进丹凤县竹林关桃花谷,春日桃花灼灼,艺术家们以榜书题字“锦绣丹凤”,让刚劲书法与柔美春光相映成趣,为景区增添文化底蕴; 驻足丹凤县土门镇小隐书院,与师生围坐论艺,从笔法技巧到文化内涵,将榜书知识融入书院课堂,让传统艺术在书香中传承;奔赴北宽坪红色基地,以“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时代”等主题创作榜书作品,用笔墨传递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与书法艺术同频共振;携手洛南花溪弄景区管委会、山阳天竺山景区管委会,在景区核心区域留下榜书印记,“花溪弄月”“天竺雄奇”等作品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地标,让榜书艺术成为商洛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每一次“走进”,都是一次文化的对话。艺术家们不仅现场创作,更耐心解答群众对榜书的疑问,手把手指导爱好者握笔运墨,让曾经“高高在上”的传统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二)春节义写暖民心,五千春联送祝福“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2025年春节前夕,协会响应市文联号召,组织数十名骨干会员开展“迎新春、送春联”义务书写活动。从商洛市区的文化广场,到县区的乡镇集市,再到偏远山村的村委会,艺术家们冒着严寒,连续多日挥毫泼墨,将最真挚的新春祝福融入一笔一划之中。“国泰民安迎新春,风调雨顺庆佳节”“春回大地千山秀,福降人间万户欢”……一幅幅对仗工整、笔力遒劲的春联,一张张饱含温度的“福”字,在艺术家们的笔下诞生。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为群众义写春联五千余幅,覆盖商洛7个县区的20余个乡镇。拿到春联的老人笑逐颜开,接过“福”字的孩子欢呼雀跃,墨香与年味交织,成为商洛春节最温暖的文化风景。




(三)分会组建强根基,人才培育赋新能组织建设是协会发展的“压舱石”。为扩大榜书艺术的覆盖面,协会深入挖掘县域文化资源,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组建“洛南榜书分会”——作为商洛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县区之一,洛南与仓颉造字文化紧密相连,分会的成立不仅为当地榜书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更让协会的组织网络延伸至基层,形成“市级引领、县域联动”的发展格局。人才是艺术传承的“源头水”。一年来,协会聚焦会员成长,累计组织书法培训8次,内容涵盖榜书笔法拆解、章法布局、墨色运用、地域文化融入等多个维度,邀请省内外知名榜书艺术家现场授课,累计受益会员达200多人次。培训中,老艺术家倾囊相授传统技法,青年会员踊跃尝试创新表达,更有学员将洛南仓圣文化、商山四皓典故融入创作,让榜书作品不仅有“笔墨之美”,更有“商洛之魂”。会员张杰的成长颇具代表性:“以前写榜书只懂追求‘大’,经过培训才知道,要把咱商洛的文化写进去,作品才有魂。现在我写‘仓颉故里’,下笔更有底气了!”未来展望:以创新为翼,让榜书艺术“火”向更远方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商洛市榜书协会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协会以“可持续发展、创新性传承”为目标,规划了“教育筑基、传播破界、人才赋能、品牌立市”四大路径,誓让榜书艺术在商洛开出更绚烂的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一)建教育基地,让榜书传承“有阵地”“传承的关键在青少年,根基在系统化教育”。协会计划依托洛南仓圣文化资源,建立“商洛市榜书艺术教育基地”,打造从“启蒙-进阶-创作”的完整培训体系: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榜书入门与商洛文化》普及教材,将仓颉造字传说、商洛历史故事融入教学,通过“书法+文化”的模式,激发青少年对榜书艺术的兴趣;面向成年爱好者,开设“榜书创作进阶班”,邀请省内外名家定期授课,从传统技法到现代创新,全方位提升会员创作水平; 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线下依托教育基地开展面授、写生、作品点评活动;线上搭建“商洛榜书云课堂”,通过直播授课、技法视频、作品库等内容,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县区的爱好者也能便捷学习,真正实现“人人可学榜书,处处能传文化”。

(二)拓传播渠道,让榜书艺术“破圈”“好艺术需要好传播”。为让更多人了解榜书、爱上榜书,协会将从“线下展览+数字传播+国际交流”三方面发力,拓宽榜书艺术的传播边界: 打造“年度大展+主题巡展”展览体系:每年举办“商洛市榜书艺术周年展”,集中展示会员年度佳作;每季度开展“榜书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巡展,让榜书艺术融入日常场景;搭建数字化传播矩阵:开发“商洛榜书线上展厅”,运用3D技术还原实体展览场景,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欣赏作品;开通官方抖音、微信视频号,通过“榜书小课堂”“艺术家故事”“作品解读”等短视频内容,用年轻化的语言解读传统艺术,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推动国际交流“走出去”:加强与国际书法组织的联系,计划组织“商洛榜书海外巡展”,将融入商洛文化的榜书作品带到国外,同时邀请海外书法爱好者来商洛交流,让榜书艺术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商洛名片”。

(三)出精品力作,让榜书文化“留痕”“作品是艺术的最好见证”。协会计划启动《商洛市榜书协会会员作品集(2024-2025)》编纂工作,收录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优秀作品、“文艺六进”活动纪实、会员成长故事等内容,既是对协会一年发展的总结,也是对商洛榜书艺术成果的梳理。作品集将采用“纸质出版+电子发行”双模式:纸质版作为商洛文化礼品,赠送给省内外文化机构、文旅部门,助力商洛文化品牌建设;电子版通过“商洛文旅”“商洛文联”等平台免费开放,让更多人通过作品感受商洛榜书的魅力;同时,协会将联合商洛媒体开设“商洛榜书”专栏,定期刊发会员作品、解读榜书文化,让榜书艺术成为商洛市民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推动“榜书文化”成为商洛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育青年人才,让榜书未来“有活力”“青年是艺术的未来,创新是传承的生命力”。协会将重点实施“商洛青年榜书人才培养计划”,为榜书艺术注入新鲜血液:设立“青年榜书创作专项基金”,对有潜力的青年会员给予材料资助、培训补贴,支持他们开展创新创作;每年举办“商洛市青年榜书创作大赛”,设置“传统技法奖”“地域创新奖”“跨界融合奖”等多个奖项,鼓励青年会员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榜书与现代设计、数字艺术的结合,让榜书艺术更贴近年轻群体审美;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安排资深艺术家与青年会员结对,从创作理念到实践技巧进行全方位指导,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确保榜书艺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结语:墨韵永续,与商洛共成长一年的时间,商洛市榜书协会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用笔墨书写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未来的岁月,协会将以更坚定的初心、更务实的行动,让榜书艺术在商洛的土地上扎根更深、开花更艳。从丹江岸边的题字,到仓圣故里的教学;从春节前夕的暖春送福,到国际舞台的文化交流,商洛市榜书协会始终坚信:榜书艺术不仅是纸上的笔墨,更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联结民心的纽带、彰显地域特色的名片。未来,协会将继续以笔为犁、以墨为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榜书艺术成为商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商洛力量”,书写“榜书答卷”!

来源:文化小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