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千惠被自己的性格“原始驱动”着做了一件她并不喜欢和擅长的事(本人喜欢音乐,现在却开了公司和做直播),一开始我是不看好的,但经过张泉灵等人的指点,她竟然也开始认真学着如何经营公司,整体而言是有进步的,不过长久来说,还是找到更擅长也更能胜任公司ceo的人才最要紧
《姐姐当家》结束了,我对节目里呈现的几位姐姐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万千惠被自己的性格“原始驱动”着做了一件她并不喜欢和擅长的事(本人喜欢音乐,现在却开了公司和做直播),一开始我是不看好的,但经过张泉灵等人的指点,她竟然也开始认真学着如何经营公司,整体而言是有进步的,不过长久来说,还是找到更擅长也更能胜任公司ceo的人才最要紧。
王琳的部分是最现实甚至是带点诗意的,当其他人或多或少经历了一些坎坷后都收获圆满、视万物云淡风轻时,王琳内心依然萦绕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她没有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母亲)和解,最后的旅程前往异国他乡仍旧于过往的回忆中失落着。
但我仍然觉得,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大家想象里原本应当无限风光的女明星——任何时候对方愿意面对镜头展示自己的脆弱,远比展示她的幸福要勇敢得多。
而且很多问题就是无解的,录节目也只是对当下心事的记录而无法解决内心的彷徨,就像弹幕说的,“大家都那么松弛吗?”
王琳的困境,其实也能触发一部分人的共情。私以为她的部分是最好看的,那些伤口,绵长而真实。
谢娜的部分没什么好讲的,算是甜蜜的负担吧,但很感慨她最后哭着感谢节目组,因为确实像这种“没料”的只讲自己和父母关系的琐事,确实很难找出所谓的社会热点。
谢娜知道这件事,节目组也知道,她更知道节目组知道,所以她对这个节目更多是感恩,那个眼泪的哭泣是她人性里善良的最大证明。
最后就是董璇。其实写这篇主要是为了写董璇。就怎么说呢,节目刚开播甚至到倒数第二个篇章,我都还跟很多人观点一致,认为董璇所托非人。
但看完最后一期我不这么想了,我由衷地感觉到——大家所介意的张维伊身上那些所谓的缺点,其实恰恰是董璇渴望能够在一个异性身上得到的最大优点。
我甚至觉得,张维伊已经算是董璇的顶配了,因为他打中了董璇的核心需求——就是她作为一个女强人,其实很注重“家”的理念和感受,很希望乃至是渴望被另一半照顾。
或许你会说,节目里都是董璇在照顾张维伊啊,他哪里照顾董璇了?
我开始也这样觉得,但是后面我突然反应过来,所谓董璇迁就张唯伊,比如生孩子的问题,婚礼的问题等等这些始终是围绕“家”的命题,我的意思是,董璇自己也渴望能跟对方组建一个家庭的,她作为一个传统女性,本质上认为自己(起码不排斥)作为女性是需要为家庭做出更多牺牲的。
我们姑且不论董璇这种思想是否落后,但至少做那些事情她的妥协,不是被逼或是怎样,其实董璇是一个很有自己原则的人。
最简单的,女儿小酒窝的家庭地位是第一的,这谁都无法撼动,自己的婚前财产也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不会拒绝男方大姑的提议,坚持婚前财产公正以及婚后各自管各自的钱——我后来才明白,其实很多女明星的婚姻里,她们求的不是我怎么花到对方的钱,而是如何守住自己的钱,因为那真的是一笔巨款。
不如站在董璇的角度,思考一下她想挑选的另一半?
是帅的吗?前夫已经很帅了,但还是出轨。
是有钱的吗?她自己就已经财富自由。
特别是经过前夫的事以后,董璇之所以能看上张维伊,就是因为这个男人处处思恋他去世的父母,那么地渴望一个家——前夫让她厌倦甚至是害怕了心里没有“家庭”概念的男人。
包括张维伊怒气冲冲非要在饭店付钱,可能我们看来是他太自卑,很大男子主义,但对习惯照顾别人的董璇来说,张维伊的坚持和生气,何尝不是一种“我是男的,我就要照顾你”的霸气?
佟丽娅说,她是因为买房子认识了董璇,后来离不开董璇,是因为发现这个女人太会照顾人了,大到孩子在哪儿上学小到某天她突然想吃饺子,董璇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能办到。
可这样悉心照顾人的董璇,其实也渴望有朝一日能被别人照顾,而张维伊就是恰如其分,顶了这个“缺儿”。所以他尽管他没钱也不帅,但就是打中了董璇的“核心需求”。
在具体的事件里,人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被爱着,也有力量去爱别人。
张维伊是非常恋家的,他对家的执着甚至抵达了一种“变态”的程度,这样感性的人,才能稳稳接住董璇的情绪落点。
我相信他的眼泪不全是一种表演,情感枯竭不真诚的人,写不出那么感人的作品。
以及。
董璇说自己被爱着,那就一定是,毕竟她只是有些传统而不是真的傻白甜。
来源:念的影像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