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由世界心脏联盟设立,旨在提升全球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知,倡导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律动不息”。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由世界心脏联盟设立,旨在提升全球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知,倡导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律动不息”。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核心”,它每天不知疲倦地跳动约10万次,持续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各处,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让我们一同了解心脏疾病,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这份“生命律动”。
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1.冠心病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坏死,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心绞痛常见症状:压迫感、憋闷、紧缩或烧灼感,通常几分钟左右,常由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
心肌梗死常见症状:疼痛性质类似心绞痛,但程度更重,呈压榨性、窒息性,可伴濒死感,持续时间常超过30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是与心绞痛关键鉴别点之一。
2.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也是其他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3.心律失常
指心脏冲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或独立存在,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
常见症状:心悸(出现心跳沉重感、漏跳感或停跳感)、头晕、黑矇、晕厥、胸闷、气促、疲劳等,严重时可致心力衰竭、猝死。
4.心力衰竭
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症状表现:呼吸困难、乏力,初期可能在活动时出现,逐渐加重后在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伴液体潴留症状,出现腹胀、水肿等。
哪些因素是心血管“杀手”?
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均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遗传因素和年龄增长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常见检查方法有哪些?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A等,根据情况选择。
治疗方法有哪些?
基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降压药物(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
手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
如需使用药物或通过手术治疗请前往医院,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如何守护心脏健康?
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盐和糖。
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需要根据个体化情况制定计划,增强抵抗力。
戒烟限酒:给心脏“减负”。
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保持心态平和:调整心情,学会放松与减压,保持充足睡眠,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劳。
健康前行,从心开始
让我们共同提高心脏健康意识,积极预防,科学治疗,关爱心脏,守护生命!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