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打击气球到打击飞机,苏俄防空的里程碑事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1:15 1

摘要: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旅顺保卫战中,俄军首次获得了将航空技术(气球)用于军事目的的经验以及打击气球的方法。因此,1907年11月,炮兵总局炮兵委员会决定 “开始制定打击受控气球的措施”。

1942年莫斯科防空部队在中央伏龙芝机场的米格-3歼击机

重要里程碑-俄罗斯帝国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旅顺保卫战中,俄军首次获得了将航空技术(气球)用于军事目的的经验以及打击气球的方法。因此,1907年11月,炮兵总局炮兵委员会决定 “开始制定打击受控气球的措施”。

1912 年,炮兵专家Е.К.Смысловский斯梅尔洛夫斯基将军提出了一种特殊的飞机射击方法。这位将军建议用机枪射击的目标不是单个飞机,而是飞机会经过的一定区域的空域。后来,高射机枪被广泛地与高射炮结合使用。

1912 年,近卫军参谋部军官炮兵学校的一名常任军官В.В.Тарновский塔尔诺夫斯基上尉研制出一种装有 76.2 毫米口径高射炮的装甲车。普梯洛夫管理层准备了一个项目,后来被称为 “塔尔诺夫斯基-伦德德炮”(以研制者的名字命名)。1914年6月炮兵总局向普蒂洛夫工厂订购了第一批12门火炮。

该炮可安装在各种平台上(公路、铁路和固定平台)。该炮的射高(高达5千米)和射程(高达8千米)以及每分钟12-15发的实用射速和环形射击使其适合打击在4千米高空的飞机。

首批四门火炮被称为 “ 1914年型3英寸反航标炮”。它们于1914年底组装完毕,安装在俄罗斯-波罗的海工厂专门为其制造的5吨汽车上。与此同时,总参谋部还批准了向机群射击的独立汽车炮兵连的编制。

同一时期,战斗机在俄罗斯诞生。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产生了“争夺制空权”和制造特种战斗机的想法。

1912 年,总参谋长日林斯基将军提议订购军用飞机来打击敌人的航空队。他还建议组建陆军航空兵分遣队。然而,到战争开始时,俄罗斯还没有制造出作战飞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俄国拥有140架飞机(法国500架、德国150架、英国65架、意大利50架),并不逊色于对手。但在战争过程中,由于技术和工业基础薄弱,俄国已经大大落后于协约国盟国和对手(德国)。

1919年白卫军在铁路站台上的1914/15年型76毫米高射炮

空中撞击

特技飞行诞生于俄罗斯,后来成为空中格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13年9月9日在基辅机场,涅斯捷罗夫中尉驾驶纽波尔-IV型飞机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垂直面闭环飞行(即所谓的“死环”)。

起初,在空中可靠地摧毁敌人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切线攻击,后来在俄罗斯(苏联)航空界被称为撞击。1914年9月8日,第11集团军航空支队参谋长П.Н.涅斯捷罗夫在俄西南方面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上空首次使用了这种方法来对付奥地利的 “信天翁”式侦察机。这位俄罗斯飞行员驾驶一架莫兰型双座飞机拦截了一组敌空中侦察机,并对其中一架进行了攻击。

撞机导致奥地利飞机机组人员和涅斯捷罗夫本人丧生。由于这一壮举,这位俄罗斯飞行员被追授四级圣乔治勋章和上尉军衔。

向空中目标射击的最佳手段是76.2毫米火炮(1900年改型),以及安装在特殊防空旋转架上的施耐德系统 76.2毫米山炮(1909年改型)。

1916年春,俄罗斯开始研制战斗机,同时解决了防空任务。根据最高统帅部参谋长3月25日第329号命令,在第2、第7和第12集团军组建了三个战斗机中队。到了夏天,最高统帅部要求在其他集团军也成立类似的战斗机中队。

这些首批战斗机分队装备了纽波特-10、高德隆、瓦赞、法尔芒等型号的单座和双座飞机。

1914年的涅斯捷罗夫大尉

苏维埃共和国的防空

苏维埃俄国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考虑到空袭的威胁,决定在每个步兵师中配备一个4门炮的高射炮阵地炮兵连。

沙皇军队的其余飞行员为红军和白卫军作战。在苏维埃俄国内战期间,正式记录在案的红军和白卫军飞行员及其盟友之间的空战共有131次。

1922年12月,红军炮兵监察谢德曼在《关于共和国防空》的报告中建议,将国家领土划分为纵深 500公里的边境地带(敌机可进入)和国家后方地区,后方地区不在空袭威胁区内。为了保卫最重要的地点和目标--莫斯科、彼得格勒、加盟共和国首府、铁路枢纽和筑垒地区,计划需要127个防空营(381个炮兵连)。

为了国家的防空利益,总共要建立617个炮兵连(2684门火炮),包括250个固定炮兵连、380个移动炮兵连和41个铁路炮兵连。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任务却没有经费。

1924年,由波利卡尔波夫和格里戈罗维奇设计的伊-1和伊-2战斗机开始建造;1926 年,改进型伊-2比斯开始批量生产。20 世纪 30 年代初,防空部队开始装备高射探照灯、探空仪和防空气球。

1926年6月,红军炮兵和装甲兵视察员格伦德尔提议将高射炮分为部队炮兵(用于在战场上对部队进行防空)和阵地炮兵(用于保卫国家后方的地区和目标)。

1926年11月18日,苏联人民委员会议通过了第一份关于防空(即后来的高射炮防空)问题的重要国家文件--《关于在 500 公里边界地带施工期间的高射炮防空措施》的法令。500 公里的威胁地带还包括某些地点: 莫斯科、图拉、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

1929年,《红军炮兵战斗条令》首次在官方层面确定了高射炮兵分为部队炮兵和阵地炮兵,并规定了小口径(40毫米以下)、中口径(约76毫米)和大口径(80毫米及以上)高射炮兵的任务。

1927年5月14日,第一次在国家一级批准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防空化学武器组织条例》。关于防空化学武器的整个国家领土被划分为边境地带和国家后方。

1928年1月31日,陆海军人民委员兼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批准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防空条例》(和平时期),根据该条例,取消了“防空化学武器”一词。

1930年1月28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讨论了防空计划问题,认为有必要将后方防空的高射炮兵、机枪兵、探照灯兵、航空兵、化学兵和观察兵部队合并为防空营、团、旅和师。

1936年,苏联防空部队拥有700多架战斗机、约1700门高射炮、900多挺高射机枪、800多个探照灯。

1937年10月25日晚,在巴塞罗那上空,苏联飞行员斯捷潘诺夫上尉驾驶伊-15战斗机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夜间空中撞击。

卫国战争前夕,红军有8所培养高射炮兵人才的学校,以及一个培养防空部队其他部门专业人员的中等学校。

M4型4管高射机枪,由Н.Ф.托卡列夫团队 (Ф.В.托卡列夫之子) 1928-1931年研制

伟大卫国战争

防空军中第一位在夜间通过撞击击毁敌机的战斗机飞行员是歼击航空兵第27 团副大队长叶列梅耶夫上尉。在1941年7月29日夜间的另一次战斗出动中,该飞行员在莫斯科郊区袭击了一架德国 Ju-88飞机,并冒着生命危险将其击落。

8月7日晚,歼击航空兵第177团飞行员塔拉利欣在没有探照灯照明目标的情况下,完成了防空部队第二次空中撞击敌方飞行器的任务。1941年8月8日,这位成功跳伞安全逃生的苏联飞行员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同年10月27日,他在卡缅卡附近的空战中牺牲,当时他正指挥六架战斗机掩护我军地面部队。

战争期间,莫斯科建立了强大的防空体系。德国航空兵在进攻莫斯科时损失惨重。此外,机动性很强的高射炮群也阻挡了敌人地面部队的前进。

1942年莫斯科防空区歼击航空兵第34团飞行员在1架装有РС-82火箭导轨的伊-16歼击机前,飞机侧面写着“为了祖国字样”

在列宁格勒建立了另一个强大的防空区域。在1941年7-8月间,敌人对列宁格勒发动了17次大规模空袭,其中一半是在夜间进行的。所有这些空袭都被成功击退。在1614架敌机中,只有28架突入城市。防空部队击落了232架敌机。

在列宁格勒堤坝上的1门1939年型52-К式85毫米高射炮

列宁格勒被封锁后,尽管德军在该市天空的航空活动不断增加,但防空部队仍设法在涅瓦河上建立了可靠的城市防御系统。其中,由防空第2军集中控制的防空航空探测和制导统一雷达系统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时起,雷达成为及时发出空袭警报的主要手段,观察哨则开始发挥辅助作用。

列宁格勒防空团不仅在城市防御德军空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打击敌军地面部队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76毫米高射炮大大加强了城市的反坦克防御,并与敌人的炮兵作战。

1942年在列宁格勒1栋房屋上执行战斗任务的防空军女战士

残酷的战争需要全面动员人民,没有足够的男人。因此,1942年3 月25日《关于动员女共青团员参加防空部队》的国防委员会法令命令向防空部队派遣10万名19-25岁的年轻女性。其中高射炮兵部队4.5万人,具体为高射炮兵部队3000人,高射机枪部队7000人,高射探照灯部队7000人,防空航空器部队5000人,通信警戒部队4万人。

1942年10月,根据国防人民委员的命令,防空部队中又有5万名普通和初级指挥人员职位由妇女替代。

除了防空部队的炮兵部队外,防空部队的女飞行员也首次为祖国而战。 她们在 1942年2月组建的防空部队歼击航空兵第586团中服役。受过良好飞行训练的飞行员被选入该团。她们使用雅克-1和雅克-9战斗机保卫国家的军事和工业中心以及铁路枢纽。

在战争年代,该团飞行人员共出动4419架次,进行了125次空战,击落38架敌机。两名勇敢的女飞行员被追授最高荣誉称号:近卫少尉Лидия Литвяк利迪亚-利特维亚克-苏联英雄,近卫少尉Екатерина Буданова叶卡捷琳娜-布达诺娃-俄罗斯联邦英雄。

歼击航空兵第586团是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由志愿兵组成的战斗航空队,在这支航空队中,女志愿兵可以与男志愿兵平等地参加战斗。

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国土防空部队共击落7313架敌机。

1942年防空歼击航空兵第586团飞行员在1架雅克-1歼击机前讨论之前的战斗飞行

战后时期

战后,防空部队积极发展。喷气式战斗机应运而生,歼击航空兵也被重新装备。开始批量生产截击机。新型100 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高射炮系统问世,可打击高度在12公里以内和12公里以上的空中目标。新的雷达探照灯站和雷达投入使用。一种新的防空武器-导弹武器诞生了。

朝鲜战争期间,苏军有12 个歼击航空兵师和4个高射炮兵师、30个歼击航空兵团、10个高射炮兵团和2个高射探照灯团及其他部队在朝鲜获得了作战经验。苏军共有4万多名军人参战,空战击落敌机564架,此外防空部队也击落了不少敌机。

1952 年,所有地面侦察手段统一起来,从而可以开始建立统一的雷达系统,用于空域侦察、预警以及为战斗机航空兵和武装部队其他部门提供雷达支持。无线电技术部队作为防空部队的一部分而不是防空处成立。

1954 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防空作战协会(区和集团军)以及防空作战和战术编队(师和军),而不是防空区和边境地区局。

全国统一防空系统的建立和防空领导级别的提高完成了将防空部队建成武装部队独立分支的进程。防空部队总司令一职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任。

С-125 Нева涅瓦(出口型号Печора伯朝拉)防空导弹系统,苏军1961年装备

来源:荣华之武器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