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止关注的张雪峰和被他干倒的新闻专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17:10 1

摘要:9月24日下午,张雪峰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官方称其因违反相关规定被限制,张雪峰回应是“账号问题”,随后挂断电话。目前部分账号仍可关注并直播。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9月24日下午,张雪峰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官方称其因违反相关规定被限制,张雪峰回应是“账号问题”,随后挂断电话。目前部分账号仍可关注并直播。

“张雪峰账号被禁止关注”事件被各类新闻媒体贴脸开大,事情来得很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早在9月22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全面排查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重点环节,着力整治以下问题: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挑起网络暴力戾气;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

国人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对号入座,但不妨碍遐想连篇。

关于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的各种雷人观点的累积叠加,催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大盘走势的红绿不均,眼看着黑龙江招聘会上的研究生爆棚像极了春节前后爆单的京东仓库,那里深夜来不及处理的货物静静地散落一地,卷得未知去向,“枪响台岛5000万”的言论尚未降温,都在翘首以盼,抛出去的回旋镖会不会有惊喜?

惊喜来了,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中央网信办的暴风雨来得如此猛烈,显然不是对号入座,是点名警告。

01

2023年夏天,考研名师张雪峰人气达至顶峰,一名销售高手硬刚一个二级学科,吊打高等教育文科门类。体无完肤的文科站在服务业的概念水池旁,不愿就范。

狂徒热语,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一脸惊叹,队伍越来越高端了?

张雪峰在视频中告诫普通家庭学子慎报新闻学,在坊间引发热议,差点把各位新闻学大佬肺管子顶透。伴随志愿填报热闹场景喧嚣散尽,该新闻也已经退热,张雪峰知趣,闭关结束,身心安然无恙。

再来看报考情况,国内多省多所名校新闻专业确实乏人报考,即使211、985高校的新闻学专业也步入惨淡的境界,如浙江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因报考人数有限,需重新征集志愿。

时间来到2025年,新闻学志愿填报哆嗦到牙齿打战,从前些年的热捧到陨落,中间多了一个“雪峰说”,风萧萧兮易水寒。

稍早时候的电视台综艺节目,张雪峰指着马丁的鼻子说,因为你的公司没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所以你不是“世界五百强”。逻辑貌似严谨无懈可击,但那个节目并未邀请世界五百强企业现身说法,可话说回来,就算邀请,可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什么要参加那个节目,只为力捧一个观点就要拉高踩低?世界五百强企业不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概念偷换的背后,是痛还是殇?

怼到海枯石烂,综艺节目一怼天下知,“雪峰说”穿衣戴帽上了桌,成了志愿填报咨询行业的顶流。

02

再看新闻专业和新闻业的休戚与共。

新闻业的冷暖关乎高校新闻学科体系建设及发展的兴衰,也关乎中国新闻学术理论的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是市场化媒体高歌猛进的时代,如今,新闻媒体的受追捧的热度,从高峰到谷底,从需求过热到乏人问津,祸连学家,志愿报考遇冷的同时,新闻学被钉死在了就业难、就业差的标柱上,只待一剑封喉。

考研或销售名师一顿削,新闻学落入人人喊打的专业之列。

新闻学专业是传播学二级学科,无学之学,其专业理论大多来自于现实应用,学术理论兼容传播学、西方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中国新闻事业史,而真正意义的中国新闻业则肇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五四运动后文学艺术蓬勃复兴的时代。

在那个学人大师林立的时代,中国第一代新闻人大都历经坎坷,陈独秀、鲁迅、邹韬奋、瞿秋白等新闻人笔耕之余也要烦恼于生计,更何况生逢乱世,连年战火熊熊,三十年代的中国,新闻人度日艰难,却也给新闻事业创造了发展的良机。

邹韬奋于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新闻业最终行至巅峰,与新闻大咖办报的佳话典范,新闻作品佳作迭出不可分离。中国新闻事业的先驱邹韬奋,甘冒生命危险,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鼓舞国人坚守民族统一战线。彼时的中国新闻行业,伴随着苦难国运把舆论监督功能发挥到极致,投枪、匕首号召国人坚守本心,给予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之流以沉重打击。

毛泽东主席也可称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为新华社撰写的消息、通讯,如今依然脍炙人口。

张雪峰所谓机会主义、利己主义与艰难岁月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理想主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新闻事业在血泪中成长,行业标准也是不断完善并规范起来的,屈指算来,脱离了战乱时期的襁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不过几十年,行业如此年轻,新闻学亦是年轻的专业门类,志愿填报,到底要信奉理想主义还是机会主义?

03

志愿填报偏差的危害是蝴蝶效应的显现,影响在4-6年后才能出现,横向上,社会各类机构岗位存量有限,所谓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大量增加,大家同卷一个赛道,僧多粥少,纵向上,鼓励考研貌似延缓就业,未来研究生人数短期内急剧上升,加剧了就业难,同时,专业人才的输送不足导致学科建设乏力,甚至行业萎缩,在今天看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如果把“雪峰说”看成是一个传播媒介,他需要不断地多次传播,对客户施加影响,那么他的内容同样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内幕只是了解一些皮毛的销售员把想让客户知道的东西,添油加醋说的神乎其神。

无论是志愿报考还是考研培训销售,都还在传播学的范畴之内,只不过他传播的内容皮厚馅大,品尝之后才知其味。

至于为普通家庭谋福利一说,单次高额咨询费从何而来,这普通家庭是有多普通。

04

新闻易碎,而新闻业同样脆弱。现今市面上的纸媒,文字内容已然盖过了广告的数量,要知道,广告是媒体的生命线,过往广告主求上版面的热闹场景一去不返,纸媒被广告主抛弃的时候头都不会回一下。窥斑见豹,新闻业的整体衰落态势直接影响了新闻学毕业生的就业。

说到底,张雪峰选择专业的观点基于现实出发,合情合理,但翻遍中国高校的新闻教材,新闻业从没有教人发财的秘籍,也没有教人登龙术的优势背景,着实没能现实起来。一个专业甚至一个行业被考研销售拿捏,归根究底,是触到了新闻媒体的痛处,现实应用的机制运转出了问题。

在媒体蓬勃发展的年代,无论是媒体风格,还是新闻作品,皆是黑马狂飙,创新中变化。移动互联革了纸媒的命,手机代替了报纸,碎片式阅读代替深度报道;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天赋,一毕业就被塑了个型抛到新闻生产一线,业务单薄,失去新闻理想,水平下降在所难免。

载体的变换让新闻从业者一时间不会玩了,佳作频传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正如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所言,“沙茶面中有烟火气”,时代不同了,但新闻不能脚踏实地,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病在新闻的不接地气,板子却打在高等教育的屁股上。

如今,除去新闻学就业的边缘行业,大部分未能进入媒体的新闻学专业学子纷纷投身企业,寻求企业的相关工作纯粹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企业内部的新闻类岗位,如自媒体是否需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是否要关照专业知识,这是浸入血液的基因,是行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了“要发财你别来”,从这个角度讲,张雪峰的“以人为本”还是格局小了。

从就业现实考量,新闻媒体人员要么在媒体中谋求发展,要么在企业的夹缝中生存,“无冕之王”并未到为五斗米折腰的处境。

新闻就业难归难,但在学术上依然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学人坚韧不拔地俯仰天地间,在筚路蓝缕中热切期盼着难得的复苏。关于就业,新闻人要有新闻理想主义,从历史中寻求火种,要有坐怀不乱的定力,也要有随遇而安的精神。

来源:梦城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