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雨淋淋,冬天棉被盖三层”,明日八月初八,今冬冷很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20:30 1

摘要:最近大伙儿都在聊“八月初八雨淋淋,冬天棉被盖三层”,不少人都犯嘀咕:要是明天真下雨,今年冬天是不是真得裹着大厚棉被过?其实在老辈人眼里,八月初八的天气讲究可不止这一句!不光能看出冬天冷不冷,还跟冬小麦啥时候下种、来年收成咋样都挂钩。

最近大伙儿都在聊“八月初八雨淋淋,冬天棉被盖三层”,不少人都犯嘀咕:要是明天真下雨,今年冬天是不是真得裹着大厚棉被过?其实在老辈人眼里,八月初八的天气讲究可不止这一句!不光能看出冬天冷不冷,还跟冬小麦啥时候下种、来年收成咋样都挂钩。

除了预测冷暖,这天的天气还有哪些跟收成相关的说法?今天咱就结合老一辈的经验,再掺点现代气象知识,用大白话给大伙儿唠明白!

有人可能会问:一年365天,咋就八月初八这么金贵?这可不是老人们瞎忽悠,这里头既有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更藏着种地的门道!

要说这八月初八,还真不一般。老祖宗讲“天数五,地数五”,俩八凑一块儿,在传统文化里就是阴阳调和、福气满溢的好日子。老一辈都知道,这天是西王母的生日,她老人家管着三界神仙的花名册,专给老百姓送福气;同时还是八字娘娘的诞辰,听说这位娘娘管着咱的姻缘和命运呢。

以前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新鲜水果,点上香烛,在祠堂或者院子里拜拜,就图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好多地方还流传着“八月初八拜双仙,四季平安福绵绵”的顺口溜,你就知道这日子在老人们心里多重要了。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老辈人看重八月初八跟种地的关系。《齐民要术》里不是说“秋分种麦正当时”嘛,八月初八前后正好赶在秋分时节,天开始转凉,下雨的规律也变了。

对种冬小麦、油菜这些秋播作物的农民来说,这时候的土壤湿度太关键了——下场透雨,土地松松软软的,种子才能扎稳根;要是赶上干旱,麦苗根系长不好,来年准得倒伏减产。

就像华北的老农常说的:“八月初八墒情好,麦根能把墒沟跑”。更神的是,老祖宗们观察了好几代人发现,这天的天气还能预测后面的气候:初八雨下得大,冬天多半雨雪也多,保暖存粮都方便;要是这天没下雨,冬天准保又干又冷,还没多少雪,地里的庄稼容易被冻坏。

所以才有“涝不涝,就看八月八”这句老话,把八月初八当成“土法子天气预报”,一代代传到现在。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咋还能把八月初八的雨和冬天冷不冷扯上关系?其实说白了,要是这天下了雨,今年冬天大概率冷得人直哆嗦。这说法真有这么准?嘿,你还别不信,仔细琢磨琢磨,里头还真藏着门道!

按天气的道理说,八月初八这天下雨,十有八九是北方的冷空气开始“闹腾”了——正好撞上南边来的暖湿气流,这两股劲儿一碰到一块儿,这种阴雨天的架势,保不齐能“拖”到冬天去。到时候不光雨雪多,气温还一个劲儿往下跌,冷得人直跺脚。

还有个事儿你可能不知道:今年秋分居然赶在凌晨!这可是近20年来最早的“早秋分”!老一辈常念叨“秋分在晚上,冰冻五尺长”,再加上八月初八这场雨这么一浇,冬天冷飕飕的苗头就更明显了。

不过得跟大伙儿说清楚:“棉被盖三层”就是打个比方,不是真让你铺三床被子!主要是想提醒咱,这冬天雨雪肯定少不了,气温也低得够呛。

倒是北方种冬小麦的老乡,反倒盼着冷冬呢!为啥?因为厚厚的积雪就跟天然“大棉被”似的——既能给麦苗捂得暖乎乎的,还能把土里害虫的卵冻死,来年虫子少了,庄稼病害也跟着少。但种大棚的老乡可得留神!要是雪下大了,赶紧上棚顶扫雪,不然棚架子被压塌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要是按“雨天盼冷冬”的理儿,那晴天是不是该盼暖冬?可老一辈人最怕八月初八这天出太阳,为啥?老话讲“八月初八天气晴,八个月无水过田埂”,这话听着就渗人——要是这天大太阳晒得晃眼,往后小半年都得闹旱灾,田里干得连个水洼坑都没有。

就说2024年河南,八月初八那天晴透了的地方,后来种小麦的时候,地里干得直冒烟。老乡们急得直跺脚,只能拉着水管子满地浇,就为了让麦苗出芽,比下雨天播种多费了好几倍的劲儿。

晴天看着是好天气,可连着干旱才真要命——秋播的小麦根扎不深,等来年开春返青的时候没水喝,全成了蔫头耷脑的“病秧子”;春播的玉米、水稻更麻烦,错过了播种时候,到秋收产量准得往下掉

如果晴天多了,还容易撞上暖冬。冬天不冻手冻脚是舒服,可对农作物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害虫冻不死,来年蚜虫、等害虫很容易闹虫害;小麦要是提前返青,万一再赶上一场倒春寒,直接就能冻死,一年的收成全打水漂

“不沾天”,说白了就是天上连个雨点儿都不掉,这老话可比光说“晴天没水”狠多了!你想啊,要是八月八这天老天爷压根不赏雨,来年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估计都得蹲田埂上直摇头,干脆撂挑子不干了——为啥这么严重?那年的年景得差到啥地步啊?

其实八月初八这会儿,要是这时候能痛痛快快下一场透雨,那水就能哧溜哧溜渗到地底下老深,跟给土地底下挖了个“大水库”似的,存着慢慢用。

可要是滴雨不下呢?地表那层土,顶多两天就晒得邦邦硬,你播下去的秋庄稼种子,要么闷在地里憋不出芽,好不容易冒出头的小苗也得活活渴死。更糟心的是,这股旱劲儿保不齐能赖到明年开春,到时候想插秧都没水用,可不就逼得老农们干脆不种田了嘛!

当然啦,老话多少带点夸张。老辈人总念叨这些,其实就是想提醒咱:要是八月八这天没见着雨,赶紧去检查检查水管水渠,该储水的赶紧储水,别等田里裂开大缝子了才抓瞎!

老一辈说的“雨沾天”,其实就是下雨天。要是八月初八这天真下了雨,按“来年四月漫田埂”的说法,明年四月的雨水多得能把田埂都淹了!

这对种地的影响可大了去了!四月正好是南方忙着插早稻秧、北方抢着春播的关键时候,雨水多点本来是好事儿,至少不用发愁浇水的事儿。

可要是雨下得太猛,直接把田埂都漫过去了,那麻烦就大了!刚插下去的秧苗泡久了会烂根,地里的小麦也容易被雨水冲得歪七扭八。而且一直阴雨连绵,纹枯病、稻瘟病这些病虫害也容易找上门。所以大伙儿可得提前把排水沟挖好,防病的措施都备齐了!

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老乡们更得注意!要是下雨的时候还刮西北风,这可是冷空气要提前来的信号!家里种晚稻的,最好给稻苗搭个“小暖棚”,别让正灌浆的稻子冻着了!

说了这么多老祖宗留下的农谚,大伙儿最惦记的肯定是:今年冬天会不会冻成“冰窖”?咱把老讲究和现代天气预报掰开揉碎了说!

按老辈人的说法,明天要是八月初八下雨,那基本就预定“冷冬套餐”了,裹三层棉被都不一定扛得住。就算没下雨也别掉以轻心,今年秋分来得早还在夜里,好多农谚都说这是要冷的信号。

再看科学预测,美国气象部门监测到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变低,今年冬天有七成五的概率出现拉尼娜现象。翻历史数据就知道,拉尼娜年份咱国家冬天冷的概率高达七成三!

具体到各个地方:内蒙古、东北那片儿,零下30度打底,雪能比往年多下三到五成,妥妥的“冰雪世界”;长江中下游可能会碰上冻雨,路面打滑,出门可得千万小心;华南地区可能出现“北冷南暖”的怪天气,北边冷得穿棉袄,南边说不定还能穿薄外套。

不过也别慌着把大棉袄二棉裤全翻出来,今年冬天是“先甜后苦”的节奏——12月还能穿薄外套,真正的寒潮得到明年1、2月才发威,提前备好保暖物资和防滑装备,就稳了!

来源:觅源良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