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地主一定要得到白毛女,原型罗昌秀真实照片,40岁依旧惊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04:09 1

摘要:人就顺着崖壁滑到半山腰的一个岩洞里,洞口那儿堆着好多野板栗壳,一只灰白色的山鼠突然蹿出来,把石头片子都给撞翻了,哗啦一声特别响,洞里的人一下子就醒了,整个身子都往阴影里缩,就露出一双特别亮的眼睛,她就是罗昌秀,在山里头已经待了整整十七年。

1956年4月18号的清晨,断头山崖口那儿飘着碎雨和雾气,凤仪乡的妇女主任周天琴,她就带着四个民兵还有一个医生,找了根棕绳直接绑在马尾松上,

人就顺着崖壁滑到半山腰的一个岩洞里,洞口那儿堆着好多野板栗壳,一只灰白色的山鼠突然蹿出来,把石头片子都给撞翻了,哗啦一声特别响,洞里的人一下子就醒了,整个身子都往阴影里缩,就露出一双特别亮的眼睛,她就是罗昌秀,在山里头已经待了整整十七年

她的头发跟传说里的“雪白”不一样,是那种灰白混杂的,就像被雨水泡过的苎麻,头发梢上还结着泥块和干树叶子,左脚上缠着块破布,布上面还能看见渗出来的暗红色,不过五个脚趾头都是好的,就是那趾甲厚得跟鱼鳞似的,她看见枪了,也没扑过来,也没哭,就是用很轻的川南口音问了一句,你们是不是来抓我回去交租的

山里的冷气好像把时间都冻住了,谁也不敢先说话,那个叫谭慧芳的医生,把听诊器当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慢慢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块用桐叶包着的煮红苕,就放在离罗昌秀半步远的石头上,热气在冷雾里头变成一条白线,罗昌秀的喉结动了动,她把手伸出去,又缩了回来,最后把整个红苕都按进了嘴里,连皮都没剥,

那吃东西的声音在洞里头特别响,跟石头磨石头一样,谭慧芳就趁这个机会握住她的手腕,脉搏一分钟112次,瘦得都能摸到桡骨,跟镰刀背一样,那天上午,他们没用绳子捆她,就是用一件全新的蓝布衫,换下了她身上那条早就发霉烂掉的麻袋片,她走之前还回头看了看那个岩洞,洞里除了一堆干草,一个有缺口的瓦罐,再也找不出任何能叫“财产”的东西。

山下的世界跟她记忆里比起来,实在是太陌生了,1937年她躲进深山的时候,罗锡联家堂屋里还高高挂着“祖德流芳”的匾,1956年她下山,那块匾已经被劈成了三块,拿去垫公社食堂的泔水桶了,她父亲罗锡朋的坟也早被山水冲平了,就剩下半截碑角露在田埂边上,碑上那个“朋”字只剩下个“月”字,像一弯再也不会圆的月亮,

她哥哥罗昌宝的坟远一点,在茶林深处,连碑都没有,就一圈石头围着,石头缝里还长出了野杜鹃,4月20号,乡政府在凤仪小学的操场上开了个群众会,宣布“罗昌秀重获新生”,台下两百多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她就把手背在身后,紧紧攥着蓝布衫的下摆,指关节都白了,有人在下面喊口号,旧社会把人逼成鬼,她也没跟着举手,就是低头看自己的布鞋,鞋是新的,布鞋底上还留着针眼,像一排排整齐的小坟。

那些真实的迫 害过程,在档案里就压缩成了三页纸,1937年,她因为不肯去罗锡联家当“帮工”,被锁在磨房里三天,逃出来以后,罗锡联的老婆陶天珍带着家丁追到山边,硬是扯掉了她半只耳朵,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下过山,不过那个磨房的木门上,

到现在还留着几道指甲印,后来被学校老师用红漆圈了出来,当成了“阶级教育”的实物,1952年罗锡联病死了,陶天珍在1959年公审之后被判了死刑,判决书现在还在宜宾县档案馆存着,编号是“宜法59刑字第18号”,里头写的是“陶犯天珍主谋迫 害罗昌秀致其逃山十七年”,根本没提什么“咬手腕”或者“跌崖”的事。

下山以后体检表上写着,身高1.52米,体重35公斤,两只脚严重皲裂但是脚趾头是完整的,头发样本送到西南医学院去化验,结果是“灰白是长期缺少蛋白质和日照引起的”,有人问她吃没吃过观音土,她就摇头,说山鼠,野梨,刺龙苞,能摘到的都吃过,土那玩意儿吃不下去,央视拍《真实的白毛女》那个摄制组,2001年还回去找过她,镜头里她指着屋后头一片竹林说,那笋子苦得很,要泡水三天,不然麻舌头,至于说“跟熊搏斗”,她笑得露出了三颗残牙,熊比人精明,听见人的气味就跑了,只有人害人,没得熊害人

1956年5月,她先是被安排到县农场去养兔子,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十九块钱,她把钱全都拿去买了一条绿格子的头巾,把灰白的头发包起来,只有睡觉前才解下来,那条头巾都洗得发白了,却一直用到了1983年,1957年有人介绍,她跟凤仪乡二队的农民文树荣结了婚,

婚礼简单得不行,队里杀了一头猪,借来二十个碗,门口贴了副“翻身不忘共 产 党”的红纸对联,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起名叫关怀,关容,意思就是“关上门也有个容身的地方”,1958年10月,陈毅到宜宾视察,在地区礼堂跟她握了手,握了七秒钟,她后来跟县妇联的干部说,陈老总手暖和,我手冰凉,他把我手包住,像揣进怀里一样,那天她提的唯一要求,就是“给断头山修条小路”,半年后毛马路就通车了,她第一次坐卡车,吐得脸都蜡黄,还是坚持走到原来那个岩洞下面,把那条绿格头巾系在了松树上,就算是“谢谢这座山”。

到了晚年她最怕两件事,一个是打闪,一个是磨盘响,雷声一响,她就往桌子底下钻,要是听见石磨“吱呀”的声音,马上就用手把耳朵堵住,外孙问她为啥,她说,磨房里黑,打雷天也黑,黑加上黑,人就看不见前头了,

1998年,县里安排她搬进敬老院,房间里新装了白色的抽水马桶,她不敢用,每天晚上都提着桶去院子角落的旱厕,院长劝了她三次,她就一句话,白瓷洞,我怕掉下去,2002年12月31日,罗昌秀在睡梦里走了,枕头边上放着一把普普通通的镰刀,刀柄上缠的是绿色的布条,

那是生产队时期她就用来割草的,刀刃上的豁口记录的不是仇恨,而是那十七年之后的平淡日常,灵堂的遗像选的是1956年4月拍的那张黑白照片,灰白的头发整整齐齐梳在脑后,绿格头巾系成一个蝴蝶结,眼睛平平地看着镜头,没有传说中那种“带闪电”的狠劲,只有一种被岁月磨平之后的平静,就像断头山初夏早上的晨雾,轻轻一晃,就散了。

参考文献

1.宜宾市档案馆:《凤仪乡关于罗昌秀下山安置的原始记录》(1956年4月),档号2-1-45

2.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革命人物传·罗昌秀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2-119页

3.央视纪录片《真实的白毛女》采访素材带,2001年10月播出,中国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藏版

来源:苏兼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