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紧紧围绕全面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有效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张欣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紧紧围绕全面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有效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坚持高位推动,织密三级服务网格。五大连池坚持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中枢,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了“制度保障+人才培育+资源联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工作体系,组建由17个涉农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设置11个乡(镇)服务站、93个村级服务室,培养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331人,形成了“市级统筹指导—乡镇协调落实—村级收集反馈”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需求信息即时收集、快速响应、精准对接。实施“能力筑基工程”,组织乡镇干部、村经纪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分层分类开展业务培训121期,有效提升了工作能力。强化数字赋能,开通“农服中心”APP、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信息5000余条、实操类短视频618个,点击量超过800万次,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触达到户”的信息网络。
双轨激活市场,释放政企协同势能。五大连池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创新推出“公益性保障+市场化增值”双轨运营模式。政府层面,统筹农业农村、司法、金融等部门资源,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等15项免费服务。市场化层面,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公司,开展13项增值业务服务。截至目前,农村产权交易成交4.5亿元、农资商城销售额1.2亿元、农机调度平台服务面积100余万亩、金融服务发放贷款5.3亿元、培育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04家、农民合作示范社85家。同时,创新开展“农户+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等服务模式,农业生产托管面积201万亩,主要作物单产增长10%以上。
整合优化资源,提高涉农服务质效。五大连池坚持“您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服务理念,以系统性改革思维打破部门壁垒,整合29家涉农服务机构统一入驻农业服务大厅,集成28项核心服务,建立“综合受理、分类办理、全程跟踪”标准化服务流程,打造“一门受理、一窗通办、全程闭环”服务模式,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累计接待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涉农企业1.5万人次,办理业务事项1.6万件,群众满意度100%,经验做法被经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农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7省23个县市考察团到我市实地观摩。
五大连池市构建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提升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也为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