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中数学汇编:图形的变换章节综合1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20:00 1

摘要:定义: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形状、大小、方向均不变,仅位置改变。关键考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规律:左右平移改变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改变纵坐标(下减上加)。例如:点\((x,y)\)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后为\((x+2,y-


















































一、图形变换核心概念与性质

1. 平移

定义: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形状、大小、方向均不变,仅位置改变。

关键考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规律:左右平移改变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改变纵坐标(下减上加)。例如:点\((x,y)\)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后为\((x+2,y-1)\)。

作图步骤:确定原图形关键点→按平移规律找对应点→顺次连接对应点。

相关计算:结合勾股定理求平移后线段长度(如第 3 题求AC长,利用网格边长用勾股定理得\(\sqrt{10}\))。

2. 旋转

定义:图形绕某一固定点(旋转中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角)转动,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和方向改变。

关键考点

旋转\(90^\circ\):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x,y)\)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circ\)后为\((-y,x)\),顺时针旋转\(90^\circ\)后为\((y,-x)\)(如第 12 题 “\(\triangle OAB\)绕O顺时针旋转\(90^\circ\)”,\(A(5,0)\)对应\(A'(0,-5)\));

旋转\(60^\circ\):常结合等边三角形(旋转后易构造成等边三角形,如第 15 题、17 题);

旋转\(180^\circ\):对应点连线过旋转中心,且被旋转中心平分(与中心对称性质一致)。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如第 17 题 “线段AD绕A顺时针旋转\(60^\circ\)得AE”,则\(AD=AE\));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如第 20 题 “CD绕C顺时针旋转\(60^\circ\)得CE”,则\(\angle DCE=60^\circ\));

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 / 逆时针)、旋转角。

性质:

特殊旋转角度:

作图步骤:确定旋转中心→找原图形关键点→按旋转规律找对应点→顺次连接。

3. 中心对称(旋转\(180^\circ\)的特殊情况)

定义:图形绕某点旋转\(180^\circ\)后与原图形重合,该点为对称中心。

关键考点

性质:对应点坐标互为相反数(如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x,-y)\),第 5 题 “\(\triangle OAB\)关于原点对称”,\(A(3,2)\)对应\(A_1(-3,-2)\));

作图:找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

旋转中心确定:连接两组对应点,两条线段的交点即为旋转中心(如第 8 题 “找\(\triangle ABC\)绕某点逆时针旋转\(90^\circ\)的旋转中心”,通过连接\(AA_2\)、\(CC_2\)并作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中心)。

二、变换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1. 与三角形结合(等腰、等边、直角三角形)

等腰 / 等边三角形:旋转后利用 “全等” 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例如:

第 20 题 “等边\(\triangle ABC\)中,CD旋转\(60^\circ\)得CE”,证明\(\triangle ACE \cong \triangle BCD\)(\(AC=BC\),\(\angle ACE=\angle BCD\),\(CE=CD\));

第 17 题 “等边\(\triangle ABC\)中,AD旋转\(60^\circ\)得AE”,证明\(\triangle AEB \cong \triangle ADC\),进而求\(\angle BED\)。

直角三角形:旋转后利用 “直角” 或 “斜边中线” 性质。例如第 19 题 “\(Rt\triangle ABC\)中,AD旋转\(90^\circ\)得AE”,证明\(\triangle EAB \cong \triangle DAC\),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triangle AED\)求\(\angle BED\)。

2. 与四边形结合(正方形为主)

正方形性质 + 旋转:正方形边长相等、角为\(90^\circ\),旋转后易构造成全等或相似三角形。例如:

第 22 题 “正方形ABCD中,AB旋转\(\alpha\)得AE”,利用\(AB=AD=AE\),结合角平分线证明\(\triangle CBF \sim \triangle DBE\);

第 25 题 “正方形ABCD中,DP旋转\(60^\circ\)得DQ”,证明\(\triangle PDQ\)为等边三角形,\(\triangle PCB \cong \triangle PCD\)。

3. 与圆结合(新定义 “关联线段”)

第 2 题定义 “关联线段”:线段绕点A旋转后能成为\(\odot O\)的弦,则需满足 “旋转后线段端点在圆上”,即\(AB'=AB\)、\(AC'=AC\)且\(OB'=OC'=1\)(圆半径),结合圆的性质(如弦长、点到圆心距离)求参数(如t的值)。

三、高频辅助线与解题思路

构造全等三角形:旋转问题中最核心思路,通过旋转性质得到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进而证明全等(常用SAS、ASA、HL)。例如第 6 题 “点B关于AC对称得D”,则\(\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DC\),为后续证明\(BM=MF\)铺垫。

利用 “中点” 辅助线:遇中点时,常延长中线至两倍(倍长中线法),或构造中位线。例如第 16 题 “M为AE中点”,延长CM至F使\(FM=CM\),证明\(\triangle AMF \cong \triangle EMC\)。

特殊角度转化:旋转\(60^\circ\)构造成等边三角形,旋转\(90^\circ\)构造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30^\circ\)角对直角边为斜边一半、勾股定理)计算。例如第 18 题 “\(FE \perp BC\),\(\angle FCE=60^\circ\)”,则\(CE=\frac{1}{2}CF\)。

四、易错点提醒

旋转方向混淆:尤其\(90^\circ\)旋转,顺时针与逆时针对应坐标变换不同,需注意题目要求;

旋转中心找错:若旋转中心不是原点,需通过 “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点” 确定,不可直接套用原点旋转规律;

忽略 “实际图形范围”:作图题需结合网格或坐标系,确保对应点位置准确;

综合题中 “辅助线构造”:需熟练掌握 “旋转 + 全等” 的联动,例如看到 “线段旋转\(60^\circ\)”,优先考虑构造等边三角形。

来源:泰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