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眼写它世上人——读韩少功的《爸爸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0:49 1

摘要:第一次听到韩少功这个名字估计是20年前的事了,他出了一本书叫《马桥词典》,书出来后好一番热闹,他好像跟另外一位作家就这本书打起了官司,那个作家好像是告韩少功抄袭,最后结果如何已经不记得了。那时候是通过《南方周末》的新闻看的,我对文学及作家当年一点也不感兴趣。

第一次听到韩少功这个名字估计是20年前的事了,他出了一本书叫《马桥词典》,书出来后好一番热闹,他好像跟另外一位作家就这本书打起了官司,那个作家好像是告韩少功抄袭,最后结果如何已经不记得了。那时候是通过《南方周末》的新闻看的,我对文学及作家当年一点也不感兴趣。

第二次听到韩少功的名字,是通过评论家唐小林的一篇文章,我甚至都不记得是专门批评韩少功的,还是批评别人带着韩少功的,好像他们的文字里喜欢把粪形容的特别具体和生动,并以此为乐。批评家的话当然也不一定能算话,他们可能带着个人好恶去评价一个作家,有关系的,溢美之词从来不吝啬;假如是关系一般的,可能就会发挥贬损之能事以博得眼球。

现在算是第三次接触到韩少功了,我买了一本他的中短篇小说集《爸爸爸》。我买他的书不是因为喜欢或者不喜欢,作为早年间有些影响力的作家,我都想看看他们的作品,这是写作的需要。码字人必须了解百家之长,不然如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呢。基于此,我买了且读了。

《爸爸爸》这本书其实由三篇小说组成:《爸爸爸》《女女女》和《鞋癖》。三部小说说的是三个故事。

《爸爸爸》几乎算是韩少功的成名作,它发表于1985年的《人民文学》,这是非常久远的事了,八十年代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尽管那时候的作家的水平现在看来不过尔尔,可那是当代小说刚兴起的时候,任何一个成名成家的人,可能都具备文字表达、故事设计、逻辑设计或者语言特色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色。

《爸爸爸》的故事背景大概是民国年间,说的是鸡头寨的村子里有个叫丙崽的低能儿,他一辈子只会说两句不全的话,一句是“爸爸爸”,另一句是“X妈妈”。说丙崽是故事主角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他不过是个噱头,或者说是一个贯穿全书的一个引子。

鸡头寨是一个古老的村寨,村寨里流传着他们祖先的故事,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也是如此。丙崽娘是外地来到鸡头寨的,都不知道她跟谁生了这个傻儿子丙崽,起先的日子总是围绕着丙崽闹着各种笑话。

故事的高潮是因为年成不好,村里人按照先例要拿活人祭谷神,第一个被抓阄的人是丙崽,可他竟然大难不死,后来请巫师做法,巫师给的破解之道,年成不好是鸡精作怪,要想除掉鸡精必须炸掉鸡头,可另一个村子鸡尾寨还指望鸡精保佑呢,假如炸掉鸡头,鸡尾寨就得遭遇霉运,由是,两个毗邻的村子只好以生死相博来取得最后的决定权。

鸡尾寨失败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饥荒越来越严重了,由是,村子里人只能遵照古训,老弱的服毒自杀,只留下年轻体壮的传宗接代、远走他乡。丙崽虽然被灌了半碗毒药,可在整个村子都毁灭之后,他意外地活了下来,嘴里还喊出了“爸爸爸”。

《女女女》的故事比《爸爸爸》更加暧昧,它的主人公叫“幺姑”,她是一位受传统影响极深的一名普通女子,“我”是幺姑的侄子,通过我的眼睛看见幺姑的人生故事,尤其是幺姑得病之后,她的内心扭曲而导致的行为异常,这是故事重点阐述的内容。幺姑是劳模,是我曾经非常钦佩的人,我是幺姑的见证人,好像也是她的收尸人。幺姑因为不能生育,所以领养了一个女儿老黑,这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她玩弄金钱和性,仿佛是幺姑的对立面,以此来印证幺姑的善良,好像也是在阐释幺姑生病前后性格变化的缘由。说这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说心里话,我对这类作品的分析,永远理解不了这个层次。

《鞋癖》说的是特殊年代发生的故事,父亲在66年之前是个学问非常好的知识分子,突然有一天,父亲突然不辞而别,谁也不知道父亲的归宿,由是,家门口来了监视着,通过监督这一家人的动向来探测父亲的下落。

母亲和小姨努力寻找,终于在一个月后找到了一具被掩埋的尸体,由于尸体溺水后严重变形,母亲也没认出是不是父亲,只是从鞋子上判断,父亲确实溺水死亡。对于家庭来说,父亲的死讯是最大的悲痛,可在特殊的年代,这好像又是一个“喜事”,好歹父亲有了明确的下落,再也不用接受别人的怀疑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由于家庭的特殊身份,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四处求生不得,母亲养成了一个癖好就是做鞋,据说,母亲的癖好跟她家族的传说有关。最后,故事也没有说清楚,母亲因为什么而一辈子沉浸在做鞋成瘾的病态之中。说不清、道不明,也是是作者要表达的朦胧效果吧。

《爸爸爸》这本书很薄,也很好读。通过阅读本书,大概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印象:

一是这是一位善于使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在语言的应用方面,作者确实有过人之处,地方性的语言,在性格刻画、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方面,确实能发挥奇效,在《爸爸爸》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二是作家都是时代写作的标杆。相对于那个年代的其他作家,韩少功的作品中时代的印记没有那么鲜明,这也是今天我们还能把这部小说读下去的主要原因,同时期的知青小说、伤痕小说,一翻开估计就有一股发霉的味道,这是韩少功的作品值得称道的地方。

三是结构复杂,但是故事脉络清晰,每部作品中,都有一个或明或暗的主人公串联着整个故事情节,可以通过丙崽去看外面的世界,也可以通过我的叙述来了解故事里的世界。

四是应用的表达手法非常奇特,有说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有说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到底叫什么主义我们不知道。文学作品首先要有文学性,随后才是现实性和批判性。在故事还说不精彩的时候,就一味地说批判,好像这不是文学的目的,文学原本也不是批判的目的。

《爸爸爸》读过后,心里对韩少功这位作家有了一个基础的印象,感觉他的写作风格有刻意模仿他的同乡沈从文先生的地方,因此,不能说有多出彩,这样的风格跳出文学之外有多少人喜欢,真的说不清。起码,韩少功比他同期的张贤亮、史铁生、梁晓声等,还是要逊色一些。这是个人的浅见。

来源:古磨盘州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