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面向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西部地区培养能够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的高层次人才?2025年暑期,龙芯中科携手中西部高校,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如何面向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西部地区培养能够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的高层次人才?2025年暑期,龙芯中科携手中西部高校,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2025年暑期,由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指导,龙芯中科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校企实训中心承办的首届“龙芯中科-电子科大”企业实训班在电子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点带面,辐射中西部地区,吸引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学子参加。
实训内容紧密围绕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通过理论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研发、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战略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三阶实战,铸就系统能力之基
本次暑期实训班整体分为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实战阶段,为学生构建了从数字逻辑到复杂CPU设计的完整知识与能力阶梯。
实战一:数字设计实战。作为入门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基于FPGA,从加法器、ALU等基本组合逻辑单元入手,最终成功设计并运行一个基于国产LoongArch32R指令集的5指令单周期CPU,为后续更复杂的CPU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实战二:计算机系统基础实战。该阶段聚焦软硬件协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框架。课程内容涵盖程序转换、链接加载、虚拟存储、异常控制流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大量基于龙架构平台的上机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C语言程序在机器级的表示与执行机制。
实战三:面向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的CPU设计实践。作为实训的压轴大戏,此阶段围绕“龙芯杯”竞赛体系,引导学生设计一款支持龙架构的五级流水线CPU。内容从指令集体系结构、流水线设计,逐步深入到Cache、MMU/TLB等关键模块的设计与集成,最终在仿真环境中尝试启动操作系统,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调试与系统验证能力。
名师荟萃,引领自主创新之路
龙芯中科邀请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建磊教授、万寒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鲍培明副教授等国内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联袂授课,助力本次实训。他们不仅带来了前沿的知识体系,更分享了宝贵的科研与产业经验,为学生点亮自主创新之路。
知行合一,淬炼卓工报国之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企业实训班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度的实践性和挑战性。学生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成为了项目的主动探索者和创造者。从编写硬件描述语言,到在FPGA开发板上点亮LED;从使用GDB单步跟踪机器码,到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从设计流水线CPU,到最终在板上系统进行调试,每一步都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深化。
参与本次实训的很多同学表示:“通过这次企业实训班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让我们真正从零开始,亲手设计、调试并运行一个基于国产指令系统的CPU。当看到自己写的代码最终在FPGA上成功运行,并输出‘Hello World’时,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这不仅是技术的锤炼,更是一次对‘卓越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深刻体验,让我们坚定了投身信息技术行业的决心。”
未来,龙芯中科将继续以自主指令系统为基石,携手高校构筑自主根技术“卡脖子”人才培养高地,助力青年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征程中淬炼真本领、担当大使命,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注入蓬勃动力。
来源:异世界的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