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飞机直播坠亡”:千人刷着“666”,眼见他连人带机摔成火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9:15 1

摘要:直播间里1000多条“666”还在往上飘,镜头里的“唐飞机”正拍着机舱喊:“老铁看仔细,这动作四川就我敢做!”可话音刚落,飞机突然像被抽了筋似的晃起来,镜头猛地朝下扎——紧接着是“砰”的闷响、窜起的火苗,屏幕瞬间黑了,只留下满屏“快报警!”“人怎么样了?”的慌

直播间里1000多条“666”还在往上飘,镜头里的“唐飞机”正拍着机舱喊:“老铁看仔细,这动作四川就我敢做!”可话音刚落,飞机突然像被抽了筋似的晃起来,镜头猛地朝下扎——紧接着是“砰”的闷响、窜起的火苗,屏幕瞬间黑了,只留下满屏“快报警!”“人怎么样了?”的慌乱留言。

2024年9月27日下午,四川广元剑阁县的上空,55岁的唐正兴(网友叫他“唐飞机”)直播飞行时,连人带机坠进了梯田。没过多久,当地官方回应来了:驾驶人已遇难,事故初步定性为意外,没伤着地面的人,目前正在查他的飞行执照和空域审批情况。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意外”,早被他自己埋了一串“定时炸弹”。

“唐飞机”不是啥专业飞行员,就是个开农家乐的普通农民,心里揣着几十年的飞行梦。去年冬天,他在一个航空爱好者群里刷到消息:有人转卖自制超轻型飞机。没跟妻子多商量,他揣着攒了好几年的35万现金就去买了——那飞机黄白相间,看着小巧,实则净重115公斤,最远只能飞40公里,连最基础的应急降落伞都没有,懂行的人看完直摇头:“这哪儿是飞机?就是个会飞的铁棺材。”

没正规教练教,他就自己网购飞行教程、啃机械手册;没合规跑道,就把农家乐后面的空地推平,每天天不亮就钻进去练。第一次离地两米飞了十几米,他高兴得买了酒菜,蹲在飞机旁拍视频发朋友圈,配文“圆梦了!”。没想到这视频火了,网友都喊他“唐飞机”,粉丝慢慢多了,他干脆每天直播飞行,镜头前总拍着胸脯说“整个四川,就我能开这种飞机”,这话听着霸气,其实全是硬撑的底气。

按国家规定,开这种低空飞行器必须考执照,每次起飞前还得向空管报备空域,可唐正兴全不当回事。跟身边人聊起时,他总说“这玩意儿跟开卡丁车似的,哪用那么多规矩?”他所谓的“飞行技术”,满打满算就9小时自学经验,连最基本的空中熄火、机身晃动该怎么处理,都没正经练过。

危险其实早找上门过。今年5月,他直播时油表突然出故障,最后迫降在河滩上,浑身湿透的他对着镜头还笑:“今天湿身打卡,运气好没摔着!”7月更惊险,发动机在空中突然熄火,他连人带机摔在田里,断了两根肋骨,躺进医院时,妻子哭着逼他把飞机卖了,他表面点头答应,转头就找了个20公里外的废弃厂房,背着家人偷偷把飞机藏起来,接着直播飞。

直播间里不是没人提醒他。9月27日那天,有老粉盯着屏幕看,发现飞机翅膀晃得不对劲,赶紧发弹幕:“叔!飞机不对劲儿,快降落!”可那会儿唐正兴正忙着跟新粉讲“飞行技巧”,要么没看见,要么觉得是粉丝小题大做,摆摆手继续操作。直到机身突然失控往下坠,他才慌了神,嘴里念叨着“坏了坏了”,手忙脚乱地想调整,可啥用都没有。等消防员赶到现场时,飞机已经烧得只剩一堆焦黑的残骸,他的遗体都没能完整保留。

事故一传开,网上的议论就没停过。有人在评论里叹口气:“大叔为了圆梦挺拼的,可惜了一条命”;也有人忍不住骂:“拿命换流量,规则不是摆设,这是自己把自己坑了”;更多人说:“看着揪心,刷再多‘666’,赚再多粉丝,能比命金贵吗?”其实没人否认唐正兴的飞行梦值得尊重,可追梦从来不是“不管不顾”的理由——他以为钻了“超轻飞机免适航证”的空子,却忘了空域审批个人根本办不了;以为自己能掌控那架“大玩具”,却忘了9小时的自学经验,在真危险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现在再点进“唐飞机”的账号,页面已经设成了私密,之前直播时的热闹、他蹲在飞机旁笑的视频、拍着胸脯说“四川就我会”的样子,全都看不见了。当地还在调查事故的细节,可不管最后结论是什么,55岁的唐正兴都回不来了——那个为了离地两米就开心得买酒庆祝的农民,那个想靠飞行梦博点关注的普通人,终究栽在了自己的“侥幸”里。

这场被千人亲眼目睹的悲剧,哪里是简单的“意外”?不过是一次次漠视规则、忽视危险后的必然结果。它像个警钟,敲给所有想“搏一把”的人:梦想该有,可再热的梦想,也得踩在规则和安全的地上;流量想要,可再香的流量,也别拿自己的命去换。

要是你刷到过类似的“冒险直播”,要是你身边有人也抱着“没事,就一次”的侥幸做事,不妨把唐正兴的事说给他们听听——别等悲剧真的发生了才明白,能平平安安吃饭、安安稳稳睡觉,比什么“追梦”“流量”都重要。你说,追梦和守规矩,真的就没法兼顾吗?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来源:小孟讲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