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书票是一种起源于15世纪欧洲的书籍所有权标识,于清末民初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票虽形制小巧,但兼具艺术性、文化性与实用性,在知识传播与文明交流中具有独特价值。
藏书票是一种起源于15世纪欧洲的书籍所有权标识,于清末民初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阅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票虽形制小巧,但兼具艺术性、文化性与实用性,在知识传播与文明交流中具有独特价值。
值“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举办之际,孔子博物馆与山东省图书馆联合推出《阅读的风景——藏书票文化的艺术世界》专题展览。展览以“书·人·阅读·文化”为主线,展出藏书票及相关展品600余件,系统展示藏书票的艺术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本次展品由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黄显功先生提供。
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
“书与藏书票”单元,探讨书籍生产与收藏的历史,比较中西方藏书标志(藏书票与藏书印)的异同,展现书籍载体演变对藏书文化的影响。
“阅读与藏书票”单元通过藏书票图像,呈现不同年龄、身份和场景下的阅读状态,反映阅读行为的多样性与文化意义。
“人与藏书票”单元以各界名人专属藏书票为例,展示藏书票作为票主身份与精神世界的象征。
“藏书票文化”单元展示藏书票所承载的多元文化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世界文学题材、神话传说及纪念主题等。
“藏书票文献”单元呈现藏书票相关的研究文献与历史资料,为观众提供学术参考。
展览中的展品横跨数百年,地域遍及东西方,既有早期传入中国的图书馆藏书票,也有当代名家为中外文化人物量身定制的精品,展现了藏书票作为文化桥梁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中国土壤中生长出的本土韵味与艺术形态。展览也从读书意境到民间风情,从名人身影到神话想象,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好奇。
藏书票不仅是书籍的标识,也是艺术与文化的浓缩体现。它记录书籍流传的历史,也寄托人类对知识与美的追求。欢迎各界观众莅临参观,在方寸之间领略藏书票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来源:孔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