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 时 18 分,初夏的遂州彩虹桥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笼罩,光线红黄绿交替变换,给往来的行人染上了奇幻色彩。一名身材窈窕的姑娘,正打着电话,从桥南走向桥北,她的身影在灯光下摇曳生姿,透着神秘的气息。
命案惊现:彩虹桥的血色夜晚
21 时 18 分,初夏的遂州彩虹桥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笼罩,光线红黄绿交替变换,给往来的行人染上了奇幻色彩。一名身材窈窕的姑娘,正打着电话,从桥南走向桥北,她的身影在灯光下摇曳生姿,透着神秘的气息。
在姑娘身后四五米处,三名少年看似随意地走着,实则暗藏玄机。其中一名敦实的少年悄悄从裤包里摸出一把弹簧刀,正欲加快脚步时,身旁的小伙子却突然转身观察后方,见不远处有一对男女,便迅速示意同伴不要轻举妄动 。随后,少年们故意高声唱起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哇,往前走......”,那跑调的歌声惊走了身后的男女。
姑娘并未在意身后的闹剧,继续专注于电话交谈。当她距离桥北桥头还有十多米时,卖水果的摊贩们正准备收摊,看了眼时间,21 点 20 分,他们互相招呼着,打算在 9 点半关灯前离开。然而,谁也没想到,危险正悄然逼近。
就在姑娘离摊贩还有八九米时,高个子少年猛地左手一挥,如恶狼扑食般迅速向姑娘扑去,右手紧紧箍住她的颈脖子。与此同时,两名矮个子少年也抽出弹簧刀,疯狂地捅向姑娘的臀部和大腿。姑娘还来不及发出一声呼救,便摇晃着倒下,重重地摔在地上,没了动静。
“快跑!” 高个子少年一声呼喊,三人迅速调头往桥南逃窜,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惊恐的摊贩和倒在血泊中的姑娘。“快快快,快打 110,快打 110!” 离倒地姑娘最近的水果摊贩愣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一边掏手机,一边朝对面的摊贩大喊 。随后,他又赶紧拨打 120,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恐惧:“120 吗,快点快点,彩虹桥,彩虹桥,杀到人了,杀到人了,快点,越快越好,越快越好......”
很快,“110” 警笛从远处呼啸而来,“120” 救护车也几乎同时赶到。警察迅速封锁现场,医护人员则对伤者进行紧急抢救,随后将其送往医院。然而,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这场命案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死者的身份是什么?凶手为何如此残忍?这一系列问题,如同沉重的迷雾,笼罩在人们心头,等待着警方去揭开真相。
迷雾重重:警方的艰难追凶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现场的两名水果摊贩成为关键证人。他们向警方描述,每天 9 点半彩虹桥闭灯前他们就会收摊,这天也不例外。事发时,他们看到三个年轻人突然扑向女子,等反应过来,女子已倒在血泊中。整个过程极快,前后不过十几秒,摊贩们甚至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凶手就已消失不见 。
警方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做出了初步判断。如果歹徒是临时起意抢劫,理应抢夺姑娘正在使用的手机及身上财物,但姑娘被杀时,手机未被抢夺,财物也未被搜身,因此临时起意抢劫杀人的可能性被排除。歹徒从背后突然袭击,目标明确,警方推测受害人与歹徒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至少歹徒中有一人认识受害人。而且,受害人受伤部位均在臀部以下,并非致命部位,这表明凶手似乎并不想取其性命,案件极有可能是争风吃醋导致的情杀,或是出于某种原因的报复杀人 。
基于这些判断,专案组决定兵分三路展开调查。一部分民警负责现场勘察,试图寻找更多线索;一部分前往医院,希望能确定死者身份并获取相关信息;还有一部分民警则回局里对从现场找到的手机进行技术处理 。
通过技术手段,警方很快查明手机机主名叫田菊,22 岁。遇害时,她正在与手机尾号为 “1801” 的人通电话。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天 “1801” 与田菊的手机通话达 5 次之多,最后一次通话长达 6 分钟,正是案发时段。查看田菊手机通讯录,尾号 “1801” 的机主名为 “刘兰香” 。此外,尾号为 “5090” 的手机在田菊遇害后连续打了两次电话,并发短信询问情况,该手机机主名叫王建强。
警方判断王建强与受害人关系密切,决定先找到他了解情况。民警以医生名义联系王建强,称田菊在医院抢救,将他 “请” 到公安局接受询问。王建强表示田菊是他女朋友,两人交往半年,田菊单纯善良,朋友不多,没听说她与人结仇。但他提到,田菊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感情经历 。田菊 18 岁高中毕业后在城关打字服务部打工,老板儿子刘斌追求她,甚至试图强暴她,田菊因此离开。后来刘斌还找到田菊工作的印刷厂纠缠,田菊无奈离开遂州去果城打工,半年前才回到遂州,应聘成为全搜索网站的直播网红 。
王建强的讲述让警方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刘斌。他们认为刘斌多次追求田菊不得,可能恼羞成怒聚众杀人。刘斌认识田菊,作案目标明确,且只为报复不求劫财,符合案件特征。水果摊贩描述的嫌疑人中,有一人的体型特征也与刘斌相符,因此刘斌被列为重大作案嫌疑人,警方立即展开抓捕 。
然而,当警方在成都找到刘斌时,却发现他有不在场证明。刘斌从案发前就已在成都参加朋友婚礼,一直处于醉酒状态,根本没有作案时间。尽管如此,警方并未排除刘斌指使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对他展开讯问 。刘斌坚称自己没有杀人,也不认识田菊,对案件毫不知情。查看他的手机通话记录,也未发现可疑之处,遥控指挥杀人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案件侦破前,他的嫌疑仍不能排除 。
在追寻刘斌的同时,警方继续询问王建强,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线索。他们推测,王建强与田菊恋爱,是否有人因追求王建强不得,而对田菊下手 。王建强犹豫片刻后,坦白在与田菊恋爱前,他与蒋金钗保持了两年多的情人关系,恋爱后虽基本断绝往来,但蒋金钗仍会不时联系他,案发前一天还打过电话 。而蒋金钗的电话号码,正是田菊遇害时通话的 “1801”,但田菊通讯录中对应的名字却是刘兰香。这一发现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蒋金钗和刘兰香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田菊会将蒋金钗的号码存为刘兰香?警方决定深入调查,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
禁忌之恋:蒋金钗与王建强的纠葛
蒋金钗的人生轨迹在 17 岁那年发生了重大转折,她投身打工大潮,先后辗转于成都、重庆和广州,最终在广州的一家服装厂安定下来,并与同厂员工张杰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随后迎来了一儿一女的降临 。然而,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当儿子七岁时,蒋金钗带着儿女回到遂州,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
起初,蒋金钗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照顾儿女的成长上,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不再需要时刻陪伴,她决定走出家庭,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她来到遂州颇具名气的金帝大酒店打工,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很快就晋升为酒店领班,此时的她 32 岁,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 。
命运的齿轮在这时悄然转动,酒店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王建强。21 岁的王建强刚从成都旅游学校毕业,怀着对酒店管理的憧憬,来到金帝大酒店学习管理,成为了蒋金钗的助手。他长相白净,性格开朗,嘴巴更是像抹了蜜一样,一口一个 “蒋姐”,叫得蒋金钗心里甜滋滋的,一种异样的情愫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 。
在金帝大酒店,蒋金钗作为领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要在酒店餐饮部最后一拨客人退席、打烊之后,也就是夜里十来点才能下班。而王建强作为她的助手,自然也得陪着她一起结束工作。为了方便蒋金钗回家,王建强特意购买了一辆电摩,每天晚上下班,他都会热情地邀请蒋金钗:“蒋姐,坐我电摩,送你回家。” 两人住地相近,蒋金钗也没有推辞,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他们之间的默契 。
每天晚上,一男一女同乘一辆电摩,在夜色中穿梭。车速的惯性使得他们的身体不可避免地产生接触,这种微妙的碰触让蒋金钗的内心泛起了涟漪。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的她,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味起那些瞬间,心中的悸动愈发强烈,以至于常常失眠 。
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王建强如往常一样将蒋金钗送到住地,然而蒋金钗却没有立刻下车,而是静静地坐在车上。王建强察觉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道:“蒋姐不舒服吗?” 蒋金钗轻声回答:“没什么。” 王建强见状,主动提出要扶她上楼,就在这时,蒋金钗鼓起勇气,说出了藏在心底已久的话:“强强,姐想去宾馆!” 王建强心中明白她的意思,却故意装糊涂:“去宾馆干啥子?” 蒋金钗紧紧抓住他的手,深情地说:“姐想你!答应姐,去宾馆开个房。” 王建强心中一阵慌乱,找借口推脱:“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我很害怕!” 蒋金钗却坚定地说:“姐都不怕,你怕啥子!” 王建强仍不死心,又提到她的孩子:“他们,我是说,你的两个娃儿,太晚了他们......” 蒋金钗打断他:“别担心,他们不小了,每天做完作业都会自己睡觉,从来不会等我回去。” 王建强见推脱无果,又以身上没带钱为由试图拒绝,蒋金钗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开房,你不用担心钱不钱的!” 说着,便用力拉着王建强,走向了方方宾馆 。
在宾馆里,蒋金钗如饥似渴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感,凭借着自己的经验,点燃了王建强青春的欲火。两人在激情中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单纯的姐弟关系,变成了亲密的情人关系,从此开启了长达两三年的秘密幽会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渐渐引起了酒店员工的注意。为了避免流言蜚语,王建强选择辞职,转行去了一家自媒体网站,蒋金钗也离开了金帝大酒店,前往 “乡腊肉中餐馆” 继续担任领班 。然而,新的工作环境并没有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轻松,相反,由于工作地点的分离,他们想要相聚变得更加困难 。
每次相聚,蒋金钗都像久旱逢甘露一般,对王建强充满了渴望,而王建强也会尽力满足她的需求。但渐渐地,王建强开始变得有心机起来,他发现蒋金钗对他的依赖越来越深,于是便开始利用这一点,以打牌输钱为由,向蒋金钗索要钱财 。
起初,王建强只是试探性地说自己输了二三百元,蒋金钗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尝到甜头的王建强愈发大胆,后来每次都以输了五百甚至更多为由,向蒋金钗要钱。而蒋金钗在欲望的驱使下,一次次地妥协,满足他的要求 。就这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蒋金钗前后给了王建强数万元,这些钱都是她辛苦打工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却被王建强轻易地挥霍 。在这段关系中,金钱与欲望交织在一起,逐渐扭曲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
错认与阴谋:蒋金钗的疯狂计划
蒋金钗凭借着女人特有的敏感,很快察觉到了王建强的变化。曾经在床笫之间激情四溢、威猛无比的王建强,如今却像是换了一个人,无论蒋金钗如何挑逗、激励,他都显得无精打采,往日的热情和活力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变化让蒋金钗感到困惑和不安,她开始怀疑王建强的感情是否发生了转移。
为了弄清楚真相,蒋金钗偷偷查看了王建强的手机短信。这一查,让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 王建强与一个叫 “菊” 的女孩频繁联系,短信内容充满了爱意和亲昵,那些肉麻的字眼刺痛了蒋金钗的眼睛,也点燃了她心中的嫉妒之火 。
蒋金钗无法接受王建强的背叛,她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不仅在感情上对王建强全心全意,还在金钱上毫不吝啬地满足他的各种需求,而王建强却背着她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这种被背叛的感觉让她陷入了极度的愤怒和痛苦之中,也让她的心理逐渐扭曲。
她决定采取行动,夺回王建强。蒋金钗首先想到的是接近 “菊”,了解她的情况,然后想办法将她从王建强的生活中赶走 。于是,她拨通了 “菊” 的电话,没想到的是,电话那头的 “菊” 竟然把她当成了刘兰香。蒋金钗心中一动,决定将错就错,冒充刘兰香与 “菊” 交往 。
在与 “菊”,也就是田菊的交往中,蒋金钗表面上对她关怀备至,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询问她的生活、工作和感情状况 。实际上,她是在寻找机会,制造田菊与王建强之间的矛盾,破坏他们的感情。
蒋金钗还想出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的计划,她决定给田菊介绍男朋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田菊和王建强分开 。她选中了电力公司的梁挺,梁挺是个油嘴滑舌的人,经常来餐馆吃饭,对女色也比较感兴趣 。蒋金钗认为,只要梁挺对田菊展开追求,田菊就会被他吸引,从而离开王建强 。
于是,蒋金钗安排田菊和梁挺见面喝咖啡。见面时,她故意找借口离开,留下田菊和梁挺单独相处 。她本以为梁挺会按照她的设想,成功地吸引田菊,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她的意料 。
梁挺见到田菊后,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心中产生了不轨的念头 。他试图对田菊动手动脚,甚至想要侵犯她。田菊坚决反抗,与梁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在冲突中,田菊抓伤了梁挺,趁机逃脱 。
这次事件让田菊对蒋金钗产生了怀疑,她不明白为什么蒋金钗要安排这样一次见面 。而蒋金钗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对田菊更加痛恨,她觉得田菊是在故意破坏她的计划,拒绝梁挺就是为了和王建强在一起 。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金钗的嫉妒和怨恨越来越深,她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扭曲 。她不再满足于仅仅破坏田菊和王建强的感情,而是产生了一个更加疯狂的想法 —— 杀死田菊 。在她看来,只有田菊死了,王建强才会回到她的身边 。于是,她开始策划一场谋杀,一场将彻底改变她和许多人命运的谋杀 。
罪恶深渊:彩虹桥血案的真相
蒋金钗的嫉妒心在心底疯狂蔓延,逐渐吞噬了她的理智,让她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她满脑子都是田菊和王建强在一起的画面,这些画面像毒针一样刺痛着她的神经,让她无法忍受 。在极度的愤怒和痛苦中,她做出了一个疯狂而可怕的决定 —— 雇人行凶,除掉田菊 。
她把目光投向了在餐馆打工的游阳。游阳是个涉世未深的职高学生,父母在城里打工,他利用课余时间在餐馆挣些零花钱 。蒋金钗找到游阳,以帮忙的名义,试图说服他参与自己的罪恶计划 。“小游,帮我个忙。” 蒋金钗压低声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凶狠,“帮我弄个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女的。你帮我办了,我不会亏待你!” 游阳被她的话吓了一跳,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还是犹豫着答应了 。
游阳找来了同学龚鸿和陈涛,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轻易地陷入了这场罪恶的漩涡 。“蒋阿姨说,只要我们帮她搞定那个女的,就给五千块!” 游阳兴奋地对同伴说。听到这个数字,龚鸿和陈涛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些钱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诱惑,足以让他们忘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
为了实施计划,蒋金钗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细节。她先是以道歉为由,约田菊到夜宵摊吃烧烤 。田菊没有丝毫怀疑,她单纯地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在烧烤摊,蒋金钗安排游阳等人提前等候,让他们记住田菊的长相 。当蒋金钗和田菊到达时,游阳等人假装不认识,暗中观察着田菊 。吃完烧烤后,蒋金钗给游阳发了短信,确认他们已经认清田菊 。
第二天,蒋金钗决定实施最终的计划。她再次联系田菊,谎称自己有心事,想在彩虹桥与她散步谈心 。田菊心地善良,不忍心拒绝这个 “兰香姐”,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与此同时,蒋金钗给游阳打电话,让他们在九点半之前到彩虹桥等候 。“记住,等她来了,就动手,只刺屁股,别把人刺死了 。完事后,把她的手机拿来给我,她手机上有我的电话号码 。” 蒋金钗反复叮嘱游阳 。
晚上,田菊按照约定来到彩虹桥 。她一边走一边打电话,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游阳等人远远地看到田菊,便佯装散步,悄悄尾随其后 。当田菊走到桥中央时,游阳突然冲上前去,用尽全力勒住她的颈脖子 。龚鸿和陈涛也迅速抽出弹簧刀,疯狂地刺向田菊的臀部和大腿 。田菊惊恐地挣扎着,但很快就倒在了血泊中,失去了知觉 。
游阳等人见田菊倒下,立刻转身逃跑 。慌乱中,游阳的右手手腕被刺伤,他顾不上疼痛,和同伴一起打了辆出租车,来到一家个体诊所 。医生为他缝合了伤口,他简单处理后,便给蒋金钗打电话,告知她事情已经办妥 。蒋金钗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的嫉恨似乎得到了一丝释放,她放心地回住地睡觉去了 。
然而,他们的罪恶行径并没有逃过警方的眼睛 。案发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通过对现场的勘查和证人的询问,逐渐锁定了蒋金钗和游阳等人 。不到 20 个小时,警方就将蒋金钗抓捕归案 。在铁证面前,蒋金钗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
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就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蒋金钗为自己辩解,称她只是想教训田菊,并没有想过要杀死她,还专门交待只刺屁股以下 。游阳等人的交待也印证了她的说法 。但无论如何,田菊的生命已经消逝,这场因嫉妒引发的悲剧,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 。最终,法院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蒋金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游阳等三个学生因为未满 16 岁,虽然没有受到死刑的惩罚,但也按照刑法给予了相应的惩处 。他们的青春,也将在悔恨和痛苦中度过 。这场悲剧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嫉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害别人,也能毁灭自己 。在感情的世界里,应该保持理智和尊重,用合法和道德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嫉妒蒙蔽双眼,走向罪恶的深渊 。
人性与法律的审视
在《畸恋》这个故事中,人物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令人深思,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爱欲与嫉妒面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扭曲的 。蒋金钗与王建强之间的忘年畸恋,起初或许是出于情感和生理的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逐渐被金钱和欲望所腐蚀 。王建强利用蒋金钗对他的依赖,不断索取钱财,而蒋金钗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一次次妥协,甚至不惜花费自己和丈夫辛苦积攒的积蓄 。这种建立在欲望和金钱基础上的关系,本身就充满了隐患,一旦出现变故,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
当蒋金钗发现王建强与田菊的恋情时,嫉妒之火瞬间点燃,将她彻底吞噬 。嫉妒这种情绪,就像隐藏在人性深处的恶魔,一旦被释放,就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极端的行为 。蒋金钗在嫉妒的驱使下,先是试图通过介绍男朋友的方式拆散田菊和王建强,当这个计划失败后,她竟然雇人行凶,想要杀死田菊 。她的心理从最初的嫉妒,逐渐演变成了怨恨和报复,完全丧失了理智和人性 。在她的眼中,田菊成了她与王建强之间的障碍,只有除掉田菊,她才能夺回王建强,重新拥有那份她认为属于自己的感情 。
从蒋金钗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在爱欲和嫉妒的双重冲击下,她失去了对道德和法律的敬畏,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罪恶之中 。她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田菊,也毁了自己的家庭和人生,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性中的弱点如果得不到控制和约束,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而法律,在这场悲剧中扮演了公正裁决者的角色 。法院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蒋金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对犯罪行为的惩处,不仅是对受害者的慰藉,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蒋金钗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犯罪,她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这也警示着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们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情感和欲望的诱惑,也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境 。但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用理智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产生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时,不能让这些情绪控制我们,而是要学会正确地处理和排解它们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感情和选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像蒋金钗那样的悲剧,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律宣传,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营造一个和谐、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
来源:妙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