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合并脂肪肝的HBV相关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更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8:50 1

摘要:在HBV相关肝癌的研究中,脂肪肝(SLD)作为一种代谢共病因素,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研究对SLD与HBV相关肝癌之间的相互作用仍存在争议(相关链接一、二)。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蒙苏教授和盛若凡教授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Rad

在HBV相关肝癌的研究中,脂肪肝(SLD)作为一种代谢共病因素,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研究对SLD与HBV相关肝癌之间的相互作用仍存在争议(相关链接一、二)。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蒙苏教授和盛若凡教授团队在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上发表最新研究,系统分析了SLD对HBV相关肝癌的MRI表现及其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这部分人群中,合并SLD可能与更好的总生存相关,并且表现出更温和、侵袭性较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肝切除并完成术前MRI检查的441HBV相关肝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研究根据术后组织学中是否存在肝脂肪变性将患者分为SLD组(n = 204)与非SLD组(n = 23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肿瘤MRI影像学特征,并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结局。

MRI特征分析主要参照LI-RADS v2018标准进行,包括病灶大小、位置、信号特征、动脉期强化、肿瘤洗脱、包膜、边界、坏死等。此外,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SLD相关的独立影像特征。

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总生存(OS无复发生存(RFS,随访截至2023年3月,435例患者完成随访。

研究结果

01

合并SLD的HBV相关肝癌患者代谢负担更重,但肿瘤侵袭性指标更低

SLD组和非SLD组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2.8%和39.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代谢相关指标、肝脏相关指标及肿瘤生物学特征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SLD组BMI显著更高(24.9 ± 2.7 vs. 23.0 ± 2.4,P

SLD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1.9%、19.6%,vs. 17.7%、10.1%,P

SLD组肝脏相关指标更佳:HBV DNA水平更低(P = 0.045),白蛋白更高(P P

SLD组AFP水平显著更低P = 0.007),提示潜在肿瘤分泌活性较低;

SLD组肿瘤最大直径更小MVI(微血管侵犯)发生率更低P = 0.044);

SLD组病理分级倾向低分级,呈现较温和的组织学行为。

表1患者基线特征

02

合并SLD的HBV相关肝癌患者的生存结局更优

在中位60个月随访期内,合并SLDHBV相关肝癌患者5OS率达82.6%,显著高于非SLD(75.3%)(P = 0.047)。尽管两组RFS无统计学差异,但SLD组呈现早期复发率降低趋势(1年RFS:78.9% vs 75%)。值得注意的是,SLD的保护效应独立于脂肪变性程度,在轻度(Grade 1)与中重度(Grade 2 - 3)亚组间OS无差异(P = 0.790)。

图1 两组患者OS(A)和PFS(B)的K-M曲线

03

合并SLD的HBV相关肝癌患者的MRI呈现典型“低侵袭性”特征

在MRI表现方面,SLD组肿瘤呈现出以下特征:

更少位于肝门或肝静脉汇合处(19.1% vs. 27.8%,P = 0.032);

更常见完整强化包膜(86.3% vs. 77.2%,P = 0.009);

更少出现非周边性洗脱(61.3% vs. 74.7%,P = 0.003);

更高比例的非环状动脉期高强化(P = 0.043)。

多变量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了SLD组肿瘤的三个独立影像学特征(P

01. 病灶远离肝门/肝静脉汇合处(OR = 1.624);

02. 无洗脱征象(OR = 2.047);

03. 完整强化包膜(OR = 2.584)。

以上MRI特征常常与低侵袭性病变相关,也为影像诊断提供了新参考。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提示,在SLD这一代谢共病状态下,HBV相关肝癌可能表现出“非典型但低侵袭性”的MRI特征,并与更佳的总生存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约30%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这引出一个重要问题:观察到的生存获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脂肪肝本身的保护效应,抑或是抗病毒治疗带来的协同影响?未来研究需通过多变量分析明确抗病毒治疗与代谢因素对预后的相对贡献度,以更精准地解析“病毒-代谢”交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尽管存在这一待解之谜,本研究结论仍为肝癌精准分型提供了新视角——放射科医师需警惕脂肪肝背景下LI-RADS标准的局限性,外科医生则可借此优化手术规划。研究结论为“病毒-代谢”共病状态下的肝癌精准分型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可结合LI-RADS、代谢评分和组织学特征发展综合影像预测模型,进一步提升HBV相关肝癌管理的个体化水平。

参考文献:

Zheng B, Xiao Y, Wu F, et al. Impact of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on hepatitis B-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RI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tic potential[J].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5: tqaf121.

往期内容请点击

肝霖知享站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其他媒体平台

官方百家号

健康界专栏

好医工专栏

来源:雨露肝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