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架手术,说白了就是给血管装个“小撑子”,帮助血液畅通。但很多人术后对运动有误解,以为啥都不能干,其实一味地躺着才最危险。有研究显示,心脏支架术后如果长期不运动,复发风险能提高20%到30%,这可不是小数。
听说过一句老话吧:人就像车,车久了要保养,人老了要养心。可一到真心脏出“毛病”的时候,很多人就傻眼了。
特别是做了心脏支架的人,有人一边担心一动就“折了”,一边又怕不动身体废掉。真相到底是啥?今天咱就把这事掰开揉碎聊聊。
支架手术,说白了就是给血管装个“小撑子”,帮助血液畅通。但很多人术后对运动有误解,以为啥都不能干,其实一味地躺着才最危险。有研究显示,心脏支架术后如果长期不运动,复发风险能提高20%到30%,这可不是小数。
这里要先敲个重点:别把“能不能运动”和“随便瞎折腾”混为一谈。术后运动跟“走亲戚”一样,有规矩的。方向走对了,身体受益,走岔了,就容易惹麻烦。
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休养就是静养。其实支架打完,血管畅通了,心脏需要重新“训练”,帮助血液高效流动。医学上有个词叫“心脏康复”,简单说,就是科学安排运动、饮食和心理,才算完整疗程。
那运动原则简单吗?其实一句土话就能概括:“能说话,不气喘,就是好运动”。别想着跑马拉松,能散步、慢走、轻快活动,就是对心脏最大的温柔。
但有一点必须亮明:支架术后早期,千万不能自己盲目练。重活、举重、猛蹬自行车,这些动作就像心脏的“拦路虎”,随时可能让血压飙起来。临床资料表明,术后一个月内过度运动,心肌缺血风险增加约两倍。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普遍现象。有人觉得花大钱做完手术,心脏就彻底好了,结果马上投入“劳模模式”,一天扛米袋,一天掰菜地。心脏哪能像机器零件,说换就换、说顶就顶?它需要循序渐进的“养”。
运动时间也有讲究。饭后血液大多跑去消化系统,硬要去运动,就跟让两拨人抢一碗饭一样,心脏容易“饿着”。所以饭后至少歇40分钟,再去散步才踏实。
从医生角度看,最推荐的运动是快走、伸展、轻体操。简单、轻便,还能随时停下。而像爬陡坡、举重训练,这些高强度玩法,得等心功能稳定、医生复查确认后再说。
别小看呼吸训练。有数据表明,坚持做腹式呼吸三个月,部分患者的心脏泵血效率能提升10%左右。这就像给心脏“打气”,动静结合,润物无声。
再看心理层面。有人做完支架就怕,哪怕散个步都心慌。心理紧张其实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会加快,这反而对心脏不利。换句话说,心态如果崩了,再科学运动也白搭。
社会上还有个误会,就是觉得运动就是运动,和生活没两样。其实不然。家务、劳动、娱乐,虽然都需要体力,但对心脏负荷完全不同。比如轻刷碗、扫地,这类算低强度;但搬重物、赶地里活,那就是高强度。同样是“干活”,区别可大着呢。
另外有调查显示,不少术后老人因为“怕摔”,索性十天半月不出门。久而久之,肌肉萎缩风险增加30%以上,走路更不稳,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所以适量户外活动不但对心脏康复好,对骨骼也有帮衬。
有朋友问,那是不是只能慢悠悠?也不是。科学运动讲究差不多“六七成力”。如果走路时还能哼小曲,那就刚刚好。如果走两步就大喘,那说明超负荷了,该停下来。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心脏支架患者对天气的敏感度比普通人高。冷天运动,血管会收缩,容易让心脏压力增大。所以冬天户外走路,记得保暖;夏天太热,最好选清晨或傍晚。别小瞧“衣食住行”的讲究,这些琐碎细节,才是长寿的底气。
从医生角度讲,运动不是目的,而是生活质量的保障。术后患者如果完全停摆生活,那么支架再多也守不住一颗脆弱的心。关键是活与养之间找到平衡,不走极端。
这里补充一个数据。美国心脏协会跟踪过5000多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发现坚持规律中低强度运动的人,五年内再次住院率下降了15%。这说明运动不是添乱,而是保障。
但别忘了个前提:每个人身体状况差异大,运动方案必须个体化。医生检查过心脏功能,再结合生活习惯,才能量身定制。自我感觉良好,不代表真的没问题。心血管疾病有时候很“狡猾”,没症状未必就安全。
也有人问,支架术后能不能游泳?这个问题不好一刀切。水里运动心脏负担会不一样,要在医生评估心脏功能稳定后,慢慢尝试,别贸然下水。别看游泳轻松,一旦心慌,救援并不方便。
同样的道理,骑单车也是“有条件的可以”。平路慢行倒还行,但要是上坡猛蹬,就可能越界。生活就像开车,刹车油门都得调和,心脏支架患者更要学会“收着来”。
很多老人担心运动会让支架“移位”,这个担心没必要。现代支架技术成熟,植入后基本固定。真正要小心的是动脉再狭窄和血栓形成。换句话说,支架不怕“动”,怕的是“不动”。
心脏支架术后能不能锻炼?答案是当然能,但要合规有度。就像走路一样,方向走对了,步伐不急不慢,才越走越宽。别让努力白费,更别让“好心”变“伤心”。
你觉得支架术后运动最难坚持的地方在哪?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心脏康复多学科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409-418.
[2]孙宁玲,霍勇.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04):269-283.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非诊疗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权威资料,旨在传播健康理念,无不良导向。
来源:心内科孙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