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苞叶变黄即收获?农科专家提醒别急着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9:30 1

摘要:泰山晚报讯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近日,我市农业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三秋”工作。针对部分农户依旧存在的“玉米苞叶变黄即收获”的传统观念,农科专家建议农户适期晚收,以充分挖掘光热资源潜力,实现玉米单产提升。

泰山晚报讯 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节,近日,我市农业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开展“三秋”工作。针对部分农户依旧存在的“玉米苞叶变黄即收获”的传统观念,农科专家建议农户适期晚收,以充分挖掘光热资源潜力,实现玉米单产提升。

在岱岳区大汶口镇、马庄镇等地的农业试验基地,市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团队调研了秋收秋种准备和开展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户依然存在‘玉米苞叶变黄即收获’的传统观念,导致玉米收获期偏早,影响了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团队成员表示,当前推广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常出现苞叶提早变黄而籽粒仍在灌浆的情况,若此时收获,将减产8%以上。

据了解,玉米真正成熟的标志是籽粒乳线完全消失、基部形成黑层、苞叶干枯松散。适当晚收5至10天,不仅能显著增加千粒重,还能提升籽粒饱满度和品质,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和后期储存。“适时晚收是一项‘不增加投入、只延长生长期’即可实现增产的高效技术措施。在不影响后续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建议农户将收获时间推迟至10月上中旬,充分挖掘光热资源潜力,实现玉米单产提升。”团队成员说。日前,农业农村部也发布了《2025年黄淮海夏玉米冬小麦“双晚”技术意见》,系统阐述夏玉米适期晚收与冬小麦适期晚播的技术要点,通过科学调整作物生育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产量品质双提升。

调研中,团队成员还就秸秆还田、土壤养分管理、小麦科学播种等秋种关键技术进行了指导,帮助农户实现“玉米增产、小麦壮苗”的目标,为全市秋粮丰产丰收和高质量播种工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记者:郑凯

来源:泰山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