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在安庆市召开年度理事会暨非遗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讲授,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作为省外唯一代表,应邀为一百余位安徽全省非遗人作《非遗融合创新·案例与启示》
9月26日,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在安庆市召开年度理事会暨非遗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讲授,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作为省外唯一代表,应邀为一百余位安徽全省非遗人作《非遗融合创新·案例与启示》主题分享。
何俊杰会长以“怎样认识非遗?”、“如何破解当前非遗传承的困局?”两大问题入手,用浙江省尤其是绍兴市在非遗创新发展方面的五个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受到与会嘉宾的欢迎,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和教益。
何会长说:自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颁布《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意见》;2006年我国公布首批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非遗走过了二十余年,我国已在保护体系、法律制度、传承活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今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为“人类非遗”,非遗扑面而来。何会长说:非遗是传统的现代生活、非遗是有商业的文化、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何俊杰会长在安徽省非遗研究会会长、省人大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宋国权陪同下,考察安庆非遗夜市
讲到非遗面临困局,何会长表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短板在于分类过细、保护单位与传承人的错位以及没有设立像地理商标、老字号一样的“标”。何会长说:绍兴是非遗大市,自2023年12月成立非遗保护协会以来,秉持“传承文脉、激活非遗、融合产业、连接生活”之理念,做“传承人的帮手、非遗经济的推手、政府服务的助手、文化引领的跑手”,他用五个鲜活的实践案例,向与会代表分享了绍兴经验。
1、建立浙江省首个非遗邮局。拓展主题邮局理念,以非遗唤醒邮政文化属性,非遗邮局履行了三大使命,即“通过邮政路径传播非遗、通过邮政设计创新非遗、通过邮政平台销售非遗。”。非遗邮局经过8个月的运营,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建立一批非遗经济创新实践基地,已总结提炼近50个成功案例,将在11月下旬“东山大会”上发布《绍兴市非遗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以学术研究和案例引领非遗经济发展。
3、设立大学生非遗创新应用工作站,粘联全国名校近500位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创意实践平台。同时,在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财经大学设立绍兴非遗融合创新项目(如非遗里的陆游毕业设计)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4、建立传承人荣典制度,提升传承人地位。为传承人举办收徒仪式、百年纪念、展演展示等活动,鼓励传承人设专栏、进课堂、领课题。
5、提升宣传效能。做强“绍兴非遗”公众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开设“非遗里的绍兴”栏目,助力影视企业拍摄百集非遗短剧等。
何俊杰会长最后表示,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在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的指导下,正全力策划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非遗大会”,期待下一步与安徽的历史文化名城携手,共同推动新时代非遗的融合创新与发展。
去年10月在绍兴召开的浙江省非遗保护发展年会上,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与安徽省非遗研究会结为友好协会。这次何俊杰会长是受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委派前往安徽交流。
在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著名艺术家韩再芬老师导览下,参观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馆
责编:勾晓庆
来源: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