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冬小麦备耕备播,9月28日,青岛市绿色增粮玉米机收暨小麦精播作业质量提升观摩交流活动在平度市举办,活动围绕玉米机收减损收获、小麦高质量播种等关键作业环节,采用现场观摩和室内技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示范推广履带式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小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8日讯 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冬小麦备耕备播,9月28日,青岛市绿色增粮玉米机收暨小麦精播作业质量提升观摩交流活动在平度市举办,活动围绕玉米机收减损收获、小麦高质量播种等关键作业环节,采用现场观摩和室内技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示范推广履带式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小麦复式精量条播机,液压翻转犁等大型高端复式装备30余套,开展技术交流培训,为三秋生产提供装备保障。
在活动现场,市农技中心农艺师尹诗洋介绍,“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底盘稳定性好,可以在雨后环境较差的条件下正常行走和收获,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收获延误和产量损失。”近期降雨较多,为克服天气因素对三秋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青岛市推广利用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等现代农业设备,抢农时,保丰收。
面对眼前展示的履带式收获机,种植大户侯松山满脸笑意。“我今年种了2000多亩苞米,长势特别好。阴雨天气,普通的轮式玉米收获机不能下田,有了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在过湿地块也能收割,再也不用担心苞米坏在地里了。”
秋收连秋种。活动现场还进行小麦高性能播种机展示,该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覆土等复式作业,这种机型通过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牵引作业,能精准控制行进速度,提高农机作业效率,确保不漏播,不重播,大幅提高小麦播种出苗质量,亩均增产可达10%以上。
三秋生产,农机是秋收的主力军。在智慧农业展区,专家围绕斗高精度定位、多源数据融合、AI决策支持等核心技术,结合国内外“北斗+智慧农业”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技术在提升播种精度、优化水肥管理、防控病虫害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为种植主体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应用思路,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更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为全力助力三秋生产,青岛市组织农技专家培训农机手15场次,培训人次730余人,检修各类农机装备上万台套,组织农机应急服务队54支,调动省、市、区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7家,全力投入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变“丰收在田”为“丰收到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翟宇鸣 王沛)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