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上午,细雨蒙蒙的周口市迎来一场文化盛宴——淮阳荷花瓷专题展览在周口文化艺术中心7楼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荷香瓷韵·礼遇周口”为主题的展览,不仅展现了淮阳荷花瓷的独特魅力,更标志着这一深藏于地方文化的非遗瑰宝正式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周口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9月27日上午,细雨蒙蒙的周口市迎来一场文化盛宴——淮阳荷花瓷专题展览在周口文化艺术中心7楼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荷香瓷韵·礼遇周口”为主题的展览,不仅展现了淮阳荷花瓷的独特魅力,更标志着这一深藏于地方文化的非遗瑰宝正式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周口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开幕盛况:百人共聚,共赏瓷艺之美
尽管天公不作美,但周口文化艺术中心7楼展厅内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政府、文化界、学术界的领导与专家,以及慕名而来的市民、媒体记者和中小学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事。
开幕式上,周口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淮阳荷花瓷是中原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融合,此次展览既是传统工艺的现代展示,也是周口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展品荟萃:从生活器皿到艺术珍品
步入展厅,琳琅满目的荷花瓷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展览以“荷”为核心,分为三大板块:生活美学区展出茶具、酒具、餐具等实用器皿,每一件都融入荷花元素,或以釉下彩绘勾勒荷叶脉络,或以浮雕工艺塑造莲蓬造型,将日常用品升华为艺术珍品;巨制陈设区则陈列着高逾半米的大型花瓶,瓶身绘有盛开的荷花图案。
而一个个玻璃罩中的荷花瓷盘起名为“龙湖荷韵”“龙湖清风”主题图案更是吸引眼球。巨大的精美宣传图案将若大的花瓶绽放的荷花与瓶底荡漾的涟漪相映成趣,彰显出大气磅礴之美;互动体验区尤为引人注目,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拉坯、上色技艺,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制作迷你荷花瓷,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据策展人皮伟介绍,本次展览共展出荷花瓷作品120余件,涵盖从直径5厘米的茶杯到直径80公分的陈设盘等多种规格,每一件均采用淮阳本地泥土,经1300℃高温烧制而成,釉色温润如玉,造型兼具北方瓷器的浑厚与南方瓷器的灵秀。
文化溯源:从“河南五朵金花”到城市伴手礼
荷花瓷的诞生,源于对淮阳“荷花之乡”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作为河南省“五朵金花”(牡丹、菊花、梅花、月季、荷花)之一,荷花不仅是淮阳龙湖的生态标识,更承载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象征。策展人皮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们希望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将荷花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使用的日常美学。未来计划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荷花瓷成为游客来周口的必购伴手礼。”
这一愿景已初见成效。展览现场,不少市民驻足咨询定制服务,更有外地游客表示要将荷花瓷作为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周口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荷花瓷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能为传统工艺注入新活力,更能带动地方文旅经济,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全民参与:画荷村作品与孩童笑脸共绘文化图景
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左侧展厅的“画荷村”专题展。百余幅农民画作以质朴的笔触描绘龙湖荷景,与右侧展厅的精致瓷器形成鲜明对比,却共同诉说着对荷花的热爱。
20多岁的村民小画家王雪娟说:“我们祖祖辈辈在龙湖边生活,荷花就是我们的命根子。现在能把画作和瓷器一起展出,特别骄傲!”
而在互动区,孩子们的欢笑声为展览增添了生机。10岁的王雨桐举着自己制作的荷花瓷小挂件兴奋地说:“我要把它挂在书包上,让所有同学都知道周口的荷花有多美!”
展望未来:让荷花瓷香飘四海
随着展览的持续升温,淮阳荷花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策展团队透露,下一步将通过线上直播、文创开发、大型巡展等方式,推动荷花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皮伟充满信心地表示:“从深闺走向大众,从地方走向世界,荷花瓷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期待它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文化桥梁。”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这个金节,不妨走进周口文化艺术中心,感受荷花瓷的千年窑火与当代匠心碰撞出的璀璨光芒。
来源:夏天的可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