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我们内地人来说,知道海鲜基本上是从粤菜开始的,形成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就是海鲜之类的菜肴来自于南方;加之传统八大菜系的影响,言海鲜者必言南方的那几个省。在写作《中国白酒配餐学》时,我曾多次去八大菜系中的粤菜、浙菜、闽菜、苏菜、鲁菜以及八大菜系之外的桂菜所在地
原创 李寻
抚远市黑龙江畔,对岸就是俄罗斯(李寻/摄影)
一
对我们内地人来说,知道海鲜基本上是从粤菜开始的,形成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就是海鲜之类的菜肴来自于南方;加之传统八大菜系的影响,言海鲜者必言南方的那几个省。在写作《中国白酒配餐学》时,我曾多次去八大菜系中的粤菜、浙菜、闽菜、苏菜、鲁菜以及八大菜系之外的桂菜所在地的沿海省份进行了考察体验,书中关于海鲜菜的介绍基本上来自于这些地区,对于东北地区的海鲜重视不够,也因时间所限,没有亲自去考察。
2025年7月—9月,我有机会沿东北的几个沿海城市做了一次深度旅行,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觉得如果没到东北吃过海鲜,不可谓知海鲜。
丹东东港飞蟹,实现了飞蟹自由(李寻/摄影)
二
东北的海鲜以前我们知道的是辽宁大连的海鲜,但这次考察让我觉得比大连的海鲜更有特点的这三座城市:辽宁的丹东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和黑龙江省的抚远市。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这三座城市由南向北,沿中朝、中俄边境线分布,都是边境城市。丹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珲春则可以见到一地跨三国的景象,分别和朝鲜、俄罗斯比邻,最近的俄罗斯城市是俄罗斯太平洋港口的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经是中国的海参崴;抚远处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隔江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相望。
独具特色的冷水海鲜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边贸城市风情,使这三座城市成为一条极具魅力的旅游线路。
抚远市东极鱼市(李寻/摄影)
三
这三座城市的海鲜也各有特点:
1、辽宁丹东
丹东位于鸭绿江到黄海的入海口处,处于黄海的北岸。在这里我们要提及两个术语:冷水海鲜和热带海鲜。
冷水海鲜是指分布于水温0~15℃的寒冷海域的海洋生物,生长缓慢(2~3年),多为野生捕捞海鲜;热带海鲜指生活在水温大于20℃的热带或亚热带海域的海洋生物,生长快速(6~8月),多为养殖海鲜。从肉质上看,冷水海鲜紧实弹牙,脂肪含量高,风味浓郁、甜鲜;热带海鲜肉质鲜嫩、多汁,腥味较轻,味道清淡、偏甜。冷水海鲜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都比较高,富含Ω-3脂肪酸(比热带海鲜高30%~50%),但胆固醇略高;热带海鲜的蛋白质和冷水海鲜接近,但脂肪较低,虾青素等抗氧化物较丰富。
我国的四大海域中,黄海、渤海和东海的一部分区域有冷水海鲜,而丹东处于黄海的最北端,海鲜都属于冷水海鲜,有一部分是养殖的,也有一部分海捕的,真正海捕的海鲜是非常珍惜的。
丹东的特色海鲜有著名的黄蚬子,由于是冷水海鲜,蚬子个大、肥实鲜甜。丹东人料理蚬子的方法也多样,有白灼,烧烤、爆炒等。丹东还让我惊艳的一种海产品是飞蟹(在山东和天津一带把它叫做梭子蟹),丹东的飞蟹个大,大的公蟹有一斤多重,肉质结实、鲜美。
我在丹东的沿海滩涂行走了两三天,见到了大面积的海产养殖塘,询问工作工人,发现养殖的主要是两种海鲜:一个是东方对虾,另一种是海蜇。蜇塘和虾塘有的单体面积目测有数百亩,连成片应该在10万亩以上了,在几十公里范围内,这些养殖塘基本上是连成片的,可见其养殖量之大。作为一个内地人,当我第一次看见海塘里海蜇冲着我游过来、像打招呼似的忽上忽下时,还是非常兴奋的。
丹东的海产养殖塘(李寻/摄影)
2、吉林珲春
吉林珲春现在被称为“帝王蟹之都”,主要是来自于俄罗斯进口的各类帝王蟹,包括蓝帝王蟹、红帝王蟹、棕帝王蟹,还有板蟹(松叶蟹或雪蟹),以及各种各样的贝类,比如俄罗斯的虾夷贝,就和我们平时吃到的夏威夷贝(扇贝)大不一样,个头大、极其鲜甜。
珲春的海鲜主要产自于比黄海更北面的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由于地处边境,离俄罗斯的渔港陆上距离只有几十公里,所以珲春这些年来成了国内的帝王蟹之都,有资料说国内85%的帝王蟹是从这里再批发出去的。所以到了这里,不仅能够品尝到各种各样的帝王蟹,而且价格极其便宜,可谓实现了“帝王蟹自由”。
在珲春实现了“帝王蟹自由”(李寻/摄影)
3、黑龙江抚远
抚远也被称为中国的东极,是中国在自然地理上最东端的位置,它又有一个名称:中国淡水鱼之都。读到这个词时,我是有些纳闷的:此地的鱼类是寒带的冷水鱼,而中国传统上食用淡水鱼的南方水网地区竟然没有一个地方被称作淡水鱼之都。实际去了解了情况后发现国内可能除了此地,还真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多的淡水鱼种。当地的鱼主要是乌苏里江、黑龙江的鱼,著名的品种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
三花指鳌花(鳜鱼)、鳊花(长春鳊)、鲫花(江鲫鱼)三种名贵鱼种,其中鳜鱼因肉质细嫩被称为淡水鱼之王;五罗是涵盖了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五类冷水鱼,哲罗鲑体长可达3米,是肉食性大型鱼类;十八子指18种小型鱼,如嘎牙子(黄颡鱼)、牛尾巴子(乌苏里鮠)、柳根子(拉氏鱥),多采用酱焖、酥炸等本地化烹饪方式;七十二杂鱼泛指黑龙江流域其他72种杂鱼,体现生物多样性特征。除了这些鱼类,还有大马哈鱼以及其他种种从俄罗斯进口过来的鱼。
我去抚远之前是做了一点功课的,带了有关水产养殖和鱼类的参考书,还有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淡水冷水性鱼类》这样的专业书,但实际到了现场发现要把专业书上的内容和市场上的产品对应起来比较难,因为市场上产品的名称俗称和科学上划分出来的专业名称有时候不好对应。总的来讲,抚远鱼的品种远远超过我所带的资料上所介绍的品种,我感觉想把这里的鱼了解透的话,恐怕得住上一年才行。我这次吃到的铜锣鱼、童童鱼、狗鱼、鲫花鱼(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鲫鱼),都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还有哲罗、法罗、雅罗等这些鱼,不是每天都能捕捞上来的,而是要等,捕上来什么算什么。
抚远的多种淡水鱼(李寻/摄影)
四
在我看来,这条美食旅游线路也是最具性价比的线路。比如在丹东,100多元吃飞蟹就能吃饱。
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豪横的”海鲜自由。先说豪横,比如吃蟹,珲春的帝王蟹最小的都有两三斤重,大的有七八斤重,体型巨大;相比之下,南方的海蟹如青蟹、花蟹一般六、七两重就算是比较大的了,河蟹里大闸蟹三两就算大的了。
由于珲春的海蟹价格便宜,因此吃上一只两斤半左右的板蟹,也就相当于吃一只三两以上的大闸蟹的价钱。可这只板蟹是可以让你吃饱的,而三两的大闸蟹也仅仅是让你尝尝鲜而已。在这里可以实现对海鲜的“祛魅”、实现对帝王蟹的“祛魅”。
虽然价格便宜,但是确实吃的都是稀缺的海鲜,现在随着海产品的大量养殖,我们在南方已经很难吃到野生的海鲜了,而在这三座城市里有时候还是能碰上真正的野生海鲜的,包括丹东的飞蟹、抚远的鱼类和珲春的帝王蟹。
国庆小长假就要到了,可能不少朋友们已经规划好了出游的路线,我这里提出这条极品的海鲜美食之旅路线,可供朋友们规划国庆出游路线时参考。
中俄界湖:兴凯湖(李寻/摄影)
五
我在这三个地方旅行的时间总量是15天,但出乎我意外的是,我喝完了两瓶超高度烈性酒:一瓶是66%vol的汾州印象原酒,另一瓶是60%vol的时间酒。这种超高度烈性酒我平时饮用量比较小,一年也喝不了两三瓶,但是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把两瓶全喝掉了,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超高度烈性酒口感强烈浓郁,我在情绪波动、思绪起伏、心潮难平时,喝一点这样的酒,可以平息心潮。在这三个地方旅行,我们面对故国山川,经常思绪难平、抚膺长叹,每次都以这样的烈性酒来平息心潮;另外一个原因是和这几个地方的海鲜食用习惯有关,我去抚远一个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品尝当地赫哲族的特色鱼生,丹东的海鲜也有很多生腌的虾和蟹。生腌的海鲜滋味鲜美、赫哲族的拌生鱼片和广东的鱼生不一样,块头大、如同牛肉,不免就要喝这种超高度的烈酒来壮胆,所以我们两个人在两周之内就喝完了两瓶超高度的烈酒。从餐酒搭配的角度来讲,感觉非常美好,要是没有这样超高度的烈酒,还驾驭不住这些寒冷地区生猛的海鲜。生猛的海鲜有生猛的吃法。
在珲春龙虎阁看着俄朝图门江铁路大桥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日本海,心潮起伏,不得不以这66%vol的烈酒平息自己的心潮(李寻/摄影)
在珲春吃红毛蟹,所喝的酒是60%vol的时间酒(李寻/摄影)
在抚远吃赫哲族的生拌鲟鳇鱼,不得不喝高度的烈性酒:66%vol的汾州印象原酒和60%vol的时间酒(李寻/摄影)
—END-
来源:faye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