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天的收获离不开春日的播种和盛夏的劳作,同样,我们的成长历程也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每一位恩师的悉心培养。恩师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恩师是书本,承载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让我们终身受益,脚下的路越走越宽阔。
师恩绵长,岁月温暖
文/胡付营
秋天的收获离不开春日的播种和盛夏的劳作,同样,我们的成长历程也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每一位恩师的悉心培养。恩师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恩师是书本,承载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让我们终身受益,脚下的路越走越宽阔。
四年前的初秋,我去高中母校的时候恰巧碰上了班主任陈茂祥老师,由此我和老师就成了微信好友。因为时间仓促,只是简单的询问了老师的近况,老师说有了微信往后联系就方便了。陈老师虽已经八十多岁,可他思维清晰、起居有常、身体硬朗,还经常和几个戏迷凑在一起吹拉弹唱,他是坠琴高手,乐于给戏迷伴奏。有时看些书籍,加之师母细心照顾,日子更是有滋有味,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这几年,虽然陈老师不再像读书时在课堂传授给我知识,可是微信又拉近了我们的师生情谊。遇到微信好文章、做人做事原则、吕剧经典唱段等内容陈老师立即转发给我,这些成了我们沟通的桥梁。那些文章和视频,我都要一一看过,特别喜欢的还要多读多听几遍,虽然我也人到中年,可是在陈老师的眼里我还是学生,还有许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每次阅读老师推送给我的文字,似乎又看到了老师在讲台上那有声有色的讲解,那层次有序的板书,又回到了曾经青春洋溢的校园。有恩师在身旁,我是幸福的,是温暖的。
社会是一所大学堂,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后,我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在工作上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那时企业刚开始建设,公司根据我所学的专业就安排给了主管生产工艺的王工程师做助手。王老师那时是全国淀粉糖行业有名的专家,曾指导过多家淀粉糖生产企业,不但经验丰富,且做事干练。能给这样的老师做助手,真是求之不得,兴奋地好几天睡不着觉。王老师手把手教我看设备安装图、设备原理图、构件图、工艺流程图,每次有设备厂家过来讲解王老师都要我跟着认真学习做记录,吃不透的回头再慢慢对照分析思考,这为我参与车间开机试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跟随王老师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的生产作业和设备管理中李厂长可是我的邻路人。李厂长不像王老师那样按部就班地一点点传授,他倒用了很多“戏耍”的办法让我一次就记了个准。从工具的使用、型号的认识、设备的安全防护拆卸与安装等等,他从不直接教给我怎样去做,而是先让我自己去干,等我累得满头大汗时李厂长才走过来给我传授办法,有好几次我竟南辕北辙给整反了。记得第一次拆螺丝,本是逆时针拆卸我竟顺时针用扳手用力拧,李厂长看见后还一个劲儿地要我加大劲儿。当我红着脸知道错误后,他走过来俯下身子交给我怎样识别螺栓的正丝反丝,咋样看螺丝的大小尺寸和强度,固定到怎样的程度最合适。这样的亏吃一次我就记住了,还记得格外深刻,真应了那句“吃一堑长一智”的老话了。
我想,工作的历程就是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向师傅们学习的过程,更是成就自我的所在。稻盛和夫曾说:工作现场有神灵。这就教育我们只有铺下身子、努力工作、潜心学习,才能快乐工作,从工作中汲取生命的养分。
我有读书的习惯,断断续续也买了不少书籍,散文和小说类是我比较喜欢的。通过阅读我慢慢懂得了一些散文写作手法、小说结构情节及人物的表述方式,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我理清了生活的思路,能够平心静气地应对凡人俗事中的风风雨雨。每一本都是一位好的老师,一页页文字向我们讲述世间的四季变换、家长里短,书中有春光灿烂的温暖,也有冰天雪地的寒意,有失意的泪水也有成功的喜悦,那其实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书本是我们自己请来的老师,因人而异,喜欢什么样的就请什么样的,所谓开卷有益,就是飘着书香的一位位老师坐在我们桌前一字一句地向我们讲述文字里的万千世界、人间冷暖,描述文字的力量。
无论老师还是书籍,他们都有一颗育人成才的心灵,他们都有着无私奉献的胸怀,有着期盼我们快速成长的愿望,他们有着蜡烛般的精神,也有着亦师亦友情感。人生遇见二三良师,岁月温暖,三生有幸!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