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诗意的交融:梁国栋几何抽象艺术的独特境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8:37 2

摘要:1991年出生于内蒙古,2017年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居于内蒙古,当代艺术家。


艺术家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

梁国栋

Liang Guo Dong

1991年出生于内蒙古,2017年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居于内蒙古,当代艺术家。

主要展览

2023年梁国栋个人作品展(789艺术区)2022年第八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参展2019年第二十三届上海艺博会参展2018年北京艺术博览会参展

几何抽象艺术以剥离自然表象的勇气,将点、线、面、色推向视觉表达的核心,试图在纯粹形式的互动中,触碰世界与精神的本质秩序。从康定斯基 “艺术是精神的外在符号” 的宣言,到蒙德里安 “新造型主义” 对宇宙结构的几何化提炼,几何抽象始终以去具象化的姿态,展开对形式、色彩与秩序的深度探索,而艺术家梁国栋的实践,正是这一艺术脉络的生动注脚,既承袭了西方几何抽象的理性基因,又生长出独特的文化与生命质感。

▲梁国栋《色彩构成》100×120cm 丙烯 2024年

1

形态:从自然摹写到符号建构

几何抽象的第一步,是对自然形态的解构与重构—— 将复杂物象拆解为最基本的几何符号(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再以理性逻辑重组。

▲梁国栋《相对论》50×70cm 油画 2020年

如《相对论》以黑、白、灰为基调,画面被垂直分割为两大色块,中间斜插的矩形打破水平秩序,所有形态都摒弃了曲线的柔和与有机形态的暧昧,以绝对的直线、锐利的边角呈现。这种 “几何符号化”,让形态脱离了模仿自然的使命,成为独立的视觉语汇,类似蒙德里安对 “垂直 — 水平” 结构的坚持,每一条线、每一个面都在承担 “构建秩序”的功能。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色彩构成》更是将 “形态符号化” 推向密集的极致:十字形、L 形、T 形等模块如拼图般填充画面,没有任何自然物象的影子,却通过形态的重复、大小变化与方向扭转,营造出富有节奏的视觉场域。这如同构成主义者的实践,以工业化的几何语汇,呼应现代社会的理性与秩序,让形态本身的互动成为艺术表达的核心。

2

色彩:从附属描述到自主张力

▲梁国栋《色彩构成》100×120cm 丙烯 2024年

在几何抽象中,色彩不再是物象的附属品,而是拥有独立精神与视觉张力的主体。康定斯基曾提出 “色彩的内在音响”,认为色彩能直接引发精神共鸣。

《色彩构成》以高饱和色彩红、黄、蓝、绿等构成的几何作品,完美诠释了这一点:不同几何形被赋予鲜亮的色彩,既通过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制造冲突感,又以同类色渐变营造和谐感。色彩的平涂技法,让每一块色面都如纯色方块般纯粹,没有光影的干扰,色彩的张力被彻底释放 —— 黄色的明快、蓝色的冷静、红色的热烈,都直接作用于观者的情绪。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即便是黑白色调的作品,色彩的张力也未减弱。黑白灰的层次对比,通过几何形的分割形成 “视觉韵律”,黑色的厚重、白色的轻盈,在边缘锐利的色块碰撞中,产生如交响乐般的节奏变化,印证了蒙德里安 “非彩色与原色同等重要,共同构建普遍和谐” 的理念。

▲梁国栋《黑白构成》100×80cm 油画 2020年

3

秩序:从混沌感知到理性建构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几何抽象的终极追求,是在视觉世界中建立可感知的理性秩序。这一秩序既源于对宇宙结构的思考,也源于对人类精神秩序的呼应。彩色几何模块在网格中有序排列,虽看似密集却暗含 “坐标式” 的理性逻辑,如同索尔・勒维特 “以系统生成艺术” 的观念,梁国栋设定几何模块 + 网格规则,让秩序自然生长。

▲梁国栋《未知世界》50×70cm 油画 2020年

《未知世界》以极简主义语言,探索已知与未知的哲学边界。画面构图极度简洁:两侧浅米色带织物纹理的平面,如已知领域般传递安稳可触的质感;中间一道深色长带如屏障,分割出未知的神秘肃穆,而长带中纤细的暖调缝隙,是未知透出的微光,打破了屏障的绝对封闭。

梁国栋以少胜多,让两侧已知的舒适区与中间未知的屏障、微光形成对话,引发观者思考认知边界 —— 未知既是需跨越的阻碍,也是值得拥抱的新可能。它以纯粹形式承载哲思,尽显极简主义 “以形载意” 的审美力量。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4

结语:形式即精神的外衣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的几何抽象实践,从来不是对西方流派的简单复刻,而是在形态、色彩、秩序的三重维度里,为理性的几何符号注入了东方美学的诗意。他借《相对论》的黑白分割延续蒙德里安的秩序追求,却以色块比例的微妙平衡藏进东方 “中和” 之韵;用《色彩构成》的饱和色块呼应康定斯基的色彩音响,又以类似水墨晕染的呼吸感软化硬边的冷硬;凭《未知世界》的极简构图践行勒维特的系统理念,更以一道暖调缝隙化作 “留白” 的延伸,让理性秩序生长出人文温度。

▲梁国栋《色彩构成》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黑白构成》100×80cm 油画 2020年

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他打破了几何抽象 “重形式轻情感” 的桎梏 —— 那些规整的模块是他对世界秩序的思考,那些灵动的色彩是他对生命感知的记录。这种 “以西为骨、以东为魂” 的探索,不仅为几何抽象开辟了东方化表达路径,更让观者在纯粹形式里,读懂几何背后不只是理性的逻辑,更是鲜活的生命共鸣与文化回响。

作品欣赏

▲梁国栋《苗圃的松树》50×70cm 油画 2020年

▲梁国栋《我家小院一角》50×60cm 油画 2020年

▲梁国栋《凉城县的小山》34×45cm 油画 2020年

▲梁国栋《向日葵》50×70cm 油画 2015年

▲梁国栋《故乡的月亮》35×45cm 油画2020年

▲梁国栋《八骏图》50×70cm 油画 2020年

▲梁国栋《自由树》50×70cm 油画 2017年

▲梁国栋《穿小鞋》35×25cm 2022年

▲梁国栋《以自我为中心》80×70cm 丙烯 2022年

▲梁国栋《躯壳》80×70cm 丙烯 2022年

▲梁国栋《穿西装的狗》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穿西装的猫》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穿西装的鳄鱼》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2024年

▲梁国栋《我的外甥》50×70cm 丙烯 2024年

▲梁国栋《吻》50×70cm 丙烯 2025年

▲梁国栋《放荡不羁》70×50cm 丙烯 2025年

▲梁国栋《思想者》70×50cm 丙烯 2025年

· END ·


来源:广州艺博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