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浦江绵延入海之前,在上海的东北部转了一道弯,画出了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滨江岸线,造就了杨浦这一方水土。百年工业见证杨浦曾经的辉煌,更孕育杨浦未来发展转型的希望。
黄浦江绵延入海之前,在上海的东北部转了一道弯,画出了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滨江岸线,造就了杨浦这一方水土。百年工业见证杨浦曾经的辉煌,更孕育杨浦未来发展转型的希望。
“十四五”以来,杨浦滨江全面转型发展,为着力提升滨江长远发展定位,强化战略谋划、空间规划,近日,《上海市黄浦江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草案公示,备受关注的复兴岛被纳入其中。
草案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杨浦滨江中北段将成为未来20年乃至2050年上海主城区功能聚焦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将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创业集聚区和高品质水岸示范区。复兴岛因其独特地理优势、丰富工业遗存和特色生态资源,将打造“国际创新创业岛”。
01
“小岛”迎来新生
复兴岛,这个黄浦江上唯一的内陆岛,面积约1.3平方公里,曾是上海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仓储区。岛上保留着大量工业遗存,包括旧仓库、厂房和码头设施,同时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全岛绿化覆盖率超过60%。
根据新规划,复兴岛将因其独特地理优势、丰富工业遗存和特色生态资源,打造国际创新创业岛。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将以复兴岛为核心形成科创策源区,集中探索战略空间有机更新和科创策源功能耦合共生,通过快创新、低成本、开放式,盘活存量资源,建设未来城市实验区、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区、时空智能创新先行区。
02
量子科技引领岛屿转型
“未来岛”初具雏形
最引人注目的是“量子城市”概念的提出。以量子科技为引领的时空智能创新建设将成为复兴岛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杨浦区将加快推进标地营造、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量子岛”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未来城市实验室。
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作品
近期,复兴岛已悄然启动这一转型。为持续提升复兴岛创新凝聚力和全球影响力,吸引全球科研机构、创作团队参与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以“有界的复兴岛、无界的未来岛”为口号,引起海内外关注,吸引全球1000多支团队报名,最终收到600余份创新提案。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9月30日,以“量子城市 复兴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在复兴岛船台公园开幕,艺术季将通过科技与艺术双向赋能,集中展现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建设成果,服务“人工智能+”新产业、新空间的培育孵化。
复兴岛飞行基地
与此同时,复兴岛也在积极布局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赛道。岛上已正式开通与苏州昆山、浙江嵊泗等地的低空航线,成为长三角低空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岛屿的区域连接性,也为“量子城市”提供了现实应用场景,“未来岛”已初具雏形。
03
艺术与设计赋能
打造全球创意“竞技场”
全球首个“RED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落地复兴岛
复兴岛的蜕变,在规划出台前已经萌芽。今年8月,小红书打造的全球首个“REDLAND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落地杨浦复兴岛,活动联动岛上的船台公园、共青路仓库、复兴岛公园等现实场景,让这座原本低调的小岛秒变“二次元痛岛”,吸引数万年轻人前来打卡狂欢。
光影节效果图
9月29日至10月7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杨浦分会场将在复兴岛船台公园启幕!活动将聚焦非遗文化X赛博朋克,呈现奇幻光影戏剧演绎秀,联动次元IP“恋与制作人”,以黄浦江潮涌为开端,开展“船台PARK塔吊光影秀”“五角场商圈联动光影秀”“江湾体育场投影秀”“‘恋与制作人’光影墙”等活动,打造未来感十足的赛博光影大秀。
04
从“战略留白”到“未来样板”
沉睡宝岛即将苏醒
“十四五”以来,杨浦滨江全面转型发展,中交上海总部、美团、B站、世界技能博物馆等功能性项目持续落地,公共空间贯通由南向北延伸,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按照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良好环境的要求,各类配套设施能级不断提升,规划蓝图逐步实现。《上海市黄浦江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草案的公示,正式为这片“战略留白”区域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规划明确提出,依托沿江综合发展轴和翔殷路科创轴,交汇打造市级大型公共活动中心,布局标志性大型体育文化场馆;以复兴岛为核心形成科创策源区;运河以西将提升科创功能,引入都市工业、智造服务,强化校城融合。在这一宏大格局中,复兴岛的角色被定位为整个区域的“科创策源核心”。它不再是独立的“孤岛”,而是联动两岸、激活北段发展的战略支点。
从曾经的“留白岛”到规划中的“国际创新创业岛”,复兴岛的巨变是一场由顶层设计引领、艺术创意先行、科技创新驱动、全球智慧参与的综合性实践。随着基础设施的推进、创新元素的聚集和公共活动的持续引爆,复兴岛正稳步从一处充满潜力的“战略棋眼”,转变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和未来城市实践的全新样板。
图片为资料图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