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多项重要赛事接连上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去现场看过体育赛事,感受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56.4%)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戴瑶 记者 王志伟
9月,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多项重要赛事接连上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去现场看过体育赛事,感受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56.4%)是受访者去线下观赛的主要原因。
9月21日,2025年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奥运资格赛落幕,现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花滑爱好者。来自西安的95后李慧超为了看这次的比赛特地来到北京。她从15年前就开始关注花样滑冰赛事,因为觉得看转播不过瘾,李慧超更愿意到现场看比赛。除了花样滑冰,李慧超还会观看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项目的比赛,“比较喜欢这些艺术类运动”。
作为体育从业者,来自北京的95后许圆从2016年开始,陆续在线下观看了足球、篮球、网球、赛车等比赛。最近两年,她还特地去上海观看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很喜欢这项赛事,也有自己喜欢的选手”。许圆觉得,线下观赛的氛围更浓厚。
大家喜欢线下观看哪些类型的体育赛事?调查显示,篮球(42.5%)、足球(39.4%)获选率位居前二,然后是乒乓球(23.8%)、网球(23.4%)、游泳(22.7%)、羽毛球(20.7%)。另外,赛车(19.1%)、搏击(15.8%)、田径(13.5%)、花样滑冰(10.8%)、电子竞技(9.5%)、短道速滑(5.8%)等项目也吸引了部分受访者到线下观看。
9月14日至10月5日,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中网”)在北京举行。35岁的李娜娜平时会打网球,也非常喜欢网球选手郑钦文,这次来中网观赛,她特别关注郑钦文所在的场次。除了享受比赛,李娜娜还在观赛的园区里吃饭、见朋友。
“现场的气氛和在电视机前是不一样的。”因为家人喜欢足球,北京的00后韩大潞在2014年开启了线下观赛的历程。作为北京国安足球队的球迷,她基本会线下观看球队的每场比赛。“我很享受线下观赛的过程,尤其是去客场看球,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球场,面对一场未知的比赛,在这种环境下,会让你觉得和球队的关系更紧密。”
尽管在现场观赛不能像在屏幕上那样看到很多细节,但许圆还是很享受线下观赛的氛围。她表示,虽然现场观赛需要观众对赛事有一定的理解,“但也有不太懂比赛的人,因现场热烈的氛围而‘入坑’一个赛事”。
因为喜欢冰上运动,00后颜培琳去年特地去内蒙古自治区观看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今年,她和朋友结伴到线下观看了2025年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奥运资格赛,“我们是2023年看比赛时认识的,因为都在北京工作,所以经常一起看比赛”。
你为什么会去线下观看体育赛事?数据显示,56.4%的受访者是为了感受比赛现场的热烈氛围;48.7%的受访者是因为去赛事举办地旅游时,顺路观赛丰富旅游日程;43.4%的受访者是为了在现场为喜欢的选手或队伍加油助威。此外,结交有相同观赛爱好的朋友(42.5%),陪家人、朋友或爱人一起观赛(30.8%),希望能见证如总决赛、退役战等重要的赛事节点(17.5%)也是受访者从屏幕前走到现场观赛的原因。
受访者中,05后占2.5%,00后占23.3%,95后占31.6%,90后占29.5%,85后占8.3%,80后占4.8%。男性占42.7%,女性占57.3%。#读数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