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区 育“人情”新风促乡风文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1:09 1

摘要:“红白喜事要简办,互相攀比咱不干,不良陋习要摒弃,树立新风大家赞!”这是城北区二十里铺镇石头磊村村民编的打油诗,如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石头磊村量体裁衣,着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让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村民心中。

“红白喜事要简办,互相攀比咱不干,不良陋习要摒弃,树立新风大家赞!”这是城北区二十里铺镇石头磊村村民编的打油诗,如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石头磊村量体裁衣,着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让文明新风尚的种子播撒到村民心中。

“一约四会”为核心,筑牢移风易俗管理基石。通过完善“一约四会”全方位规范乡村事务管理,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红白理事会牵头制定红白事操办流程与标准,监督每一场宴席,杜绝铺张浪费;道德评议会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以榜样力量带动乡风向善;村民议事会广纳民意,将移风易俗的难点问题摆上桌面共商对策。发动网格员及时掌握婚丧嫁娶喜庆活动举办情况,宣传员加强举办前的窗口期宣传。推动党员干部作表率当先锋,加大表彰鼓励力度,在党员大会上对践行移风易俗行为的村民进行鼓励,形成“主动发现—宣传引导—监督鼓励”全流程管理模式。

宣传阵地为依托,树牢文明价值导向。依托村级党建服务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空间设计与日常活动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先进典型激励机制。打造军人、寿星、学子荣誉榜,通过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展示,生动展现身边榜样的感人事迹,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崇德向善的鲜明导向;建设村党史馆、村史馆,系统梳理村庄在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历程与发展变迁,以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强化村民的爱党情怀;设置“石榴籽”主题文化墙,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展示、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规划建设文化广场、乡村书屋等文体设施,定期举办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文明培育融入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生活。

文化供给为载体,夯实文明培育根基。深度整合惠民政策资源,全面挖掘本地非遗传承人,建立常态化培训展演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火、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中,以优良党风引领淳朴乡风。紧扣春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排《朱秀英孝母》等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的精品剧目。结合学雷锋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涵盖关爱孤寡老人、环境整治、助学帮困等多个领域。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移风易俗与文化传承、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构建文明乡风新格局。

治理模式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落地。创新推行“四自一限”机制,即村民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监督、自主评价,限制铺张浪费,以幸福食堂为重要实践阵地,大力推行丧事简办。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引导村民转变治丧观念,自主精简治丧流程、控制治丧开支。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党员乡贤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践行文明新风。结合“固定党日”“村民议事会”等活动,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宣讲,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答疑,提升村民对移风易俗的认同感。

来源:夏都西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