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纪念日,著名邮品设计艺术家任怀平先生亲自设计了纪念邮戳一枚,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为其作《江城子》词一首为贺。词曰:
【责编:一方】 2025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纪念日,著名邮品设计艺术家任怀平先生亲自设计了纪念邮戳一枚,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为其作《江城子》词一首为贺。词曰:
匠心高密刻方文,鲁心存,圣遗陈。
夫子洞前,千载史文云。
六秩耕耘承古道,刀笔落,赤心存。
不生仲父夜如昏,万光尘,照邮人。
邮戳一枚,乾道载经纶。
且以丹青藏此景,思无邪,寄斯文。
一,匠心铸魂:邮戳为媒,锚定齐鲁文脉根脉
联曰:
高密匠心雕玉篆,
泉城雅韵贺文星。
丁再献此阕《江城子》,以词为契,融邮魂与文脉。开篇即以“匠心高密刻方文”破题,将“夫子洞邮戳”的创作根基牢牢锚定在“匠心”二字上。“高密”既点明地域渊源,更暗合齐鲁重工艺、尚精工的文化基因,七字便勾勒出邮戳背后匠人的巧思与专注。“鲁心存,圣遗陈”迅速将视角从器物拉升至精神维度——“鲁心”是齐鲁儿女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圣遗”直指夫子洞承载的儒家文脉,让方寸邮戳超越邮政标识,成为传承圣人遗泽的载体。“夫子洞前,千载史文云”以诗意笔触拓展时空,将千年孔学典籍、传说比作缭绕云雾,既显文化积淀之厚重,又赋其灵动之美。下阕“六秩耕耘承古道,刀笔落,赤心存”聚焦传承者,“六秩”写岁月跨度,“耕耘”以农耕喻坚守,“刀笔落”见创作干脆,“赤心存”显精神纯粹,为全词奠定庄重深情的基调。
二,方寸藏道:邮人践志,传递先哲思想微光
联曰:
仲父微光驱夜暗,
邮戳方寸载经纶。
词作下阕以“不生仲父夜如昏”起笔,用“夜如昏”的幽暗反衬“仲父”(代指孔子般的文化先哲)的思想光芒,既凸显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为邮戳“发光”埋下伏笔。“万光尘,照邮人”将宏大文化意象与具体身份相连——“万光尘”是先哲思想的具象化,亦是历史文化微光的集合,“邮人”则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文化与大众的桥梁,让传承不再抽象。“邮戳一枚,乾道载经纶”堪称点睛之笔,“方寸邮戳”与“乾道经纶”形成大小对比,却凸显其文化分量:一枚小戳竟能承载天地大道、儒家核心思想,传递修身立德的准则,将“贺任怀平夫子洞邮戳之作”的题旨深度升华,让文化智慧融入日常。
三,斯文寄远:词赋抒怀,礼赞文化传承薪火
联曰:丹青藏得千秋景,
雅韵传扬万里风。
词作结尾“且以丹青藏此景,思无邪,寄斯文”,以“丹青”喻邮戳承载的文化景象,既写其珍贵,也表永久留存的心愿。“思无邪”化用《诗经》名句,既呼应孔子思想核心,也暗指邮戳传递的文化信息纯粹真挚,是对任怀平之作的高度认可,亦是对文化本真的坚守。“寄斯文”为全词收束出余韵——“斯文”既指夫子洞相关创作,也泛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字赋予其传播的动态感:邮戳跨地域,词作感染人。丁再献于泉城“急就”此词,虽为即兴却满含文化热爱,从“匠心”到“经纶”再到“斯文”,三层递进,既贺友人之作,更以词礼赞儒家文脉、齐鲁匠心与邮人情怀,语言凝练张力足,意象鲜明意蕴深,堪称传承文化、抒发家国情怀的佳作。
来源:篆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