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 广东石化公司举办第九期“技术大讲堂”上, 特邀质量管理专家程晔围绕产品质量管理开展专题培训。这是该公司“质量月”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持续优化公司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全国第48个“质量月”,广东石化紧紧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9月26日, 广东石化公司举办第九期“技术大讲堂”上, 特邀质量管理专家程晔围绕产品质量管理开展专题培训。这是该公司“质量月”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持续优化公司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全国第48个“质量月”,广东石化紧紧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全面贯彻“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天候”质量管理原则,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控,严格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有效促进全员质量意识和实物质量双提升。
炼油区装置一角。(袁家豪 摄)
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9月初,广东石化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公司各部门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该公司炼油四部探索建立“质量月”常态化宣贯机制,组织质量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与岗位技能练兵活动,开展工艺参数记忆、仿真操作等技能比武,激发员工“比学赶超”的热情,推动员工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关注”转变。储运部组织骨干员工走进质量检验部,开展深度跨界交流,实地见证辛烷值、十六烷值等关键指标精密检测过程,深刻理解操作规程背后的科学依据。
质量月期间,该公司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大屏、宣传海报等媒介和载体积极宣传质量方针目标,精选刊登质量管理亮点新闻,展示各部门在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改进、质量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组织员工参加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活动覆盖人数达2158人次,营造了“人人重视质量、人人追求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强化精细管理, 促进产品高效优质
9月8日,广东石化正式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荣获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认证证书。认证范围全面覆盖公司石油产品、化学品、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四大类别共19种产品,彰显了公司从生产到交付的全流程质量标准化管控和卓越可靠的产品质量。
质量月期间,该公司聚烯烃新牌号产品开发捷报频传。自9月5日起,在一周之内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三套装置相继完三个新牌号产品的试生产。三款新产品不仅在工艺控制、产品质量和过渡料控制方面表现优异,更在高端化、差异化与绿色化方向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聚烯烃产品开发中的争先意识。
针对市场需求情况,广东石化深入调研聚烯烃产品在下游使用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聚烯烃产品立体库完成系统升级,实现聚烯烃产品按客户指定批次精准出库与装车,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质量。
26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是目前全球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芳烃联合装置,产能占据中国石油集团芳烃“半壁江山”。为保证产品合格率,炼油四部对关键进料参数实施“早调预判、精调参数、细调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精准可控,从源头保障产品指标稳定达标。今年上半年,对二甲苯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万吨,产品馏出口纯度达99.74%。
强化风险防控, 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高质量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前提,风险防控是质量工作的保障。广东石化根据实际情况,结合QHSE体系内审要求,全面梳理各级质量管控责任,组织全员参与质量隐患排查工作,织密质量管控网,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该公司质量检验部组织开展出厂产品分析标准执行情况专项排查,对汽油辛烷值、柴油十六烷值、硫含量、馏程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体检”;同步开展质量风险排查,覆盖样品接收、流转、分析、报告出具等全流程;将关键样品送至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平行分析,进一步彰显公司检测数据的公信力。
作为成品油生产的“主力军”,广东石化炼油三部围绕5套加氢装置的18台关键大机组,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系统升级大机组管理规范,并构建“明确要求-强化执行-查摆问题-落实考核-整改闭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保障制度要求落地见效。通过推行“一机一策”特护、细化三级工作清单、实施交叉互检模式及隐患排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线积极性,实现管理精细化与责任网格化。目前大机组运行持续稳定,故障风险显著降低,有力保障了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方发昭)
来源:粤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