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选举”,一开始只是一场玩笑式的投票链接转发,最终却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话题事件。李浩同学——这个一夜爆红的“人民班长”,被网友们戏称为“赛博军阀”,成为大家的快乐源泉。
2025年开学季刚刚拉开帷幕,一个学生,竟然收获了129万张选票,强势当选某中学“班长”?!
是学校评选系统出了问题?还是哪个班有十万人?都不是。
这场“选举”,一开始只是一场玩笑式的投票链接转发,最终却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话题事件。李浩同学——这个一夜爆红的“人民班长”,被网友们戏称为“赛博军阀”,成为大家的快乐源泉。
但冷静想想,这件看似搞笑的事件背后,究竟扯出了教育系统哪些深层次的尴尬与病灶?我们今天就来好好拆一拆这个看似“无聊”的热搜事件。
事件起因简单得离谱。
一位中学学生李浩在校园内部的大型学生干部投票中参与竞选班长,其朋友将投票链接随手扔进了一个宝可梦QQ游戏群。没想到,这条链接迅速被疯转到社交网络,如QQ 群、微博、小红书、抖音直播……谁都可以参与投票。
于是,事情开始失控。
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助拳”,甚至有人在弹幕平台发出“支援李浩班长”的号召,缔造了超过129万票数的惊人数字!李浩以完全无法撼动的优势当选——哪怕他班级真实人数可能只有40人左右。
这不是“作弊”,也不是“黑客”,更不是“官方操作”。这就是社交网络时代的用户裂变+轻入口投票+娱乐精神的一次完美“病毒式传播”案例。
但你是否想过,一场投票,真的可以代表领导力吗?
“人气爆棚=能力出众?”投票选班长,成了大型“表演场”
乍看之下,李浩的“班长之路”像极了互联网选秀节目,热闹、搞笑、荒唐。
但它暴露出的本质问题非常尖锐——评选流程长期“异化”,把教育中的培养逻辑变成了娱乐化、流量化的打榜逻辑。
为何如此多的家长、老师热衷于“拉票投票”?答案只有一个:只要你能搞定链接、发动群友、拉上亲戚朋友,就能“胜出”。
这种“拼关系”、“拼圈子”的评选方式,在教育系统里并不是孤例。
不少学校的“优秀学生”“三好标兵”评比,也采用微信小程序投票、家长点赞评分,结果早已演变成:谁家亲属多,谁人脉广,谁排名高;孩子成绩、品德反而退居次要。
一场原本为“公平、民主、锻炼孩子责任感”设计的评选,最后变成了“数字游戏”和“面子工程”。
这不是夸张,这是真实现状。
2023年,教育部曾通报,有部分中小学的“推选系统”已经彻底“数据化”,通过算法自动决定谁能获奖。更有校园活动平台推出“XX校园之星”计划,投票即可获得“学生荣誉证书”,堪称证书版“P图神器”。
李浩“129万票当选”其实是一种群体性的讽刺表达:这种已经脱离教育目标的投票机制,就是该让公众重新思考它的合理性了!
问题来了。拥有129万“云票数”的李浩同学,真的能管好自己班上那43位真实的同学吗?
不一定。他的权威来自社交媒体的支持者,但他是否具备协调能力、执行力和服务意识,这些才是一个“好班长”真正该具备的东西。
更严肃的问题是:当一个职位的选拔机制变成“谁人气高谁上”,那这个人会不会真把“服务”当成权力?
因为他不是被选出来做事的,而是被“选出来发号施令”的。这就是“权力的错位”。
深层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投票游戏,而是在挑战现实中的小型治理结构。
一个班级,是最初级的社会单元。选一个班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公共事务”,第一次体验“集体民主”。
但一旦这个民主不是基于能力,而是基于“流量”,那我们教会他们什么?
教会他们理解:做事不如做人,人设比实干重要;教会他们接受:真干活的没票,爱表演的上位;教会他们习惯:规则可以被数据操控,只要背后有人撑。
这才是这件事真正该被警醒的地方。
或许你会说,那就别投票了,老师直接指定得了。
可问题不是投票制度本身,而是投票制度的设计出了问题。
有效的教育评选机制,应该具备至少三大特征:
场景化考核:让学生在协作、组织活动、解决问题的真实任务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看谁亲戚多、朋友多。
多元评价主体:不能只看老师或一个系统“打分”,学生群体的反馈比家长群更靠谱,让“被服务者”决定服务者。
流程公开透明:评选过程要有可查证的记录,明确规则,杜绝暗箱操作和事后篡改。
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权力的来源与责任的关系,让他们知道,被选中不是光环,而是责任。否则,整个校园政治就会像互联网影响力场一样:只拼曝光量,只看热度,不讲实用性。
李浩事件,是笑料,更是一次互联网对教育系统“形式主义”的当头棒喝”。
哪怕这只是一次网络狂欢,也足以提醒我们:
在AI+社交媒体的时代,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每一个教育评选、学生权力、民主参与的细节设计。
让“赛博军阀”的好笑,别变成教育界的心酸。
毕竟,一个班长如果无法服务40个同学,又怎能承载129万人的“喜爱”?
教育的权威,不能靠投票堆出来;班长的能力,必须靠责任撑起来。
对孩子最好的启蒙,是在小事中教他正确认知权力、责任与公平,而不是让他们提前成为“数据战场”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天哥教育