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叫“汉族”?为何我们不称秦族或唐族,偏偏是“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2:58 1

摘要:人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总想追溯出属于自己的出身。这个民族到底为何叫作"汉族",一提就让人想起挺拔的汉字、柔韧的汉语。可惜,历史从不喜欢照着常理来走。明明,秦朝才是首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得有多伟大?而唐朝的气象、明朝的鼎盛,也都远超寻常想象。

人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总想追溯出属于自己的出身。这个民族到底为何叫作"汉族",一提就让人想起挺拔的汉字、柔韧的汉语。可惜,历史从不喜欢照着常理来走。明明,秦朝才是首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得有多伟大?而唐朝的气象、明朝的鼎盛,也都远超寻常想象。可偏偏叫了"汉"族,这事怪不怪?

想想真是有意思。如果真要讲究纯粹的民族身份,最初的“华夏”才是自我认同的源头。周边各族分野森严。那个时候,文化隔阂比地理界限还要坚硬。家境如何、穿衣吃饭,甚至讲的话——处处都展示着族群的差异。根子里,是认同感。哪怕隔壁的"鲁人"、"楚人",同饮长江水,也很少说自己是个啥“大民族”的一分子。

神州广袤,蛮夷林立,这气氛啊,绝不仅靠一朝一代就能搅浑。各地有各地的小王国,谁敢说自己是“正统”?这片广阔的土地,习惯于被无数的小声音包围——那会儿,华夏和四夷的标签,比什么“汉族”“秦族”都要鲜明。甚至,原始的认同只在周边不断碰撞,并未细化成如今的民族称谓。说不上是进步还是壁垒。

转折在于秦。第一次大统一,秦始皇一拍桌子:分封制,废。皇权,行。六国不服也只能咬牙忍着——没想到,天下初定,动荡就跟来了。十多年的时间,疆域虽宽,认同却没来得及扎根。朝令夕改,百姓苦不堪言,谁还顾得上所谓“秦族”?即便秦始皇再有十年,不见得老百姓就全盘接受。还是那句话,这一饮一啄,命里早已注定。

秦朝崩得太快。世道一乱,本地贵族、平民百姓怎么会认同才短短一瞬的“秦”?各自为政的心性渗进骨子里,认同归属——还没开花就死了。谁能保证,如果秦再硬撑几年,天下就真成"秦族"?我觉得未必。这事咱们说不准,历史自己会挑选名字。

主角轮到了汉朝。刘邦出身布衣,不爱说场面话,杀伐果决。秦朝割喉的严苛,汉朝硬是缓和了下来。分守各地的郡县,自上而下地修补人心。几经内乱,百姓喘了口气。儒术独尊、休养生息,终于让中原大地的老百姓认了这个持续了近四百年的天下。这里有趣,"汉"字本来是刘邦家乡沛郡的滩涂细流,最后成了大河之名,也顶好解释。

这事就像深圳、广东、中国的层层外延。身处湖北说自己是武汉人,去国外则直接说中国人。身份是流动的,地理和情感共同塑造。汉朝以开放姿态接触四周民族,商贸、战争、外交来往都密集。西域闻名的“汉使”,边疆列国闻风色变的“汉军”,一次次强化这个称谓。

汉太强,威望压过秦唐。别的时代要么太短,要么认同没形成。民族身份,外部压力催化得最快。敌人说你是什么,你久而久之也把这身份戴头上了。东汉时对匈奴、高句丽、鲜卑的战争,敌方反复提到汉人、汉兵。反过来,汉朝百姓也愈发以此为荣。四百年啊,习惯都成自然而然。

晋朝来了个意外。推翻汉以后,战乱频发,五胡乱华。南迁之后,大家反而更怀念强盛时的“汉”身份。历史的吊诡在于,落魄时刻,反倒强化了对过去的认同。明明已经不是汉朝,却"汉"概念根深蒂固,谁愿意喊自己晋族?这场民族身份的确立,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缓慢、更混乱。

你可能会问,如果唐朝那么厉害,后人怎么没叫“唐族”?理由在这里。唐太宗、唐高宗一辈子写诗、筑城、收边,几乎把整个东亚圈都拉进来。唐人街、唐服流传天下,自信张扬到今。可惜,"汉"已经生根发芽,很多事晚来一步就注定只能搭顺风车。

诗人提笔写下“汉家宫阙”,烧成了唐诗的烙印。再厉害的王朝,也只是在“汉”之舟上,把旗帜插得更高。要是唐在汉前,结果一定变了?那倒未必,历史没告诉我们所有答案,正因为留白,才有趣。

元明清不断更替,民族的划分反而越来越清晰。明末清初,"汉族"巩固成最有分量的概念。多民族对峙、国家族纷争,所有人都需要一面旗帜。而且,这旗帜离不开汉朝的基础。即使明朝再富贵,也叫明人,而不是明族。

我觉得,这与汉朝能把中原各地的风俗、语言、思维、文化熔炉般融合有关。它不像秦那么硬推,也不像唐那样忙着开疆扩土。汉朝更有慢下来的智慧,给每个族群时间适应。甚至就像现在,融入是个过程,不是靠一纸政令。你看,现如今,汉族依然是人口最多、文化最广、辐射最强的族群。

有人说,那些称谓本是偶然,其实未必。汉朝的持久、包容、风骨、韧性,不是哪个朝代都能学来的。南北乱世时,人们渴望安定,于是俯首称臣于“汉”的旗帜。唐、宋、明只是缩写,真正能把民族身份推向广阔天地的,是那段长达四百年的缓慢融合。

我说到这儿,谁能保证,将来的历史不会变?流变才是常态,这个世界哪有永远不变的名字。今天叫汉族,明天会不会换个名,天知道。只是这两个字,已经刻进了血脉,成了所有中国人自豪的印记。

所以,问为什么不是秦族、唐族,不如想想,“汉”,是不是比他们都更适合。历史不会白白留下痕迹,名字的选择其实早已写进了时间的褶皱里。而我们,不过是命运的乘客,不知下一站会去哪里。

来源:风中中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