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4部从全省30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表演类佳作,正通过紧张彩排为最终角逐做准备。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
9月28日下午
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内
一场以创新融合为主题的
疾控科普盛会
进入最后倒计时
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将于明日(9月29日)在此拉开帷幕。
64部从全省30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表演类佳作,正通过紧张彩排为最终角逐做准备。
这场融合知识性、艺术性与创新性的赛事,不仅将决出代表河南出征全国的顶尖作品,更将以赛制革新与跨领域协作,为健康科普事业树立新标杆。
创意与专业碰撞 细节打磨精益求精
走进彩排现场,各参赛团队正紧锣密鼓地调整舞台表现。
五大卫生专场的《痔疮一闹,生活乱套》以诙谐的脱口秀形式解析痔疮防治知识。参演者不断调整表情、语言,只为让每一个笑点都能自然引出科普要点。
妇幼健康专场《哪吒护孕妈之双胎孕期健康管理攻略》的参演者化身“哪吒”,将双胎孕期管理的专业知识巧妙融入剧情。一旁的家属则针对动作幅度提出纠正建议。
慢性病专场《健康科普直播间——乳房自检,远离胸险》的参演人员用热情洋溢的舞蹈传递乳腺健康知识,他们彼此检查着每个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传染病专场的《为“艾”发声:蚊虫叮咬不传艾》以“情景剧+河南豫剧”的创新形式破解“蚊虫传艾”的认知误区。选手们反复琢磨着戏腔、唱词,把控豫剧特有的节奏韵律。
“我们这次正式展演的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要确保科学准确且易于传播。评委不仅看内容深度,更关注现场感染力,我们必须让健康知识‘活’起来。”来自安阳市人民医院的选手杜金航说。
组委会工作人员透露,彩排重点检验舞台流程、时间把控及突发状况应对。例如,针对直播类作品,技术人员反复测试设备稳定性;对涉及道具的表演,安全组逐一检查隐患。
此外,现场还模拟了“实时电子领奖台”的动态排名系统,确保明日正式比赛时,选手能实时看到排名变化,增强互动悬念。
实时排名+跨学科评审 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
本届河南赛区活动最大亮点在于赛制革新。
组委会引入“实时电子领奖台”机制,各专场参赛作品现场抽签分组展演,评委打分后排名即时更新,每场比赛最终留在“领奖台”的3部作品将获一等奖直通全国赛段。
“这种设计让比赛充满变数,既紧张又刺激,明天正式比赛必须拿出我的最佳状态。”来自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的选手王莹辉说。
这种创新赛制不仅考验作品的质量,更考验其现场表现力和持久吸引力,极大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与公众参与感。同时,它也促使参赛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制作“一次性”科普作品,而是要考虑如何让科普内容具有持续传播价值。
为确保专业性与公正性,评审团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专家、临床医学专家、传媒领域专家等跨学科人士组成,评分标准兼顾科学严谨与传播创新。
9位专家现场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取平均值,全程公开透明。
巅峰角逐 谁将代表河南出征全国?
随着彩排进入尾声,64部作品已整装待发。
明日(9月29日),五大卫生、妇幼健康、慢性病、传染病四大专场将轮番上演,最终12部一等奖作品将肩负“健康河南”使命,亮相全国舞台。
谁将凭借创意与专业征服评委?
哪些作品能以“硬核内容+细腻表达”赢得观众?
9月29日
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
这场健康科普盛宴将揭晓答案
↓观看图片直播↓
↓观看视频直播↓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