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没瞧上的赵丽颖,凭啥让资本追着喂资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5:02 1

摘要:你敢信吗?内娱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观众骂得越狠的演员,资本越不敢得罪。说的就是赵丽颖。前阵子金鸡奖提名一出来,她的名字直接消失在名单里。要知道这一年她可是卯足了劲转型电影圈,一口气拍了四部作品,结果连入场券都没拿到,被网友调侃“颗粒无收”。更糟的是,《酱园弄》

你敢信吗?内娱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观众骂得越狠的演员,资本越不敢得罪。说的就是赵丽颖。前阵子金鸡奖提名一出来,她的名字直接消失在名单里。要知道这一年她可是卯足了劲转型电影圈,一口气拍了四部作品,结果连入场券都没拿到,被网友调侃“颗粒无收”。更糟的是,《酱园弄》上映后,她的台词成了众矢之的,“像读课本”“没情绪起伏”的吐槽刷满评论区,甚至有人说她演底层励志角色演到审美疲劳,哭戏再用力也没记忆点。

照理说,口碑票房双不占,演员早该被资本抛弃了吧?可赵丽颖偏不按常理出牌——业内不仅没冷落她,反而偷偷把她当成“香饽饽”。有制片人私下透露,现在找赵丽颖拍戏,得排队等档期,原因就四个字:每部都赚。

这四个字有多厉害?看看2025年的电影市场就知道了。上半年近200部电影上映,80%都在亏损,能突破亿级票房的片子寥寥无几。可赵丽颖主演的作品,硬是在低迷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浴火之路》在国庆档拿下4.6亿票房,仅次于题材优势明显的《志愿军》;文艺片《乔妍的电影》本是市场冷门,加了点悬疑元素就轻松破亿;就连小档期上映的《向阳花》,也拿到2.3亿票房,她作为出品人,更是守住了“不赔本”的底线。

对比那些票房扑街的影帝影后,赵丽颖这“抗赔体质”简直是资本的定心丸。要知道现在砸流量、搞宣发的老套路早就不管用了,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越来越挑剔,能保证项目不亏,比拿个奖杯还让投资人安心。

更让人意外的是,刚在央视采访里喊着“要上、要干、要往前拱”的赵丽颖,最近突然慢了下来。现在她的待播作品只剩一部《造城者》,还是演80年代带领农民建城的干部李秋萍,之后就没了新动态。以前满脑子都是工作的“拼命三娘”,如今一休息就陪家人,彻底和娱乐圈的快节奏“割席”。

有人说她是转型失败认怂了,可仔细想想,《酱园弄》的台词争议真的全是她的问题吗?她演的民国女作家需要贴合时代腔调,可搭戏的演员有的说方言、有的说标准普通话,反而显得她像“语言孤岛”,这锅背得未免太冤。

其实赵丽颖从来都没把“拿奖”当成唯一目标。她一进组就化身“赵立隐”,专注拍戏不炒作;选剧本也不挑题材,只看项目能不能成。奖项没拿到是遗憾,但在行业低谷期,能守住“每部都赚”的底气,还能按自己的节奏生活,这不比硬凹“影后”人设更清醒?

现在才算明白,内娱真正的“硬通货”从来不是奖杯,而是像赵丽颖这样能扛事、不塌房、还能创造价值的演员。你觉得她这种“不追奖项追收益”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来源:维叔聊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