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星空小队”:脸谱变幻间 队员共成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09:41 1

摘要:如今,这支特殊的变脸团已获得“第十届江苏省少儿才艺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第九届发育障碍儿童才艺表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为秦淮区融合教育的一张亮眼名片。

在秦淮区,一方小小的排练室里,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川剧脸谱,正在悄然变换……

这是秦淮区“星空小队”的排练现场。队员中的孤独症、唐氏综合症等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小伙伴一起练功、同台演出,共绘美好时光。

如今,这支特殊的变脸团已获得“第十届江苏省少儿才艺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第九届发育障碍儿童才艺表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为秦淮区融合教育的一张亮眼名片。

一次偶然的契机,秦淮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老师发现,特殊儿童对色彩和音乐律动有着独特的敏感度,而川剧变脸兼具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内涵,能够快速吸引注意力、建立成就感,并且变脸需要团队配合,恰好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搭建了互动的桥梁,非常适合作为特殊儿童艺术教育与融合的突破口。

基于这一发现,康复中心积极争取残联等主管部门支持,链接专业非遗资源,动员普通儿童参与,于是,“星空小队”项目应运而生。项目确立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新型伙伴关系,让川剧变脸成为残健儿童双向赋能、共同成长的纽带。

“星空小队”的每一点进步

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

与满满的爱心

项目团队深知,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普通儿童的引导角色也需精心培养,因此在教学与实践中创新构建“创新伙伴模式、创优教学方法、创造展演平台、创设支持生态”四位一体举措,打开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新路径。

01 创新伙伴模式

采用“一比一”结对或小组搭档的模式,让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成为成长共同体。在日常训练、生活互动及舞台表演中,普通儿童耐心协助特殊伙伴理解指令、熟悉流程,锻炼责任与担当;特殊儿童则以其对艺术的专注、纯粹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反向滋养和激励普通伙伴,深刻诠释了“融合”的真谛——理解、接纳、欣赏差异,形成情感与能力的双向循环赋能。

02 创优教学方法

研发“三步教学法”,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第一步精准化个案评估与适配,针对孤独症儿童对色彩敏感的特点,用色彩卡片建立脸谱与人物性格的视觉关联;为唐氏综合症儿童强化音乐节奏引导,将抽象的变脸动作转化为可感知的律动。

第二步结构化技能分解教学,把复杂的变脸技艺科学分解成细微、可操作的步骤,编成口诀反复练习,用视觉提示、重复强化等方式,帮助孩子提升掌握效率。

第三步艺术化情绪与表达训练,超越机械动作模仿,深入挖掘脸谱背后代表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引导孩子们理解并尝试通过眼神、姿态进行情绪表达,将非遗技艺升华为有情感、有故事的艺术表现,促进特殊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发展。

03 创造展演平台

项目主动链接省、市各级少儿才艺大赛、非遗展示活动及公益演出,从社区小舞台到省级大赛现场,都留下了“星空小队”的身影。舞台上的掌声与认可,显著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也极大提升了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价值感和融入感。

04 创设支持生态

项目多方寻访有公益情怀的非遗传承人及专业教师,邀请他们参与教学指导,同时培养康复中心特教老师掌握变脸基础技艺,组建稳定的教学团队。随着项目影响力的扩大,更多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有非遗传承人提出帮助孩子精进技艺,有企业表示愿意提供资源支持,初步构建起可持续的公益支持生态。

舞台上的成功,给特殊孩子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最初的学习困难到如今自信登台,孩子们实现了从“不敢”到“我能”的巨大跨越。

他们的专注力、协调性、规则意识及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社交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表达与互动更加流畅。艺术成为他们与他人和社会连接的有效桥梁,有效减少了社交障碍,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普通儿童在陪伴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平等、尊重、包容与责任的含义,培养了耐心、爱心和协作精神。

项目探索出的“非遗+特教+融合”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证明了艺术教育,特别是非遗项目,在促进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价值。

戏台之上的脸谱仍在变幻

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还在延伸

未来,“星空小队”还将继续深化探索,计划开展“非遗融合课堂”推广、精品节目打造、数字传播等,让更多特殊儿童接触川剧变脸,让孩子登上更大的舞台。

来源:秦淮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