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京城,地坛聚知音 ——新华出版社2025地坛书市斩获佳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8:29 1

摘要:本次书市以“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主展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汇聚了全国350余家出版发行与文旅单位,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涵盖“主题出版”“名社精品”“旧书新知”“特色书店”“亲子悦读”“特惠图书”“外文原版”

金秋九月,地坛公园内人潮涌动,书香溢满。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以55万人次参观的盛况,为首都文化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书市以“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主题,主展场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汇聚了全国350余家出版发行与文旅单位,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100余场,涵盖“主题出版”“名社精品”“旧书新知”“特色书店”“亲子悦读”“特惠图书”“外文原版”等13个特色展区。

新华出版社作为参展单位之一,在本次书市中刷新出版社单日销售新高,展现了出版机构在文化创新方面的探索与成就。

书市实况:规模空前,文化盛宴

本次书市人气爆棚,累计接待读者相比去年增加了5万人次。尤其是周末,各个展位前挤满了选书的人,有结伴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亲子家庭和拉着小车的老人。

新华出版社结合地坛书市的特点,此次精选160余种图书以飨读者,上半年推出的新品悉数亮相。既有《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本色:秦基伟战争日记》《铭记中前行:抗战英烈事迹选》等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关的军事类图书,也有学术价值突出、反映前沿科技发展水平的《DeepSeek实战指南:从数据到财富》《DeepSeek赋能数字政府应用指南》《AIGC通识密钥:开启智能新纪元》等热点畅销图书。

广受读者喜爱的人文社科类新书,如《注音精解古文观止》《你一定要快乐啊》《鲁迅的朋友圈》《时代面孔:新华社领衔记者笔下的人物肖像》《在混凝土森林里种星星》《斯坦福大学伦理课》《害马之群》等,也在地坛书市集中呈现。

此外,《Hi!这就是中国》《远古发现》《我在古代当皇帝》《八臂哪吒城》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新书,以及《典籍里的中国史》《运载千秋:中国大运河传》《三国风流》等新华文史类丛书,也在现场与读者见面。

新推出的9.9元图书盲袋,蓝白配色的铅笔楼包装格外亮眼,图书涵盖人文社科、军事时政、文史哲学等,工作人员精心包装完一上架就被读者带走。

文创热潮:出版物的多元延伸

本次书市的文创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各家出版机构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出版机构围绕自身定位和读者群体,依托优质图书资源,探索出各类创意十足的产品。除了毛背心,还有冰箱贴、水杯、毛绒玩具、T恤、帆布包等丰富类型。

新华出版社带来了新华社行李牌、“新华社的四季”系列香氛卡、版画明信片、新华社铜质书签尺子套装、国风文件夹系列、国鉴文创系列杜邦纸环保袋、喜意礼盒以及柿崽IP系列、“遇见上海·特色文创”、国风妙物系列等多种文创产品,与读者温暖相见。

其中,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出版社携手新浪微博,联合推出《必胜!》纪念明信片,因其精美的设计和正能量的主题,成为今年书市销售的明星单品,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该套明信片精选了今年9月3日阅兵当日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十幅代表性画面,以实物载体,定格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历史瞬间。一代代新华社记者,凭借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责任感,用光与影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他们深入阅兵现场,用敏锐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捕捉激动人心的每一个瞬间。书市虽已结束,《必胜!》纪念明信片却仍在读者口中相传。

文化现场:穿越时光的阅读之旅

地坛书市期间,新华出版社特别策划了三场重磅分享活动,作者、编辑、嘉宾和现场读者一起穿越时空,感受文化的魅力。

9月19日上午,新书《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的编译者之一、资深媒体人、独立图书策划出版人孟通,与编辑、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张程采用对谈的方式,畅谈对朱可夫的理解以及对“二战”相关战役的历史解读。张程在分享中指出,苏联的卫国战争之所以是“艰难的胜利”,一方面体现了苏联的民族韧性,面对巨大的挑战,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投入持续的卫国战争;另一方面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同心协力,共同投身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才赢得了胜利。孟通在分享中介绍了这本书翻译的过程,着重介绍了《朱可夫回忆录》不同版本的区别,以及本次新版的特点。在与读者的分享过程中,两位嘉宾回答了《朱可夫回忆录》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等问题。一个小时的分享,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有嘉宾自己的独到观点,也有现场观众与嘉宾的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9月19日下午举行的《远古发现》读者见面会,由编辑出版团队成员与现场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编辑团队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这套丛书出版的初衷以及心路历程,重点介绍了这套书区别于一般科普书的特点以及阅读价值,包括该书从内容上引导孩子的科研思维、包含大量冷门科普知识、介绍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多种举措适应孩子的阅读习惯等。随后,针对书中的科普内容向现场观众进行了重点分享,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最后数名观众参加了拼图比赛并获得了相应奖品。

9月21日中午,“定格历史瞬间 传承必胜信念——新华社记者分享会”特邀新华社记者牟宇、赵子硕作为主讲嘉宾。他们结合各自在阅兵报道中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分享了现场工作的亲身经历。牟宇讲述了在天安门广场捕捉礼炮齐鸣、和平鸽与气球同时升空的震撼瞬间;赵子硕回顾了在天坛公园拍摄教练机梯队飞越祈年殿的难忘时刻。通过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不仅展现出新闻摄影的艺术魅力,更体现了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国家重大历史时刻的使命与担当。

互动活动: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除“社史印章”、新华社建筑双色印章、新款北京套色章,还有“第一等好事”印章、“铅笔楼”印章供读者打卡留念,增加活动趣味性。

今年地坛书市专属的“2025地坛明信片”设计感十足,加盖了“地坛”专属彩色印章,读者可直接购买或通过新媒体发帖集赞获得。

《必胜!》纪念明信片的专属套色章也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读者购买完明信片后排起长队,将这份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和九月特别的记忆定格、珍藏。

文化价值:超越书籍交易的意义

地坛书市已超越了传统书展的范畴,成为观察北京文化生态的重要窗口。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沈建峰表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书市宛如一座文化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让阅读与文化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闭幕日的地坛公园,依然人流如织。一位读者捧着刚买的《我与地坛》典藏版和《必胜!》明信片套装说:“这些不仅是书籍和文创,更是城市文化的温度与记忆。”

明年秋风再起时,地坛的书香之约将继续成为北京金秋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陈慧)

来源:卮言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