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文化论坛|“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嘉宾精彩观点摘编 点击查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7:28 1

摘要:2025北京文化论坛期间,“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成功举办。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发布“十四五”期间西辽河流域系列考古成果,来自国家科研机构、国内知名高校和地方文旅部门的18位专家学者开展了3场学术对话。在此,让我们聚

2025北京文化论坛期间,“西辽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现代意义”专业沙龙成功举办。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发布“十四五”期间西辽河流域系列考古成果,来自国家科研机构、国内知名高校和地方文旅部门的18位专家学者开展了3场学术对话。在此,让我们聚焦嘉宾的精彩观点吧——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张家口地区可能成为红山文化晚期一个区域中心。张家口一号积石冢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魏坚

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

西辽河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有大河流域,就有文化、文明的产生。为什么西辽河地区会存在距今八九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的遗存?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主根系之一。

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

红山文化最后可能不是消失了,也不是湮灭了,而是汇入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当中。

王明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北红山,南良渚,中间还有个凌家滩。红山是文明曙光,凌家滩是文明先锋,良渚是文明圣地。我总觉得,还是要强调满天星斗。现在看到总的考古的发展,边缘地区冒出来新鲜的东西,特别是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遗址,其文化都是非常突出的。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

希望继续关注西辽河地区的考古发掘、阐释、保护、展陈、传播、交流工作,以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交流,掌握红山文化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引领红山文化研究。

来源:北京文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