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清晨,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足球馆外人头攒动。阳光洒在匆匆赶路的求职者身上,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待岗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等工会重点帮扶的就业困难群体。小李曾在河北一家制造企业工作多年,如今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新工作的期待,早
金秋时节,收获希望。
9月27日清晨,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足球馆外人头攒动。阳光洒在匆匆赶路的求职者身上,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待岗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等工会重点帮扶的就业困难群体。小李曾在河北一家制造企业工作多年,如今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新工作的期待,早早来到招聘会现场。
“我在外地工作了5年,一直想回呼和浩特发展。听说今天有工会专场招聘会,机会应该不少。”小李边说边整理手中的简历,他提前在“职工之家”APP“就业帮扶”模块查看了参会企业名单,瞄准了几家能源和智能制造类企业,“如果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就不用再往外跑了。”
上午9点,场馆正式开放。求职者有序入场,迎面而来的是整齐排列的企业展位、闪烁的电子屏幕、忙碌的直播设备和热情服务的工会工作人员。现场不仅设有传统的企业招聘区,还有AI数智就业服务区、直播带岗专区、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区、政策咨询区、人才供需对接服务区、企业招聘服务驿站、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等,整个场馆仿佛一个“就业服务综合体”,完美呈现了“现场招聘+供需对接+云端直播+数智化就业+定制化服务+创业推介”相融合的创新招聘模式。
小李首先来到“AI数智就业服务区”。他在一台“工会云聘・职达e站”一体机前停下,输入“机械工程师”字样后,系统立即推送了相关岗位的薪资范围、企业分布和展位位置,还能一键投递简历,后续会有工会“就业管家”跟进对接。“这个系统太方便了,不用一个个展位跑,还能看到薪资水平,心里有底了。”随后,他通过“数智就业导航助手”的“职海导航-数智展位星图”,快速规划了求职路线,精准投递了3份简历,并预约了下午的模拟面试服务。
像小李这样的求职者,正是本次招聘会的重点服务对象。他们带着不同背景、不同需求,在同一个平台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期盼着实现人生梦想。而这场招聘会,不仅仅是工作岗位的对接,也是一次区域协作、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更是自治区总工会党组认真落实全总“559”工作部署、助力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奋力书写的服务民生稳就业“工会答卷”中的又一精彩篇章。
扩大“朋友圈”,做好“工会协作帮就业”
本次招聘会是京津冀蒙工会多年来区域就业协作的延续与深化,是自治区总工会一贯秉持的“一盘棋”思想的实践展现,它使区域协作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合作内容日益丰富。
早在2011年,由自治区总工会倡导组织的京蒙工会首次联手举办跨区域招聘会,开创了工会组织跨省促就业的先河。15年来,协作范围从京津冀逐步扩展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陕西、青海、山西等省市,形成了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的工会跨区域就业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工会跨区域促就业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万余个,吸引48.6万人次参与,11.7万人达成就业意向,京津冀蒙工会区域就业协作成为全总就业工作的闪亮品牌。
此次招聘会在前期深厚基础上实现升级,企业招聘区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特意划分了京津冀企业招聘专区、“阳光就业”招聘专区、新就业形态企业招聘专区、内蒙古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专区,150多家区内外企业(涵盖电力、能源、化工、绿铝、金融、通讯、AI智能等行业)入场招聘。
来自北京的一家AI科技企业的HR表示:“内蒙古人才资源丰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招聘,引进一批技术骨干。”而内蒙古本地企业也借助这一平台,向京津冀地区输出人才,实现双向流动。“区域协作不是简单的岗位对接,而是资源互补、经验共享、制度创新的过程。”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不仅延续了以往的校企对接、劳务协作机制,还新增了‘职工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区’、‘人力资源对接专区’等板块,推动就业服务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在招聘会的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区,两大特色项目展位牢牢吸引着求职者的目光。内蒙古校企合作促进会低空经济专委会的展位上,“翼动北疆 职引未来”的主题恰似振翅欲飞的羽翼,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介绍着低空经济领域产教融合的新标杆项目,围绕无人机相关的人才培养、职业发展前景等内容侃侃而谈,充满希望的描绘,让不少对新兴领域就业心怀憧憬的求职者眼中闪烁起光芒。
不远处,俏手娘合作社的展位同样热闹非凡,“巧手织梦 非遗兴业”的标语如同一缕丝线,串联起传统与就业的美好愿景。展位上,各类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细致入微地讲解着合作社传承非遗技艺与带动就业的双赢之路,从风雨兼程的发展历程到实实在在的创业带动就业情况,将非遗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娓娓道来,引得不少人驻足聆听、积极咨询,现场氛围热烈得仿佛能点燃每个人心中的创业就业火苗,与整场招聘会“精准服务、多元赋能”的主旋律相得益彰。
提质“云招聘”,做好“工会数智帮就业”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工会就业服务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自治区总工会以数智化建设为引领,倾力打造“云招聘”就业服务平台,不仅实现云端招聘企业实时汇聚,更通过核心功能升级,为求职者拓宽选择空间、降低求职成本。本次招聘会充分体现了“平台赋能”与“服务提质”的双轮驱动,打造出“线下+线上”、“数智+人文”的深度融合就业服务新模式。
AI数智就业服务区是全场焦点。“工会职达-就业数智云图”实时呈现着活动参与量、参与企业数、发布岗位数、招聘人数及就业服务数5组核心数据,通过地图清晰展示京津冀与内蒙古各盟市用工需求分布,还能查看就业活动实时动态和“职”想对你说的求职建议;同时,云图还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学历、薪资、岗位需求TOP榜,以及求职者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分布和意向岗位分布进行全景分析,让供需双方一目了然。成功达成就业意向的黄女士开心地说:“一直想去大城市闯一闯,想不到今天能够成功面试到北京的企业,到现在还像做梦一样,工会真的帮了我大忙,我也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体验到AI的方便!”
工会云聘·职达e站一体机推出线上招聘会全域岗位查询与一键投递服务,求职者可根据薪资、行业、地点等条件快速筛选意向岗位,点击按钮即可完成简历一键投递;工会专属“就业管家”会实时跟进简历投递进度,主动对接企业与求职者需求,结合双方诉求优化匹配方向,大幅提升人岗精准对接效率。“就在身边”——家门口就业地图导航功能,融合电子地图技术与本地岗位数据库,将求职者居住地周边的企业位置、招聘岗位、薪资待遇等信息直观标注在地图上,求职者通过定位搜索即可快速锁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无需切换平台即可完成岗位查看与简历一键投递,真正实现“找工作无需东奔西跑,家门口就业最优”的服务目标。
“薪满意足-薪资洞察系统”更是深受欢迎,企业能一键获取所招岗位在本次活动中的整体薪资水平,科学定薪;求职者则能查询意向岗位在不同区域的薪资范围,即时投递简历,有效弥合了信息鸿沟。一名来自包头的高校毕业生表示:“以前找工作全靠跑,现在一台机器就能搞定大部分信息查询,效率高多了。”“AI就业管家服务区”也人气旺盛,求职者和企业通过“帮我找工作”、“帮我找人才”、“帮我就业赋能”、“帮我答疑解惑”四大板块,可获得AI智能助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不少人在这里快速匹配到了合适的岗位或人才。
在热闹非凡的直播招聘区,京津冀蒙四地工会工作人员、高校代表轮番上阵,化身“带岗主播”,在不同专场直播间实时互动。还有主播进行“带您现场找工作”的走播,AI主播则在政策宣传直播间不间断宣讲就业创业政策。据统计,直播活动累计观看量累计突破59.4万人次,成为“指尖就业”的重要渠道。
实现“零距离”,做好“工会服务帮就业”
此次招聘会以“精准服务直达需求、多元场景覆盖全程”为导向,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供需两端发力、专业服务护航”的精准化服务体系。从企业定制支持到求职者专属帮扶,再到实战分享会赋能,每项服务都紧扣“精准”核心,打通人才供需“堵点”,解决就业服务“痛点”,让服务有广度、深度与温度。
人才供需对接服务区搭建“直通桥”,实现“零距离”服务。“校企职通桥”专区设综合类、财经与农林类、理工类展位,高校现场推介2026届毕业生,展示专业分布、技能特长等,企业与高校洽谈“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共建”,提前锁定人才;“人力资源对接专区”邀请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解决灵活用工需求,降低招聘成本,实现人才“即需即用”。
企业招聘服务驿站与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彰显服务温度与精度。前者提供“招聘管家”服务,登记企业需求并建立跟踪机制,还可预约面试空间及后续定制活动,专家为企业HR免费提供招聘策略等指导;后者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资深导师一对一规划、心理咨询师缓解焦虑等,同时提供简历优化、模拟面试多项服务,专属“就业管家”跟踪求职进程,还可咨询国企、央企招聘机会。一名退役军人在这里获得了专属就业指导,他表示:“工会服务很贴心,不只是介绍工作,还帮我规划了职业发展路径。”
当日上午,“工会帮就业”实战分享会在主会场举行并同步直播,特邀专家导师及创业者讲解创业知识与就业技能,提升求职者综合素质,会后展播企业宣传视频与岗位信息。
线上线下融合是活动亮点。此次线下招聘会举行的同时,线上招聘会也同步启动并持续一个月,通过“职工之家”APP、内蒙古总工会微信公众号“云招聘”平台等开展,共有753家企业提供2075个岗位,计划招聘21146人,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
此外,自治区总工会立足本地用工需求,开启跨区域合作,还将组织有用人需求的重点企业赴河北开展“招聘职通车”活动,加强人才流动。
专场招聘活动结束不是终点。自治区总工会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助力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为引领,以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平台,持续擦亮“工会帮就业”品牌,倾情唱响“工会协作帮就业”、“工会数智帮就业”、“工会服务帮就业”等富有北疆特色的进行曲,努力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