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却一个心愿,我们走进了青州李家峪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3:53 1

摘要:那是个星期天,我和族侄李春来、李宇一早就出发,想去青州庙子镇的李家峪走一遭。心里带着一点好奇,也带着对族谱里一句话的执念:据潍坊市史志办的村志记载,李家峪的李氏先祖是从原临淄县的单家庄迁来的。我们想把这个传说对上现实,想听听山里人的版本。

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回到祖辈足迹的山村,我却没想到被现代化改写的,不只是房子,还有我们看待“回乡”的方式。

那是个星期天,我和族侄李春来、李宇一早就出发,想去青州庙子镇的李家峪走一遭。心里带着一点好奇,也带着对族谱里一句话的执念:据潍坊市史志办的村志记载,李家峪的李氏先祖是从原临淄县的单家庄迁来的。我们想把这个传说对上现实,想听听山里人的版本。

到了村口,才知道李家峪分南北两个自然村。村里的人热情,但成年男丁都上坡收秋去了,能遇见的多是妇女和孩子。我们有点失望,也有点无奈。临走时在西坡的卫生室前,遇到一个五十来岁的李姓阿姨,她听说我们来自单家庄,竟然激动得非要留我们吃中午饭。她的眼神里有一种亲切和自豪,让人一瞬间明白,血缘之外,还有一种跨越时间的认同在串联着彼此。

走进山里,看到的画面比想象里温柔得多。山坡披着绿,房屋宽敞明亮,通村路被水泥硬化,院子里种着果树,孩子们追逐的声音清晰可闻。那些曾经的石头房似乎正被时间温柔收纳,成为记忆里的注脚。看着这一切,我心里既感动又复杂。感动的是先人能在艰难环境里留下后代,那种坚持和智慧值得敬佩;复杂的是现代化的脚步虽然带来了舒适,但也可能把很多口述的故事、生活的细节悄悄覆盖。

我和春来、宇在回程的路上一直没停话题。我们在想,村庄的变化是好事,出路更宽了,生活有盼头了;但与此同时,熟悉祖辈生活方式的人越来越少,能够讲清来龙去脉的老人也在变少。若只是把村庄当成待改造的对象,而不把故事、谱牒、老屋的细节当成需要保存的文化,那些根就可能被新房的外墙慢慢遮住。

说实话,我觉得回乡不该只是一趟走马观花的“打卡”。如果你真想把祖辈的故事留住,带着问题去会比随便拍几张照片更有价值。先去翻一翻家里的老物件,带着老照片去村里对照,和能讲故事的老人坐下来,问他们当年怎么走、怎么搭窝、怎么过年……把这些对话录下来,标注时间地点,人名背景,哪怕只是一段三分钟的口述,也比一张风景照有用得多。若条件允许,把录音整理成文稿,交给村里的文化站或族谱编修处,这样故事才有更大的机会被保存、被传播。

我也想到了身边的例子。前几个月,同事张姐和她的表亲一起在河北做了一次微型族谱修缮,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找老照片,有人负责录音采集,有人负责联系当地档案馆做比对。最后他们在村里办了一个小展览,孩子们看着祖辈的旧物,问了很多问题,那种跨代沟通的瞬间让在场的成年人都掉了眼泪。看着这样的案例,我更确信,现代化和记忆并不必然对立,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做。

最后不得不说,路通了,生活确实变得容易了,但记忆的路也需要有人去走。我们这次没把全部答案带回家,但带回了一种责任感:把那些零散的故事收集起来,让它们不只是祖谱里的一两行字,而是真正活在下一代的生活里。我觉得,这可能是对先人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这一代能为山村做的实事之一。

你有没有去过祖籍的村子?那次回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画面和问题,说说你的经历和你带回了什么。

资料参考:潍坊市史志办村志记录

来源:沉着叶子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