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也逃不过胰岛素抵抗?5种胰岛素抵抗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06 11:24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8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以为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错!有些人明明瘦得像根竹竿,体检却查出“胰岛素抵抗”!

听到这四个字,不少人是一脸懵。还有人会说:“我血糖不高啊,怎么就胰岛素抵抗了?”说到底,问题是大家对这个词太陌生,也太低估它的危害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胰岛素抵抗,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瘦人为什么也中招?你又属于哪一型?

胰岛素是人体用来把血糖推进细胞的“钥匙”。一旦“钥匙”不好使了,血糖进不了细胞,就只能在血液里打转,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大家都知道胖人容易有胰岛素抵抗,可你知道吗?根据《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2年的研究,全球约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

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约为30%。这说明——瘦人也可能是“隐形糖尿病高危人群”。

有些人虽然瘦,但其实是“假瘦”。肌肉少,脂肪多,特别是腹部脂肪——这就叫“瘦胖子”体质。

这类人常常有以下特点:

四肢细,肚子却鼓;一坐下就有三层肚;久坐少动,饮食不规律。

脂肪堆在肚子上,是最容易干扰胰岛素作用的。它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让胰岛素“打不开”细胞,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是一种单一的病,它就像“感冒”一样,有不同的“亚型”。弄清楚你是哪一种,才能对症下药。

这类人脂肪多,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明显。看起来不一定胖,但体脂率高。

表现:肚子大、容易疲劳、饭后犯困、常常饿。

关键问题:脂肪组织干扰胰岛素信号,让胰岛素“叫不动队”。

改善方法:控制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增加肌肉,提高代谢率。

长期慢性炎症,比如牙周炎、脂肪肝、肠道菌群紊乱,都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

表现:无明显肥胖,却总是肠胃不适、口腔溃疡、皮肤粗糙。

关键问题: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通道,属于“后台中毒”。

改善方法:治疗炎症源头,补充益生菌,调整作息和饮食。

肝脏是血糖调节的核心器官。当肝脏功能下降(如脂肪肝),胰岛素作用在肝脏就打折扣。

表现:B超查出脂肪肝,空腹血糖偏高,明明没吃太多却血糖升高。

关键问题:肝脏“不听话”,胰岛素白费劲。

改善方法:戒酒、减油、适度运动,修复肝功能。

胰岛素最主要的作用场所就是肌肉。肌肉越少,胰岛素作用的位置就越少。

表现:长期久坐、运动少,肌肉松垮,力气小。

关键问题:胰岛素没“落地”的地方,血糖就只能漂在血里。

改善方法:力量训练是关键,哪怕是每天20分钟的自重训练,也能逐步改善。

一些人胰岛素分泌得特别多,却还是挡不住血糖升高——这其实是身体在“硬撑”。

表现:餐后易困、爱吃甜食、情绪波动大、容易饥饿。

关键问题:胰岛素“开外挂”,代价是胰岛功能透支。

改善方法:减少高GI食物,少量多餐,控制胰岛素波动。

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抵抗只是糖尿病的前奏。但其实,它牵一发而动全身。

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胰岛素抵抗。它会加速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三分之一心血管病死亡,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你以为只是饭后一点困,可能身体早已在走下坡路。

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释放实验(OGTT+INS)HOMA-IR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如果HOMA-IR大于2.5,一般说明存在胰岛素抵抗。

但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看你的腰围和体脂率。腰围男生超过90cm、女生超过85cm,基本可以判断存在内脏脂肪堆积风险。

好消息是,胰岛素抵抗是可以逆转的。它不像糖尿病那样“不可逆”,但前提是你得及时发现。

改变生活方式是关键: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改善睡眠,控制压力。

只靠药不行,光靠运动也不行。必须是“饮食+运动+作息”的组合拳。

胖子有胖子的危机,瘦子也有瘦子的地雷。胰岛素抵抗不是你看得见的病,它藏在你的生活方式里,藏在你以为“还行”的身体状态里。

别心存侥幸,胰岛素抵抗是慢性病的“发动机”,一旦启动,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纷纷排队上线。

所以,别再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瘦还会胰岛素抵抗”。真正该问的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到底是在喂养健康,还是在培养疾病?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②.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Body-mass index and risk of 22 specific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5.24 million UK adults[J]. 2022.
③.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④.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专家共识[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 12(5): 289-296.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外科医生Kri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