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新区力争上“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2:46 1

摘要:9月24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在南京开幕。本届展会以“创新·开放·绿色·智能”为主题,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汇聚5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一批石油石化领域最新国产化技术装备。

9月24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在南京开幕。本届展会以“创新·开放·绿色·智能”为主题,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汇聚5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展示一批石油石化领域最新国产化技术装备。

作为全市乃至全省

石油化工产业“主阵地”

展会中,新区企业力争上“油”

彰显硬核力量

钢铁“脊梁”支撑能源安全

海风呼啸,裹挟着咸湿的水汽,翻滚的海水在天际线处与云海交汇。在这样的环境中,承载大量重型设备的钻井平台不仅要在海上稳如泰山,还要深入数千米深的海底斩浪破土、“龙宫探宝”,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中提取“工业血液”石油。

“我们研发的超高强海洋工程用钢,最大厚度达210mm,在零下162℃下的极寒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韧性,钢材屈服强度,最高可以达到690兆帕,能够抵御15级以上的飓风。”在南钢展位上,南钢板材事业部总经理周桂成介绍说。

油气开采后,运输成关键。

展位一侧展板上,是中俄东线项目的照片。画面中,一条条黑色的管道“爬”过皑皑白雪,向远方延伸。“在中俄东线项目中,我们为北段黑河—长岭段,中段长岭—永清段,南段泰安—泰兴段、南通—甪直段(首批钢管)及江苏滨海LNG 配套输气管线项目,供应X70和X80管线用板,实现了南钢管线钢在中俄东线的全线供货。 ”周桂成说,从地层里开采出的油气成分复杂,压力大,常规材质的管道钢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南钢的管线钢“量身定制”,钢级从B级研发到了“天花板”的X120级,工程应用到了X80级,抗硫化氢腐蚀管线、深海管线、高钢级管线等各类品种运用于在国内外多项重大油气工程,堪称大国重器。

油气管道旁边,一个圆墩墩的白色大罐子。“这个罐子的实际上体积能达到数十万立方米。”周桂成介绍。

能源企业通常会将天然气液化,压缩体积至原来的1/625。而天然气液化和液态存储温度需要低至零下162℃。温度越低,钢材韧性和强度也会越低。“我们在钢材中加入一定比例镍、经过特殊工艺,冶炼出了‘9镍钢’。它在零下196℃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储罐和运输船的建造。”周桂成说,南钢的“9镍钢”连续12年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应用于液化天然气储罐LNG项目。

“碳捕手”助力低碳未来

油气行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以技术突破实现节能降碳成为关键路径。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展位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吸引众多目光。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从前多被当作废气排放掉。而在南化,通过二氧化碳捕集溶剂和设备,它会在烟道尾气排放口被捕集,经过处理、加压后变成液态二氧化碳。”展位负责人介绍,液态二氧化碳被运输至油田企业用作油田驱油剂,通过高压泵送入地下几千米的原油层中,重新“上岗”,以“碳”驱油——加入了二氧化碳的原油会变得蓬松、流动性也更好,便于采集。这种方式可以将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原油“挤”出来,提高至少18%的采收率。

在CCUS这个新赛道上,南化公司建成中国石化首个碳捕集重点实验室,每年可捕集4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油,并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如今,江北新区已形成从炼油、化工到高端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同时持续推进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近年来,新区还有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以及金陵石化高端日化用品等百亿级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随着这些项目后续的建成投产,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将愈发凸显,产业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