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说,当无数人因为一句“真的吗,我不信”,攻击、谩骂、嘲讽自己的主持能力时,
最近,鲁豫罕见对昔日铺天盖地的网爆,做出回应:
她说,当无数人因为一句“真的吗,我不信”,攻击、谩骂、嘲讽自己的主持能力时,
她从未恐慌、害怕,相反她更坚定:
自己要做出更多表达,试图压过那些声音。
也正是这份坚持,让她终于守得云开,收获了属于自己应有的评价。
有人说,鲁豫等到了她的时机。也有人说,是时代终于赶上了鲁豫。
而她的成长蜕变,让我想到英国的一位女作家。
出身书香门第,家中名流云集,而她的一生却仿佛被命运诅咒。
幼年丧母,青春期遭受哥哥长达数年侵犯;
紧接着姐姐、父亲相继离世,让她数次精神崩溃、跳窗自杀;
59岁,她往口袋装满石头,独自走入乌斯河,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也正是这个一生饱受创伤的女性,写下了改变数千万女性命运的“觉醒文字”——
“女性真正的独立,是从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开始的。”
女性理想的生活,应该是:
"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和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去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沉入街流之中......"
她,就是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女作家,女性主义先驱——
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夫的作品,对女性的影响有多大?
在她去世100年后,所有关于女性处境、自我认同、精神自由的讨论,依旧绕不开她的名字。
作家蒋方舟,视她为精神偶像,无数次表白对伍尔夫的偏爱和崇拜。
演员文淇多次表白,感慨正是《一件只属于自己房间》,让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
女性是如何从100年前,慢慢地拥有现在这个位置。
热播电视剧《阿勒泰》,更是多次致敬伍尔夫。
为什么100年过去,依旧有这么多的人,如此痴迷伍尔夫?
因为她的作品,太前卫、精准、深刻!
马尔克斯说:伍尔夫的写作“像坐在飞毯上描摹伦敦”,让他学会如何同时驾驭宏大叙事与私密情感。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盛赞她为:每一个女性创作者的守护神。
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更是毫不犹豫地表白:《到灯塔去》是“英国最好的小说”。
作家余华、白先勇,歌手李健、主持人杨澜、鲁豫、白岩松……
都是她忠实的读者。
豆瓣、微博、小红书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读者,为她的文字激动振奋!
身处困境的人,被她文字中的接纳与勇气治愈。
灵魂细腻的人,痴迷她的幽默和率真!
渴望精神独立的人,热爱她笔下的清醒与反叛;
用卡夫卡的话说:伍尔夫一只手挡住命运的袭击,另一只手匆匆在纸上记下自己想写的东西。
而她所探讨的:女性的经济独立、身体自主、创作自由、家庭话语权……
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毫不过时。
我想,伍尔夫的文字,不仅仅是在为女性发声,
更是在为【每一个曾被压抑、被误解的灵魂】争夺一片可以安静思考、自由呼吸的空间。
如果你也渴望摆脱社会规训,直面真我,完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觉醒。推荐你读一读这套——
《伍尔夫经典三部曲》
豆瓣9.2,女性必读书单榜首
完整收录伍尔夫一生的思想精华
一次性收录伍尔夫3部,畅销全球的代表作:
豆瓣9.5,女性觉醒必读经典《一个人的房间》。
把女性的现实困境与内心渴望描述得淋漓尽致,被无数网友视为“人生启蒙之书”。
强烈推荐所有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精神独立的女生,就把它放在枕边反复阅读。
BBC评选“改变世界的100部经典”《到灯塔去》
不仅摘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桂冠,还被村上春树评价为“完美小说”。
探讨婚姻、理想与自我实现,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细腻的女性心理史诗。
作家蒋方舟读完,甚至真的去到了书中的灯塔。
李安拍摄《色戒》时反复研读的意识流开山之作《达洛维夫人》。
开篇那句“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穿越百年,照亮无数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年轻读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
被誉为“每个女孩书架上都该有的一本书”。
装帧也如伍尔夫的文字一样优雅深刻、充满力量。
内外双封,外封由诺奖级插画师陈允然手绘封面插画,完美呈现伍尔夫笔下的精神世界。
32开精巧开本,可随时揣在口袋,带到咖啡馆、户外、地铁上阅读。
硬壳锁线装帧,几乎180°平摊,阅读更轻松。
独家定制礼盒装。无论送人收藏,都是一份高档艺术品。
前100名下单,还赠送价值88元超值赠品。
赠礼1伍尔夫经典帆布包一枚
不仅是一款实用单品,更是一种审美态度。
赠礼2豆瓣高分小说
70岁“重启人生”的优雅之作《激情耗尽》,读到灵魂大补。
这样一套,文艺精巧、诺奖级插画师亲手操刀的2025年限量典藏版伍尔夫文集。
原价200元,限时特惠价仅需89元。
一顿简餐的价钱,就能拥有跨越百年的女性智慧:
不必等任何人送你花,给你想要的生活。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赚取优雅、富足和灵魂自由!
点击下图,即可拥有▼
001
为什么一百年后读伍尔夫
依然泪流满面,振聋发聩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赴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用一句话劈开了整个时代的偏见:
“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这句话在今天听来或许平常,但在当时,简直石破天惊!
因为100年前,绝大多数女性还活在无声的暗处——
除了当女仆、厨娘和护工,几乎没有其他谋生渠道。
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连进入图书馆都需要男性陪同。
更为不公的是,女性一旦结婚,名下财产全部归属丈夫所有。
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却唯独不是自己。
在用《到灯塔去》的版税收入,购买了汽车和留声机之后。
她毫不回避指出,正是这份“谁也夺不走的收入来源”,让她第一次体验到经济独立带来的底气——
你不会再恨任何男人,反正他们无法伤害你。
你不用取悦任何男人,反正他们什么都给不了你。
在99%女性不知道“经济独立”为何物的年代,她无比犀利指出,
争取经济独立,捍卫个人空间,才是女性幸福本源。
而不是贪恋温暖的泥沼,在依附中耗尽自己的声音与尊严。
▲弗吉尼亚的工作室
无比可贵的是,她笔下的思想,从不是轻飘飘的空喊口号,
而是源于她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命运对抗后的深刻领悟。
▲弗吉尼亚的卧室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生在一个英国知识分子家庭。
母亲美丽优雅,是画家的灵感缪斯;父亲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坛巨擘交往甚密。
从小在书香与艺术中浸润的她,很早就展现出写作与思考的天赋。
伍尔 夫(左)和姐姐
然而13岁母亲离世,伍尔夫遭遇精神重创。更残酷的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对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侵犯。
22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失去依靠的她,被哥哥精心打扮后频繁出入上流社交场,待价而沽。
早慧的伍尔夫便已看透:
如果没有稳固的经济来源,女性命运和处境从来由不得自己做主。
▲近百年前弗吉尼亚的客厅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间自己的房间》 中,伍尔夫无比清晰而坚定写道:
不论用什么方法,我希望你们倾尽一切可能,为自己争取足够强大的精神自由。
而不是囿于餐桌、厨房和婴儿房,消磨青春和生命。
这份发自肺腑、充满力量与清醒的嘱托,也穿越百年时光,
精准击中每一个仍在寻找自我、渴望独立的现代女性的内心。
不只是物质的提升,更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解放——
从他人期待和社会规训中挣脱出来,勇敢定义属于自己的人生。
点击下图,即可拥有▼
002
影响三代人的精神导师,告诉你
“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歌手伊能静多次公开表达对伍尔夫的喜爱,坦言: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自我认知的新大门。”
当生活总在催促我们变得更成功、更耀眼、更符合期待。
只有弗吉尼亚·伍尔夫告诉我们:不必。
不必在别人的标准里燃烧殆尽,不必在喧嚣中迷失自己的声音。
真正的自由,是看清自己的灵魂——它的深邃与浅薄,虚荣与慷慨,然后坦然接纳全部。
“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她仿佛一位穿越百年的精神向导,告诉你: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渴望是合理的,你的道路可以由自己开拓!
就像刚摘得威尼斯影后的辛芷蕾,她在书单中晒出伍尔夫的作品,坦言深受其影响——
“她让我明白,女性可以坚定地成为自己,而不必活成任何人期待的模样。”
这一刻,两个时代的女性,隔空相拥。
还有今年夏天火上热搜的,50岁脱口秀演员房主任。
当靠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毅然离开家暴家庭的她站在台上说:
“当有一天我女儿结婚后回到娘家,对我说,他……我说:离!”
这句话,让在场女性落泪鼓掌!因为每个人都太知道这句话背后的不易和分量。
而这,正与伍尔夫笔下“经济独立带来选择权”的思想不谋而合。
美学家木心说得好:
“每个读过伍尔夫的女性,都将更充满智性、更有尊严地生活。”
她写下的这套觉醒三书,正是她留给所有女性的精神地图——
教你看清困境、接纳自我、最终打破它。
003
2025全新典藏装帧
译作经典,赠品超值
作为人生必读经典,当然要慎重选择版本。
这套2025新版,由知名女性译者、作家姚瑶执笔翻译,
译文既忠于伍尔夫原笔的诗意与锐利,同时准确流畅易读。
特别新增数万字注释,详尽解读文中典故、历史背景与文学隐喻,
助你真正读懂她每一处机锋与温柔。
外封插画由诺奖得主作品御用插画师陈允然亲自创作,
以细腻线条与朦胧色彩,再现伍尔夫笔下精神世界的深邃与辽阔。
内外双封设计,硬壳精装+锁线胶订,可180°完全平摊,阅读舒适。
32开便携小开本,可随时放入口袋和通勤包,伴你穿梭咖啡馆、地铁……
前100名下单还赠送价值88元超值赠礼。
赠礼1豆瓣9.1高分小说《激情耗尽》
赠礼2伍尔夫限量定制帆布包
限时特惠价仅89元,就能收获一套值得一生反复阅读的百年经典。
就以伍尔夫对所有女性的期许结尾吧——
“我希望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
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
祝愿每位读者都如此,享受思考的自由和生命的无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来源:健康科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