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退休党员在缴纳党费时,会疑惑“党费基数是不是要把全部养老金都算进去?”其实,政策里对退休党员的党费计算有明确规定,今天就把党费基数的认定、计算方式和常见疑问讲清楚,帮退休党员们明明白白缴党费。
不少退休党员在缴纳党费时,会疑惑“党费基数是不是要把全部养老金都算进去?”其实,政策里对退休党员的党费计算有明确规定,今天就把党费基数的认定、计算方式和常见疑问讲清楚,帮退休党员们明明白白缴党费。
一、先明确:退休党员党费基数“认哪部分钱”?
根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退休党员的党费基数,是指养老金中“基本离退休费或基本养老金”部分,而非全部养老金。
具体来说,要区分两种情况:
• 企业退休党员:以社保部门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即养老金构成中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为基数;
•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党员:以组织人事部门核定的“基本离退休费”(即离退休时的基本工资部分,不含各类补贴、津贴)为基数。
简单讲,像养老金里的“高龄补贴”“取暖补贴”“节日慰问金”等非经常性、非工资性的待遇,不算入党费基数。
二、党费缴纳比例:按基数分档计算
确定基数后,党费缴纳比例按以下标准执行(全国统一):
• 若每月基数在5000元及以下,按0.5% 缴纳;
• 若每月基数在5000元以上,按1% 缴纳。
举个例子:
• 王阿姨是企业退休党员,基本养老金每月3800元,那么她的党费是 3800 \times 0.5\% = 19 元/月;
• 李叔叔是机关退休党员,基本离退休费每月6200元,那么他的党费是 6200 \times 1\% = 62 元/月。
三、这些“特殊情况”要注意
1. 养老金调整后,党费基数要重新核算
每年养老金上调时,基本养老金部分(即基数对应的部分)若有增长,需在调整后的次月起,按新基数计算党费。比如张大爷的基本养老金从4500元涨到4800元,党费就从 4500 \times 0.5\% = 22.5 元,变为 4800 \times 0.5\% = 24 元。
2. 兼职、返聘收入要不要算入党费基数?
如果退休后有兼职、返聘工作,这部分收入属于“劳动报酬”,需要额外按在职党员标准缴纳党费(即按兼职收入的相应比例缴纳,与养老金基数的党费分开计算)。
比如赵老师退休后返聘,每月返聘工资3000元,同时基本养老金4000元:
• 养老金部分党费: 4000 \times 0.5\% = 20 元;
• 返聘收入部分党费: 3000 \times 0.5\% = 15 元(因3000元≤5000元,按0.5%缴纳);
• 每月总计缴纳党费 20 + 15 = 35 元。
3. 生活困难的退休党员,可申请减免党费
如果退休党员因大病、残疾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可向所在党支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如病历、低保证等),经党支部研究、上级党委批准后,可酌情减免党费。
四、党费缴纳的“实操步骤”
1. 主动向党支部提供养老金明细
退休后,及时把社保部门出具的养老金构成明细(或单位人事部门的离退休费明细)交给所在党支部,方便支部准确核算党费基数。
2. 按时缴纳,方式灵活
• 可每月亲自到支部缴纳现金;
• 也可通过手机银行、微信等方式转账至支部党费账户(转账时备注“姓名+党费”);
• 部分支部支持“按季度/半年”集中缴纳,具体可和支部书记沟通。
3. 保留缴费凭证,定期核对
每次缴纳党费后,记得索要缴费收据或留存转账记录;每年年底,可要求支部提供《党费缴纳情况清单》,核对自己的缴费基数和金额是否准确。
五、常见误区:别把“全部养老金”都算成基数
有些退休党员误以为“只要是养老金里的钱,都要算入党费基数”,结果多缴了党费。记住这两个关键点:
• 只认“基本养老金/基本离退休费”,其他补贴、福利性收入不算;
• 严格按“5000元及以下0.5%,以上1%”的比例计算,别自己“加码”。
退休党员缴纳党费,是履行党员义务的重要体现,而弄清基数、按规缴纳,既能保障自身权益,也能让党费管理更规范。如果身边有退休党员朋友对这项政策不太清楚,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一起把党费缴纳的“账”算明白。要是还有关于党费的细节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来源:心动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